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站公告>> 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碱厂镇中心学校立项获批“中华国学实验学校” 正文

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碱厂镇中心学校立项获批“中华国学实验学校”

2016-11-03 17:21 秩名 本站原创

 

国家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数字校园全国重点课题子课题

                             立 项 通 知

                 

本溪满族自治县碱厂镇中心学校 邹铁卫

    经教育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数字校园专项基金科研管理办公室和本总课组审核批准,你单位申报承担的子课题项目《农村小学“情感作文”教学与作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获准通过立项,被列为国家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数字校园全国重点子课题。并批准为中华国学实验学校”,现通知如下:

课题名称:农村小学“情感作文”教学与作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全国重点课题子课题

课题编号:DCF13011006

调研经费:自筹

课题组组长:邹铁卫

课题组副组长:赵忠仁  华、姜  杰、魏丽娟、刘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数字校园科研专项基金“十三五”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管理和本总课题组的要求,请课题组负责人做好下述工作:

1.尽快确定《农村小学“情感作文”教学与作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在一个月内组织开题,并将实施方案和调研进展情况及时报送总课题组。

2.根据申报表的有关成果预期做好课题调研项目的自我管理工作。课题组的有关重要活动、重要变更和重要成果均须经本单位签署意见后及时报送总课题组。           

                                                    

 

 

国家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下一代教育基金数字校园全国重点课题

中华国学融入学科创新教学的实验研究总课题组

                          20167

 

 

 
                                         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碱厂镇中心学校立项获批“中华国学实验学校”
 

 

 课题规划论证

一、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和具体内容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选择与研究的过程(步骤、时间安排、组织分工、活动安排等)

 

一、课题的界定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为学校的课程建设积累经验。

本课题的研究,是指教师在农村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开发写作素材,创造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通过写作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促进学生愉快表达,使学生愿说愿写、乐说乐写; 教师从情感激发、情感交流、思想引导的角度进行批阅,学生真情表达,教师情感批改; 教师在批改中指导,学生在练习中提高,使作文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作文即教育。

同时,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收集整理素材,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适宜农村小学发展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省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三十多年来,我国作文教学研究百花齐放,有“读写结合”、“快乐作文”、“创新作文”等。如丹东东方红小学的《小学循序作文训练》的实践,使小学作文教学得以突破; 广东潮州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五步序列训练,”通过五个年级的五步序列,使读写密切结合,充分体现了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江苏特级教师李吉林创立的“情境作文训练”,其核心思想是观察情境作文,即在观察情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作; 中山市实验小学何利《小学感知强化习作训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中得出了分类激发法、活动激发法、情趣激发法的习作教学法……

 

这些作文教学改革,虽然在研究角度和层面上有所差异,但如果对他们的风格进行理性的探寻,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研究有个共同之处:都让作文训练尽可能地与学生生活接近,使他们的生活积累成为作文内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目的。这些研究的成果给与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所以我们结合本地的实际,提出了“适宜农村小学的作文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抓住农村生活中独特的内容,开发写作素材,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习作课上重习作内容的指导,改革作文批改方式,采用面批面改、习作展示、作业作文(反馈要及时)的方式,增加学生展读、组内展读、小组荐读,师生共评、学生互批自改等方式,重视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写作,在生活中表达,在实践中提高,说真话,述真情。

三、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我校是一所农村乡镇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比较薄弱。学生课外阅读量小,视野窄,活动少,缺乏必要的写作素材;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年龄老化,理念传统,教师一人多科,老师们每天疲于备课、上课、赶进度,无暇顾及作文教学。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不高。

在工作中,我们通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得到了以下认识:

(一)作文“难”在哪里

一是写作难:农村学生缺少生活的经历和经验、阅读量小、见识少,没有写作的素材;

二是批改难:传统的作文批改,批改量大、批改时间长,“二次作文”和“二次批改”,大量地消耗了师生的时间和精力;

三是指导难:家长对于孩子的写作指导很少,而对于农村来说几乎空白; 教师写作指导随机性强,纯粹的技法指导很难转化为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收效甚微;

四是提高难:每学期教材中的作文仅为8篇,学生的习作量远远不够,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学生作文的主要问题

空,泛泛地叙述,不会细节描写;

大,不能小处着眼;

假,不能真实表达,背作、抄作文;

淡,题目、内容、写作手法等没有新意,清汤寡水、淡然无味;

浅,题目的拟定缺乏概括性、文学性。

(三)教师作文批改的主要问题

1、批改的数量不够或不批改;

2、批改的指导没有针对性,说空话、套话;

