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课题课题报告 正文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课题课题报告

2017-04-05 17:01 丁永苹 课题组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黄堽小学   丁永苹

一、课题研究缘由

1.新课程标准呼唤语文课堂互动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这些提法,都是针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弊病所提出的。新课程改的不仅仅是对我们使用的教材,也对我们传统的师生观、课堂观产生重要影响。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刚开始对课堂互动充满激情,课堂互动中出现了热闹非凡的场景,随着改革深入,教师对课堂互动出现了困惑,在课堂互动中出现了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的现象,这些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是新课程提倡的动吗?怎样的互动才符合新课程理念?怎样的互动才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教师的课堂互动?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试图通过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发现教师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阻碍教师课堂互动的原因,寻找解决困境的办法。

2.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师生课堂互动是最重要的教育教学实践,可以说师生课堂互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表现。研究表明师生好的课堂互动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进而使得教师专业快速发展。课堂互动是教师和学生自我实现的舞台,教师和学生主要通过课堂互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相互传达信息的。学生的学业成就、价值观和性格的养成主要受师生课堂互动的影响。良好的师生课堂互动可以促进学生发展,反之亦然。而学生发展从侧面也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开展良好的课堂互动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国内关于课堂互动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关于课堂互动相关文献已有许多,整理文献发现,有关课堂互动的研究主要从教育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工程学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其成果主要集中在课堂互动的类型、结构、特征、模式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

① 课堂互动的类型

学者吴康宁等人从教育社会学角度出发,依据课堂互动主体的不同,把互动类型分为:师班互动、师组互动、师个互动、个班互动、个组互动、个个互动、组组互动七种类型。吴康宁等人又根据课堂互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分为:合作性互动、对抗性互动以及竞争——合作性互动三种类型。此后,他们根据互动主体的互动时间与总时间的比例划分出四种类型:演讲型、演讲对话型、对话型以及混合型。此外学者亢晓梅从教师为互动主体出发,把课堂互动分为师班互动、师组互动以及师个互动三种类型,没有考虑生生之间的互动。学者蔡楠荣根据课堂互动的媒介,把课堂互动分为言语互动以及非言语互动两种类型。他又根据互动的内容,把课堂互动分为知识互动、行为互动以及情感互动三大类。还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把课堂互动分为有意识的互动和无意识的互动两种类型。

② 课堂互动的结构、特征、模式

关于课堂互动的结构,有些学者认为,任何交往都是交往双方基于一定的目的、借助一定的交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往结果的过程。学者叶子、庞丽娟等认为,师生互动的结构主要由师生互动的主体、师生互动的基础和条件、师生互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结果四部分构成。而另外一些研究学者则强调师生交往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主要包括:信息发出者、信息接受者、信息内容、信息交流的手段(言语或非言语)和信息交流的有效性(结果)等。关于课堂互动的特征,庞丽娟等学者认为师生互动具有教育性、交互性和连续性、网络性、组织化和非正式化相结合、非对应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在课堂互动的特征研究中,陈枚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相关研究,提出了“三侧面三层面的三棱柱体”式的师生交往模型。在课堂互动模式方面,学者李虹依据互动双方依赖与结合程度,将师生互动分为反应性互动模式、非对称的互动模式以及对称性互动模式三种模式类型。有学者根据师生沟通方式的不同,把课堂互动模式分为:直接双向互动模式、间接双向互动模式、直接多向互动模式和间接多向互动模式。学者王家瑾从工程学的视角出发,以学生、教师和教材三种要素建构出一个三维坐标体系,形成师生课堂互动模型。

