首页>>文教视点>> 让孩子爱上科学 让生活充满探究 正文

让孩子爱上科学 让生活充满探究

2020-09-24 16:37 王明辉 今日文教周刊
分享到:
——小学科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河南鹤壁市福田小学 王明辉

      科学技术教育从娃娃抓起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程?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的几点思考同大家一起探讨:
      一、激发兴趣,在探究中学习
      科学课和自然常识课的对比,最大区别就是教学目标的变革引发了教学内容、形式、活动、评价等一系列的革新。主体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了自主和多元的空间,也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拓展和创新的空间。
      素质教育背景下对科学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应从兴趣入手。学生没有兴趣就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那么如何提高兴趣呢?我认为就是从生活中找突破口。只有生活的才是了解的。只有了解的才是生动的,也正因为生动才是有趣的。比如欣赏《植物角里的科学》首先就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入手,让学生到校园去观察植物,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通过视频和图片去丰富孩子的视野促使其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最后把生活常见的植物生长特点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而这一过程恰恰就是科学教学目标的体现。
      二、把握和调控好课堂做到活而不乱
      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构建自主开放的教学环境,如何建立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焦点。孩子们面对新奇的知识和有趣的科学实验通常比较兴奋,要在实现课堂中真正地做到自主开放,做到“活而不乱”却并不容易。这对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这也就意味着小学科学课堂上将会出现知识多、材料工具多、课堂实验活动多的特点。而小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面对林林总总的科学知识时,往往会产生无比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冲动,他们喜欢各种动手操作活动却又缺乏自制能力,他们喜欢盲目地急于操作,却又因为毛手毛脚达不到预期效果,课堂教学秩序也往往不受把控,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课堂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教学步骤能否顺利进行,也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引导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亲历科学、感悟科学、体验科学”,主要取决于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对课堂进行有效调控,只有教师牢牢把握好课堂节奏,掌握课堂主动权,才能牵着学生鼻子走,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在有序的课堂气氛中收获知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课堂节奏做到张弛有度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整合资源充分挖掘展现现代教育技术魅力
      在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孩子问的问题越来越深奥,孩子的综合素质越来越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尤其在“班班通”全面普及的教育环境里,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整合成了必由之路。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探索下,我也发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确实能带来方便和直观。比如: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从哪里来的》该单元讲述的知识内容就是人的生殖和成长。现实中有很多孩子都会问我从哪里来的?而大多数的家长也无从回答常常是搪塞和哄骗。而之前在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我也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讲合适。我发现BBC的纪录片——《生命》和《子宫日记》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与其空洞地说教倒不如让学生直接观看来了解更生动直观。通过实践发现,学生对这些内容很感兴趣,也很愿意接受,没有出现任何不好意思和拘泥。这就足以看到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课堂革命。再比如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学问》对于课堂的40分钟来讲,植物的生长太过缓慢了。但是,如果我们把植物的生长过程用照片或视频分阶段进行拍摄然后进行剪辑播放给学生,那么植物的生长过程就变得直观明了,学生就更容易接受。由此可见只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搞得好,那么课堂教学就能事半功倍!
      四、自己动手建立资源
      科学教材涉及到的知识领域较多,特别是有很多内容和知识点是不能够在课堂完成的,尤其是一些自然界中存在的渐进性事物,有时需要几天、几周、或是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观察到,如《植物的向光性实验》、《蛙的生长过程》等。这些周期性较长的探究实验和观察过程,无法再短短四十分钟如实展现。如果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通过大屏幕观看视频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缺陷。但是现成的纪录片或视频在日常教学中并非随处可见,有限的视频资源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使用。除了利用网络获取资源外,教育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视频资源。如:把身边植物一年四季的生长情况教给学生用相机拍摄记录,把不同的时间段的植物生长剪辑到一起制作成一段视频,就完成了一套贴近生活还很实用的教育资源。
利用手机等自媒体设备将它们记录下来,不仅可以满足对日常教学的需求,还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可以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的兴趣。
      五、放眼世界、着眼未来,鼓励孩子多接触、多参与科技活动
      科技创新是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重点趋势,是各国综合国力的体现。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事关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所以要把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一项学生成长培养目标。
      科学教师更应该经常组织有关科技活动,如科技前沿知识讲座、科技创新竞赛,参观科技展览等等。要积极为学生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如成立科学兴趣小组,申请学校划拨科技创新经费,把科技创新作为选修课程等等。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多到科技馆参观、多了解科技知识、多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等,只有放眼世界、着眼未来,鼓励孩子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我们科技强国的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小学科学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实践和系统性的教育工程。上好科学课有利于增长学生的广博知识、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也有利于基础教育的改革创新和科学技术的全面振兴!

分享到: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