3、批改不规范,字迹潦草,不善于用批改符号;

4、批改后的修改欠缺;

5、大批大改,面目皆非;

6、把批改当作一次任务而不是一次交流。

(四)本课题的优势和现实意义

1、课题优势:

第一、农村地区的教学虽然有很多的局限性,但如果注意结合地区的风土人情、民俗民风、自然风光、节日活动等资源,开发写作素材,将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练笔机会,也必然会给学生带来作文水平的提高。

第二、目前,我校通过前期的准备和初步的实施,老师们已经认同“情感作文”的主张和做法。学校正在着手于小学一至六年级作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计划用二年的时间完成教材的编写和补充校对工作,并在后期的实践中逐步完善。

2、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认为:学生的作文能力是练出来的、是写出来的;老师要抓住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写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言之有物;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观察生活,让学生说真话,述真情,敢写,想写,乐写;多写多练,在生活中写作,在实践中提高。因此,我们提出了“适宜农村小学的作文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并力图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增加作文的时机、作文内容,改变作文批改的形式等途径,使常规的作文教学有所突破。

其次就教育而言,农村小学所占的比重较大,本课题的研究也是农村小学发展的需要,通过本课题研究开发出系统的适宜农村小学作文需求的校本课程,为广大农村小学教师作文教学提供借鉴,突破农村作文教学的瓶颈。

第三校本课程开发在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促进农村中小学生个性发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然而农村小学的课程开发重形式轻过程, 形式单一,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效果不理想。作文教学研究的多,有成果的少,能坚持应用的更是微乎其微,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和课程开发仍旧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能丰富农村课程开发的内容,利于更好地进行农村课程资源建设,从而成功地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意在以随机作文为突破口,以情感写作和情感交流为重要手段,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减轻教师在作文教学和批改方面的负担,并使作文教学有所突破,形成简洁高效的作文教学;

3、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使广大师生对小学作文的认识产生一个实质性的转变;

4、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开发出一套适合本地区的与国家课程相结合的系统的校本作文课程,并对本地区的作文教学和课程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做法和强有力的支撑。

五、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一)开发农村小学作文的种类、内容(含写作数量安排)

探索开发出一套适合农村小学各年段特色的情感作文校本课程,将按写作的时间分为“即时性作文”(“现场作文”或“当堂作文”)和“作业性作文”(“课后作文”)。

将按写作的内容分为活动作文、观察作文、情境作文、游戏作文、话题作文;想象作文、童话作文;赏析作文、评论作文;随机作文等。平时提倡“即时性作文”,节假日可以布置“作业性作文”。

学段

重点

主要表

达方式

主要内容

每学期数量

一二年

写话

叙述

说话、写话、事件等

一年不限

二年(上58篇)

三四年

写段

状物

物品、故事、观察、仿写、续写、想象、童话等

不低于12

五六年

谋篇

记事

记叙、体会、赏析、评论、诗歌、演讲稿等

不低于15

(二)探索出农村小学作文的批改方法

1、批改的三种形式

一是面批面改,二是总评略批,三是展读评价。

2、批改的基本方法

1)当堂作文批改方法

“当堂作文”按122人数比例批改(每个学生的批改总量也要以这一比例为基线。提倡尽可能地面批面改。

1/5面批

方法:教师边读边讲解评价,边用批改符号圈画批注,最后注明日期写上“优”“好”。学生按照教师口头的指导马上进行修改补充或重写。教师可有短语式简评。

对于不能面批面改的作文,采取总评和略批的方式进行批阅。

2/5总评

方法:教师以“总评”的方式进行批阅。“总评”要遵循“情感作文的批改原则”。

2/5略批

方法:教师阅读后将作文分为三个等级,只注明日期写上“优”、“好”、“阅”即可。

2)作文展读批改方法

方法1:组内展读、小组荐读、师生共评,修改补充

方法2:教师批阅、推荐展读、师生共评,修改补充

 

3)作业作文批改方法

方法1学生互批、推荐展读、师生共评,修改补充

方法2教师批阅、推荐展读、作业总评,修改补充

“展读作文”和“作业作文”的总评与略批各占1/2或总评1/3、略批2/3,还可都略批或按照“面批”的方式进行批阅,教师可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3、作文批改的总要求

作文批改口诀:

小组批改查错误,

面批面改用符号。

总评批改重情感,

略批三级“优”“好”“阅”。

善于使用批改符号;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及时修改补充或重写;每次作文都必须有批阅日期;抓住作文整体、侧重思想动向、关注情感表达,不纠缠作文技法;随时荐读优秀作文,电子稿上交教务处,学校展出,评选奖励。