③ 课堂互动影响因素

学者吴康宁从教育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课堂气氛、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和角色都对课堂互动中的生生互动有影响作用。学者元玉慧提出课堂管理、教师素质、学生因素和空间环境因素影响师生互动。学者韩琴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教师素质(教师教育观念、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师的监控能力)、教师非言语行为(声音、眼神和手势等)、教师性别差异等因素均会对课堂互动产生影响作用。在其研究中认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课堂互动的结构与内容,教师的知识结构影响课堂互动的深度,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影响课堂互动的调节。学者佐斌认为背景、观念、特质和任务等因素对课堂互动教学有影响作用。并且他通过相关研究发现:班级心理气氛、教师的学生观、教师性别、任务因素等都对师生互动有直接的影响。整理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是影响课堂互动的关键因素,因此想要保证课堂互动的有效进行,必须改变教师观念、知识结构等,提高教师的课堂互动能力。

国外学者对课堂互动研究成果很多,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师生互动的分类和模式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  

①课堂互动模式

布莱克莱吉认为师生互动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四部分:教师对互动情境的界定过程;学生对互动情境的界定过程;教师与学生的碰撞过程;教师与学生的调整。Sinclair (1975)提出了课堂互动模式主要有启发一反馈一跟踪(IRF)模式和启发一反馈(工R)式两种类型。国内学者裴学梅等人(2006)通过课堂现场观察研究,结果证实了Sinclair提出的启发一反馈一跟踪(IRF)模式。弗兰德斯(Flanders)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社会互动模式”,通过观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言语行为,来分析课堂结构以及师生言语互动过程及影响。Moore(1989)提出远程教育互动结构模式,主要包括:师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以及生生互动三种类型。其中,他认为学生与文本互动是教育情景中最基础的互动。有学者提出了提问策略分析模型。这是通过分析教师提问后的待回答时间来分析课堂互动的一种模型。     

②课堂互动影响因素

关于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教师的研究方面。有研究学者通过课堂观察的路径发现教师对课堂互动有影响作用。例如布卢斐、古德提出互动观察系统,他们把教师的言语行为分为过程性问题和结果性问题两类。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学生成绩的差异直接与教师交往行为的差异相关。弗兰德斯(Flanders)建立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他通过大量的研究指出,教师的直接影响较多时,会致使学生课堂参与不足,反之则不然。此外,还有研究学者发现学生对互动的影响作用,由此可见,影响课堂互动的因素比较复杂,涉及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和环境等因素。

2、研究的价值

本研究试图从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当前课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互动能力的现状,探讨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互动能力的培养策略,为师生互动、课堂教学和相关的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启示。为今后进一步深入指导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理论建设。

课堂互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研究从实证与文献相结合的角度,从我国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互动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实践出发,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课堂互动技能的指导,意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互动方面的能力。本研究努力从实践的层面上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互动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为今后教师课堂互动能力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探求和总结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本质、类型以及影响师生课堂互动的相关因素,揭示小学教师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规律和特点,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师生互动水平提供借鉴。

(2)分析科学合理的师生课堂互动的价值和意义,探索引起教师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差异的真正原因,了解不同因素对语文课堂师生互动产生的影响,寻找构建优秀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路径和方法,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互动水平提供参考。

2.研究内容

(1)小学教师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分析。

(2)小学教师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差异的归因分析。

(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互动水平。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对象: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个案。

2.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研究已有相关文献中对师生课堂互动的内涵进行界定,并了解课堂师生互动的本质和影响因素,进而确定本研究的维度。

第二阶段: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课堂观察,通过随堂听课真实感受解小学教师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透析师生课堂互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二是深入学校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进而更深入的了解小学教师语文课堂互动问题存在的根源弥补课堂现场观察所获资料的缺陷,内容包括师生课堂师生互动的类型、师生课堂互动的对象、师生课堂互动时间等等。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剖析小学语文初任教师课堂互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通过课堂观察、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在分析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最后对如何提高初任教师课堂师生互动水平进行深入研究。

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围绕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这一课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加以分析、鉴别和整理,提炼有用信息,借鉴最新研究成果,全面准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保证课题研究的深度,确立研究目标和任务,制定实施方案。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下学生语文课堂互动状态,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使课题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并调整课题实施方案和步骤,提出有效的研究策略。

