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中学生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 正文

中学生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

2014-03-12 11:54 文/陈久琪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

       创新思维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综合运用,以求异思维为主。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它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易变性、随机性。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好创新思维,不仅可以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启发学生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将使每个学生受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教育和熏陶,从而促进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江泽民主席曾经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思维常常又是从发现和提出反常问题开始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创新始于问题。有人分析比较中国家长和以色列家长对孩子发问是这样的:
       中国家长问:“你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
       以色列家长:“你今天在学校给教师提问题了吗?”
       问法的不同,思维的方式与结果自然就会天壤之别。
       在中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是比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如我曾针对一道“木桶理论”的材料作文题,来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效果相当不错。“木桶理论”这道材料作文题,是1997年3月贵阳市高考摸拟试题B卷上的一道看图作文:图上有只木桶,但木桶的桶板有一块要比其余的短些,按常规木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短的那块木板。这道题要求同学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作,从课堂上写作情况看,多数同学受定向思维的影响,拟出了“对短板否定斥责,对长板肯定颂扬”的题目来,还有部分同学拟题“自相矛盾”,一会说短板好、一会说长板好,只有个别同学别开生面,运用创新思维拟题写出了好文章。
       我没有放过这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材料作文的机会,认真备课进行作文讲评,课堂上又加以点拨诱导,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归纳起来,这次“木桶理论”作文的选题角度大致分为三大块20种角度。
       一、.对于木桶上众多的长木板,我们可以谈到“全面发展”的问题,于是得出下列角度:
       1.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做好接班人。2.文、理是我们翱翔蓝天的双翅。3.有才有德才是人才。4.先进集体与后进个人。5.知识和能力同等重要。6.做人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二、.对于短木板,我们可以谈到“如何抓主要矛盾”的问题,于是得出下列角度:
       1.人才为什么会流失。2.努力刻苦见成效(笨鸟先飞论)。3.一专多能未尝不可。4.反腐倡廉兴中华。5.经济建设扬国威。6.精神文明不可废。
       三、.针对于长短木板这个统一体中,木桶装水的多少只取决于短木板这一点,我们可以在相互的对比中谈到“实用”的问题,于是得出下列角度:
  1.术业要有专攻。2.“艺多不养家”小议。3.赞埋头奉献者(无花果、梅花风格)。讲包装更要讲质量。4.说千遍不如做一次(实践出真知)。5.以身作则才是好干部。6.“鸡拾珍珠”的启示(有则材料说:鸡在土堆里找食物,看到珍珠无动于衷,见到粮食非常高兴)。7.燕雀不一定非要知道鸿鹄之志。
       另外在“以狼养羊”这则材料的拟题训练中,由于有先前我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学生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在拟题中得出了下面一些合符题意的角度:
       1.人才素质的提高要有逆境:a、独生子女挫折教育,b、逆境出人才。2.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3.扶持与竞争结合:a、艰苦奋斗很有必要,b、有压力才会有动力。4.看问题要有全局观念。5.溺爱导致的恶果。6.拔苗助长要不得。7.谈生态平衡问题。8.西部开发要注意环保。
       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我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坚持下来。不仅是在作文教学中如此,在课本文章教学中也很注意引发诱导,甚至在讲试卷过程中也是从不放过。记得有一次在讲到试卷上的古诗词鉴赏时,遇到了唐代诗人李忱的《瀑布联句》,原诗: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由于这道鉴赏题做得不好,课堂上请同学起来谈对此诗的理解,很多同学把最后“终归大海作波涛”一句解释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意境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引导大家对美的事物展开审美想象,之后同学们才真正理解了诗中有“遥望瀑布挂前川”的美景,进而理解了本诗最后一句“终归大海作波涛”是瀑布为追求人生最高层次的美所作的生命拼搏。借此机会,我布置了一次课后仿写诗词的作业,并启发同学:如果我们把瀑布加以拟人化的联想,把它想象成一个地位较高、或学识渊博的人,他因为不甘于平庸,“终归大海”是为追求更高的理想的话,你们能否联想到生活中还有很多出身低微,或生活在社会基层的那些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却在为社会发展尽力的人呢!请仿李忱的《瀑布联句》,并展开对比联想作诗一首。由于多数同学对中华古典诗词心存畏难情绪,写出的作品都不理想,大家就让我来一首“下水诗”好在我多年养成的“下水作文”习惯:我布置的作文如果考虑到学生写作有难度,我都会写篇“下水作文”当范文供学生参考借鉴。为此我写下了《冒井赞》:
       玉洁冰清出涧溪,近观才见出处低;
       一生纯净排污垢,历夏经冬不停息。
       此诗写出来,再让学生谈理解,很多同学都能借助于《瀑布联句》的鉴赏来举一反三,从冒井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供给人们清洁的泉水,浇灌着粮田,冲走沟边的污垢拉圾这些好处,联想到那些生活中或工作中的平凡人。冒井便成为平凡人的化身:他可以是荒漠里的治沙人,也可以是边防上的哨兵;他可以是穷乡僻壤的老农,也可以是深山里的看林人;他可以是乡村山路上的邮递员,也可以是都市中的清洁工;他可以是乡镇的税务工商干部,也可以是基层单位的纪检交警法律工作者……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加强了对原诗《瀑布联句》的鉴赏认识,而且对写作中的创新发散思维有了更深的理解。

                                                                       (作者:贵州省息烽县第一中学)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