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滑县瓦岗寨乡第一初级中学 刘高奇
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为此,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应具备以下特征: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学生形成了学习和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这就养成了叶圣陶所说的那种“不是习惯的习惯”。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典型引路,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教法灵活,引导学生创新。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种种“假设”,敢于“冒险”,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地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异义相析,启发学生创新。“学贵乎疑”。学生心存疑虑之时,正是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时机,教师应“相机诱导”,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二、张扬个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个性被称为人类心理行为的动力来源。创新精神包括过于否定、大胆怀疑批判的精神,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精神。创造性思维是指有美感参与的、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并且有开拓创新特色的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注重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否则,创新意识会谈化,创新精神会消退。
冲破写作藩篱,让学生放胆作文。我们在作文创新教学中,首先在内容上大胆突破,提倡“扬个性、抒心灵”。我们要求学生“我手写我心”,怎样想就怎样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即使写出偏激的思想,也应鼓励他们能说真话的精神,不怕思想偏激,只怕文章没有思想。
广泛开展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创新能力。
一是确定主题,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时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提高认识、评判能力。二是举行辩论大赛,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争辩中撤炼。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
另一方面,它有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语文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