(3)经验总结法。在不受控制的自然条件下,把已有的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作为研究内容,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联系和规律,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我们将举行课题研讨会、经验分享会,通过撰写论文、案例分析、教后反思等形式,互相启发,总结成功经验,在交流中碰撞,在分享中提高。

(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基本环节。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密切结合,以“行动”促进研究。

五、预期研究成果

预期研究成果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教案、随笔集、论文集

六、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围绕笨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围绕本课题,做了大量的文献收集工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结合实际教学进行了学习研究整理,提出了我们对“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的有关认识和概念界定。我已经着手进行全体语文老师参与的课题研究培训,对构建互动良好的语文课堂课堂做了一定的尝试。

2.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制度保障:课题组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将研究的整个过程定位为“学习、设计、实践、反思、重建”,启动“八个一”工程,以完善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达到过程化管理的目的。订好一份阶段性研究计划、做好一次专题汇报、搞好一次教研活动、写好一份阶段性研究总结、展示一次研究成果、建立一个电子资料库,每位课题组成员撰写一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和提供一个教学案例,每学年每个课题组成员发表或获奖一篇研究论文,学校教科室将严格按照“八个一”要求定期组织验收。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黄堽小学   丁永苹

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互动,师生互动是其中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在《课程标准》提倡“动态课堂”、“还课堂给学生”、“留精彩给学生”的今天,科学合理的师生互动,是扎实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重视师生互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开展不是很理想,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本文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必要性、类型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运用的重要教学,但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读课文、抄背生字等略显枯燥的模式,并且往往采用繁多的作业来让学生被动掌握语文知识。因此新课改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改革,教师应该在实践中探索出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加强小学生与老师间的互动,让学生具有对语文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一个愉快的课堂氛围下,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主体学习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在语文知识方面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1. 新课程改革的呼唤。新课程改革将素质教育和只是经济作为背景,将“通过调整课程目标,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改善课程实施,改革课程管理以及发挥课程评价的积极功能”等方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循序渐进的提高教学质量。这次改革崇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即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保证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强调学生为主体并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学生和教师之间培养互相尊重互为主体的人际关系,建立互相关怀的互动式情感。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改变在此次课改中推崇的师生互动式教学中得到有效推动。
    2.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语文课程性质、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确定了以“情感态度和世界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为核心的目标观;把学生、教师、教材和环境等四个因素整合起来,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学习的主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性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其工具性的习得还是人文性的塑造,都离不开教学过程中的核心、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具有主导地位的互动维度――师生互动的引领。
    3.合作学习实施的必然性。①合作在当今社会的必要性。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人生存发展的必须能力之一。新的教育理念也提出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多数是采用个体和竞争的方式促进学习。而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注重师生间合作建立互动交往的环境,教师负责选择合作学习的课题并监督辅助学生的学习过程。②教师素养的新要求。顺利实施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在具备基本专业能力知识之外更具有一些新的内涵。第一:教师必须有组织管理能力。学生自控能力不足,缺少了组织管理能力教师很容易让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失去意义而变成秩序混乱的表演。第二:教师必须在学生之前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相比较于教师传授式学习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接触的知识面相对广泛。因此要想组织好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不断开阔自己的知识面应对学生的问题,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教学专业性的挑战。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是合作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体现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介入方式,对问题的判断以及解决方式。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4.语文学科教学的需要。语文学习是一个以文本为依托让学生受熏陶感染的过程,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加强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整体感悟水平。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教学的实质和价值取向是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与教师和同伴的交流中感知文本的思想精华、提升自己的知识经验。学生在此过程中理解与感悟的方向与程度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在与教师的对话和交流中,提升感知和体验的层次、帮助解决实际运用的疑惑。
    二、师生互动的类型
    1.师生言语互动。教学活动中80%的教学行为都是言语行为。师生之间的言语互动过程中形成课堂需要的气氛,教师用语言传达学习目标和任务。
    2.情境互动。教师作为互动的引导者应该主动为学生船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并且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境中。情景互动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使教学成果事半功倍。
    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满足学生表现欲的一种有效互动手段。语文课上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排成课本剧,学生扮演剧中角色,表演中寓教于乐让学生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品质。
    4.时间、空间言语行为。语文课是相对感性的一门课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通过改变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或者用言语行为表示对学生的关切,建立情感共鸣,同时教师会安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以及安排不同教课内容占用的比例分配帮助学生主次交叠学习互动。语言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主要工具,师生之间用语言传情达意,形成交流互动。

三、师生互动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授课形式过于呆板,无法吸引学生。由于没有与学生的互动,因此也无法得知学生们是否将所讲内容全部听了进去,难保不存在开小差的情况,更无从得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就无从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互动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工作的过程即为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也是新课改中所提倡的全新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彻底改变原本单一的灌输式填鸭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通过这种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达到掌握语文文化知识的能力,十分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四、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学的具体实施
    1、改变传统师生角色定位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因此要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的师生定位。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体现出来,将被动状态转为主动,以此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具有积极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中不仅仅是要负责授课,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为学生提供交流机会,必须保证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学习主体性,老师要尽量忽视学生和自己间的阶级性,以免给学生造成压力,否则学生也就不敢开口,达不到互动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语文的授课之中,有时可以不将文章中心思想等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经过适当的讨论,自己将文中所表达的内涵总结出来,教师也如同不知道答案一样地加入讨论之中。由于联系之前所学,以及教师引导,还有同学们集体的智慧,很快就找到了答案,使得课堂学习不但轻松愉快,还锻炼了其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并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2、重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果学生没有完全敞开心扉,对课堂存在惧怕感,那么以一种紧张的心情,将无法将知识进行很好地消化吸收。因此必须保持温柔的态度,时刻保持微笑,让学生觉得亲切,从而产生对课堂的亲近之感,以一种舒适的心理状态来学习,势必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将自身的语文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当学生的表现令人满意时,一定要不吝赞扬,可以带头鼓掌,不但被表扬的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认可,也激励了其他学生,从而使得全体学生得到激励,共同努力。
    3、加入多种新颖的寓教于乐等方式吸引学生
    由于小学生天性好动并且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可以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性,加入对小学生富有吸引力的互动教学活动于课堂教学中。比如有些描写风景的课文,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描述,让学生自己根据内容,画出景象,并选出最符合课文情景的图画进行展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可以将语言文字在脑海里形成生动具体的画面能力。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等小品的形式,让几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带入感情,可以将班级分出不同的小组,以组的形式进行表演pk,选出最佳小组,通过评选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情境,该以什么的语气状态来表达是为最佳。总之互动教学中的活动还有很多种方式,教师应该在实践中,结合教学大纲,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活动方式,来使互动教学更好地进行。
    五、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活动存在的问题
    1、教师互动意识淡薄。在现阶段的教育中,很多教师尤其是年龄偏大的老师,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他们的教学方式。根据调查,很多老教师有丰富的传统教学经验也能理解新课改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已经形成的教学习惯却很难更改。因此教师目前是影响师生互动的主要因素。
    2、教师缺乏互动方式的灵活性。①师生互动的程式化。语文课堂中常见的师生互动是提问法。但是教师的提问中出现诸多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意兴阑珊机械回答。提问的频率过高又会出现“满堂问”的状况。长期如此师生对于这种互动都失去了兴趣,也都无法实现发展的需求,师生互动的价值不能得以体现。师生互动的垄断性,部分教师,受学生成绩,职务,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互动垄断。教师发起互动之后对回应的对象有明显的选择性,造成互动机会和结果不均衡。②师生互动的主客体化。学生并非教师教学的客体对象。理解是师生产生互动的基础。这种理解体现在:“学生理解所生成的教育意义既不是完全属于个体主观性观念的赋予,也不是教育本身的‘原意’,它是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教育的意义形式融合后的产物,是一个‘第三者’,这个第三者既沟通了二者,又把二者带入了新的存在。”但是在主客体化的师生互动中,控制与服从的地位属性系不由自主地作用于教师与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关系等方面。在师生互动中老师发起互动并且领导互动,教师往往造成互动的单向和低效性。这种主客体的互动不仅侵占了学生的互动权益,从根本上也禁锢了学生思想。使真正没有互动需求的学生和消极不愿参与师生互动的学生退出师生动的主体结构。

3、互动内容缺乏人文关怀。新课改重新定义了语文的作用,语文不仅仅是工具性课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课中的人文内涵对于学生的情感形成和价值观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在传统认识中教师奖语文课作为工具性课程注重其读写能力,忽略了语文课对学生认知,情感和人际关系等人文关怀。语文课互动应注重人文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4、师生互动时机的把握不到位。课堂上的互动是讲究时机的。如何把握师生互动的时机是个技术性和经验性的问题。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进程一般分为教师全班教学,小组探究,学生探索和班级交流几个部分。如果教师把握不好互动时机会适得其反。例如在学生小组讨论时,在学生们积极讨论过程中教师不分时机的打断和盲目参与,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
    5、合作学习方式的盲目应用。合作学习不是万灵丹,虽然相比其他教学策略有优越性但是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学科的任何阶段。一些难度较低的学习任务,接收式学习效率往往高很多,如果盲目使用合作学习,则显得画蛇添足。
    6、大班额对合作学习中师生互动的制约。理想的合作学习通常体现为学生均衡的拥有与老师互动交流的机会,但是在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班级普遍存在人数多班额大的情况,造成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上收到限制,教师难以深入分析照顾均衡。
    7、学生参与度参差不齐。学生因其心理差异在互动中存在参与度参差不齐的现象。这种现象影响了部分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而之前说的班额较大和教师对于学生参与机会不均衡等因素也促使学生参与度不足,这对于学生的影响尤其是心理印象更为深远。
    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其目的在于创建一个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范围,使学生浮想联翩精神焕发,不断拓展学生思维并在互动交流中互相吸收别人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同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教师用博古通今的知识,用饱含深意的人生哲理,用高尚的人格,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滋润他们的心田,促进他们思维火花的迸发,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挥最佳的效益,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互动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传统的语文教学之中,往往是通过老师一人负责“说”,学生们负责“听”,学生在其中略显被动。并且由于过于追求课堂纪律,刻意压制小学生原本的活泼天性,进而使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和发散思维都得到了扼杀,因此缺少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进而缺少学习的主动性,最终使学生们为了可以掌握语文知识,必须通过大量枯燥的习题,这样无论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变得事倍功半。
    总而言之,开展并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很大帮助。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小学生会写生字,会做语文卷纸,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于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传统的语文填鸭式教学模式以及题海式战略,只会增加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抵触心理,与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营造出一个轻松向上的语文学习课堂,才能让学生在一个愉快的氛围中,释放自己的潜能,在课堂中充分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在熟练掌握祖国语言用法的同时,可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感,使其茁壮成长。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黄堽小学   丁永苹

新课改实施已经多年,但是由于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课堂依然成为教师完成教案设计的唱独角戏的地方,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者”角色还是不觉地沦丧为课堂的“独裁者”;学生还是成为课堂上的“配角”或“傀儡”。这种现象大大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造成学生成绩分化﹑学生流失,不仅严重违背新课改的注重全体学生发展的重要理论,也无法与当今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相吻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更新我们的观念,改变我们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互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我们学校自课改以来,一直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理念,极力想达到一个“其乐融融”“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这些都为我们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创造条件和思想准备。为此,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一、课题界定 

互动既指有形的、可观察的交流合作等活动现象,又指无形的内在的思维、想象。要求教师创造教与学的情境,在互动合作的桥梁作用下,让学生主动在情境与会话中进行积极的知识和意义上的建构。互动合作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更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师生互动包括师生情感互动,氛围互动,思维互动,教学过程的互动等。互动要求师生双向沟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反应和创造;师生根据观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通过触摸,感觉和欣赏他们生活的环境来进行学习。互动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宗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生动活泼,促进学生在良好的互动的友好氛围中自觉进行认知和意义建构。

二、研究目标

1、本课题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科学的方法,以课堂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为切入点,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实现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三个教学策略。

2、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发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3、尊重学生学习权力,尊重学生差异,转变教师理念,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提高教师能力,培养研究型教师,最终形成一支教学能力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

三、课题研究情况

(一)研究内容

1、探索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课堂教学策略:

(1)情感式互动——情感共振策略

(2)参与式互动——结构优化策略

(3)教与学互动——自主学习策略

2、建构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3、逐步形成师生互动方式下的自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二)*研究思路

1、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的,努力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才能使他们充满渴求知识的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成为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

2、以学生为中心,大胆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教师要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让学生敢说、敢问、敢辩、敢写,使他们在无拘束无压力的课堂上自由地学习。

3、以多向互动合作为手段,积极尝试自主学习途径。

多向互动合作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即生生互动合作和生师之间的互动合作。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调查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方式。

1、行动研究法:即对所确定的实验班同学进行行动研究。对所确定的班级进行分阶段的研究,找到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而研究出相应对策,跟踪其发展变化。

2、.调查法:对研究对象----北陈王小学全体同学进行详细的调查,以点带面,由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到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大致情况。

3、.观察法:即通过观察不同班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找出更能发挥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积极性的因素,以便为课题实践作出较准确的评估和修正。

4.、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组成员在此期间所做的工作,包括经验和总结教训,在相关教育、教学策略、方法、成效等方面进行详细总结。

(四)互动方式

师生互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师生互动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提问互动、讨论互动、表演互动和情感互动。这四种互动类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是相互融合的,尤其是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它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与其他三种互动形式并存,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1.提问互动
    在语文课堂上,提问互动是指在教学中,以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展开提问。一般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也有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来回答的情况。教师在提问时要考虑到答案的形式,有逻辑地提出问题,对学生掌握文本内容有引导作用。
    例如,在《彩色的翅膀》一课中,要让学生掌握文中一句用语精彩的句子:“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意。”可以提问:“这段话里描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你们觉得哪部分最精彩?”这样有目的性的提问能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句子的特点。
    2.讨论互动
    讨论互动是基于提问互动的一种延伸活动,师生一起对问题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一般情况下,师生之间的讨论互动都是针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这样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更丰富。在小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自由的讨论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这种自由式的发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同时思维也大有扩展。如,在学习《怀念母亲》一课中,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课文预习,然后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预习感觉,能促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安排预习效果较好的学生进行课本讲解,由其他学生就讲解情况提出问题或异议,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在学习完教材后,教师安排学生讨论读后感,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在教师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完成教材教学。
    3.表演互动
    小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丰富多彩,表演互动是最活泼的一种互动方式。它是指通过对课文进行学习之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作、表情语言、体态等,直观地去表现课文中的内容,这种形式一直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他们模仿能力强,表现欲望强,又可以在表演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尤其是古诗,用师生配合表演的方式来协助学生对古诗的记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例如,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穷人》,在教学中,可以师生合作将课文中的情境表演出来,比如,寻找合适的学生表演渔夫、渔夫的妻子、孩子等,展现出渔夫妻子的垂怜孩子的场景。这篇文章有很多可以表演的元素,通过这样的趣味表演,能加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4.情感互动
    情感互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在课堂上,教师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学生接受到之后,可能会受到情感表达上的启发,学生又把自己的情感内容传递给教师,教师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分析,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当前的环境污染情况,向学生说明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同时引发学生就地球保护展开讨论,从而实现师生的情感互动,也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活动的第一步就是,教师要有师生平等的意识。还要注意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要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并合理科学地进行引导。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开放课堂、开放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教师更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更好地满足其学习需求。

在具体实施以上四种互动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变传统师生角色定位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因此要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的师生定位。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体现出来,将被动状态转为主动,以此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具有积极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中不仅仅是要负责授课,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为学生提供交流机会,必须保证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学习主体性,老师要尽量忽视学生和自己间的阶级性,以免给学生造成压力,否则学生也就不敢开口,达不到互动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语文的授课之中,有时可以不将文章中心思想等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经过适当的讨论,自己将文中所表达的内涵总结出来,教师也如同不知道答案一样地加入讨论之中。由于联系之前所学,以及教师引导,还有同学们集体的智慧,很快就找到了答案,使得课堂学习不但轻松愉快,还锻炼了其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并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2、重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果学生没有完全敞开心扉,对课堂存在惧怕感,那么以一种紧张的心情,将无法将知识进行很好地消化吸收。因此必须保持温柔的态度,时刻保持微笑,让学生觉得亲切,从而产生对课堂的亲近之感,以一种舒适的心理状态来学习,势必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将自身的语文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当学生的表现令人满意时,一定要不吝赞扬,可以带头鼓掌,不但被表扬的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认可,也激励了其他学生,从而使得全体学生得到激励,共同努力。
    3、加入多种新颖的寓教于乐等方式吸引学生
    由于小学生天性好动并且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可以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性,加入对小学生富有吸引力的互动教学活动于课堂教学中。比如有些描写风景的课文,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描述,让学生自己根据内容,画出景象,并选出最符合课文情景的图画进行展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可以将语言文字在脑海里形成生动具体的画面能力。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等小品的形式,让几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带入感情,可以将班级分出不同的小组,以组的形式进行表演pk,选出最佳小组,通过评选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情境,该以什么的语气状态来表达是为最佳。总之互动教学中的活动还有很多种方式,教师应该在实践中,结合教学大纲,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活动方式,来使互动教学更好地进行。

四、课题研究成果

理论成果:

课题组成员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实施深化研究,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撰写了多篇教学论文,并在市观摩课活动中获专家老师一致好评。作为农村学校代表,我们的课改工作、课堂教学得到了领导专家的肯定,促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

实践成果:

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互动意识和社会适应性,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现在的很多学生自我意识强,缺乏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基本能力,通过课题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进行必要的交流,必须互相帮助,妥善的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这种交往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从而产生心理相容,体验到与他人建立起和谐关系的乐趣。

2、满足了每个学生的“表现欲”和“归属感”的情感需求。互动教学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使学生在互动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能使学生心平气和地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上他人。

3、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学的民主。互动给每个学生提供了相当广泛的活动空间,使学习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之上,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师生间的关系也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

五、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题研究和实践,虽然在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上有了些许进步,教学效果也自认为比较明显,但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合作互动的理论觉得还不够深入,局限于比较狭窄的范围里,特别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还存在着不足和困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个别教师对互动的简单理解,重形式轻实质,导致课堂教学无法很好实现原有效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模式,核心问题应该是互动的实效性,而有的老师却误认为,只要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只要师生之间有了交流就行了。在课堂上也是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组成小组,然后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小组讨论。长此以往,那些不爱学习的同学,在“合作互动”幌子掩护下逃避学习责任,而能够完成任务的同学也会灰心,合作方式就会不了了之,互动成了相互之间的闲聊。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互动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

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

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合作互动中的

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六、课题研究的后期设想

由于时间有限,再加上我们课题组的年轻教师真正做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还是第一次,总觉得我们的课题研究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价值,所以,针对在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还是要求教师在教案本的后面写上教学反思,在每周常规的教研活动时提出来,共同研讨,寻找理论上的支持或成功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或案例,再到课堂教学中实施,看效果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所以我们继续进行课堂互动的研究就要在理论的学习上更加认真,还要多读、多看、多记录有关合作互动的理论,并能够真正地用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黄堽小学丁永苹同志:

经总课组审核批准,你申报的独立子课题项目《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获准通过立项,被列为国家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全国重点重点课题《中华国学融入学科创新教学的实验研究》总课题组的独立单项子课题。现批复如下:

独立单项子课题名称: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

课题类别:全国重点课题子课题

课题编号:DCF13011—0029A

调研经费:自筹

课题承担人:丁永苹

立项时间:2016年1月

结题时间:2016年12月


相关新闻

丁永苹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