(三)转变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

力求使农村小学教师的作文教学变得简洁而高效。

(四)编制校本教材,开发出校本课程

注重过程材料的收集与整理,编制出农村小学作文系列校本教材,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

六、本课题的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本课题的研究假设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现教师作文教学和作文批改的的简洁化; 实现学生作文的全面提高; 开发与实现适合本地区的校本课程; 实现作文教学的新的突破; 实现推动课改的强劲的动力。

(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1、小学作文的“四性”研究

即时性:讲究作文时机,抓住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物,能写即写。在作文的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观察“有趣味”的事物,写“有意义”的作文。根据“情感作文”的指导思想,尽量多地进行“即时性作文”和“当堂作文”,以增强批改的时效性和写作的真实性。

简约性:降低作文要求,学生“低进高出”;作文简约批改。

情感性:作文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作文即教育。

融合性:情感作文要与教材相结合、与时令时政相结合、与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与各项活动相结合。

2、小学作文的批改原则研究

少改动原则:批改作文要本着“少改动”的原则,切不可改得面目皆非。要尽可能地让学生们用他们的视角、他们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生活和思想,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写作内容顺水推舟、精准点拨、适度提升。

指导性原则: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告诉学生哪里写得好,好在哪里;哪里写得不好,不好在哪里;怎么写能更好,这就是作文中的指导。老师还要让学生掌握作文的最基本的方法、格式、标点、要求等。

激发性原则: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敢写、乐写。

引导性原则: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动向借题发挥、积极引导。通过作文,在思想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作文即教育。

反馈性原则:作文要尽可能地面批面改,每次作文要在第一时间反馈给学生;学生要在老师批阅后第一时间进行完善。

3、小学作文的批改方法研究

通过作文批改的形式和方法的改变,使作文真正变成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和引导平台。

4、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作文校本课程体系。

七、本课题研究的思路

1、学、研、行三位一体。

研究者要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强化自身的感知能力,丰富自己的感受,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指导。同时要学习和领会课题研究方案,以学校为主体,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和与教学实践的活动。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专家指导为纽带;重视情感作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践,在实施课程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调整,课题方案不断修正和完善。强化过程研究,注重阶段成果;借鉴省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2、总总循环推进。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整体构思,进行适宜农村小学的作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整体规划。然后选择低、中、高年段中的部分班级进行作文教学,最后进行校本课程的开放与实施研究,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全校实施。最后,综合总结,形成终结性成果。

八、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文献法——查找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制定可行性实施方案;

调查法——针对课标要求和我校学生习作水平现状,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

行动研究实验法——情感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经验总结法——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

个案法——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研究。

在研究准备阶段,我们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阅读、分析有关资料,进行省内同类课题研究现状的分析;采用作品分析法对学生习作进行分析,撰写分析报告;采用调查法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习惯进行调查,写出调查、分析报告。

在研究的实施阶段,我们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展课程规划、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和评价的研究,在实施课程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调整,使课题方案不断修正和完善,使其指导下一步研究的推进;采用个案跟踪法、观察法积累学生情感态度、感知能力、表达能力等发展状况。

在研究的总结阶段,我们采用作品分析法对学生习作进行前后对比分析,判断研究的效果;运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撰写经验论文、结题报告。

九、本课题的技术路线及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63~20165月)

1、成立课题组, 做好课题的申报及立项、论证等工作。

2、查找资料、文献索引,运用调查法、文献法及行动比较法进行研究,制定研究方案。

3、组织课题开题,确定实验人员及分工,结合课题内容对课题组成员举办培训。

4、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二)实施阶段(20166~20179)

1、从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出发,从省内外研究成果中借鉴有关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开发出适合农村小学的作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我校小学写作教学的补充材料,培养兴趣,训练学生写具体,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2、在各年级各各班级每周利用一课时进行情感习作训练,低年级可进行说话训练,中高年级可先说后写。

3、分项目分年段设计活动内容,整编情感作文教材资源包。

(三)总结阶段(201710~20183月)

 

1、课题组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2、课题组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并请领导对项目质量进行终结性测评。

3、评选优秀特色教学案例,结集出版优秀论文集和作品集。

4、整理系列农村小学作文校本教材。

 

5、准备召开作文现场会。                         

 

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和保证

一、人员条件(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资历、过去从事科研活动及成果的介绍)

二、物质条件(图书、资料、时间、资金、设备等的保障情况)

三、环境条件(领导支持,专家支撑,社会支持等)

四、其他保障条件。

 

一、已取得研究成果

本课题组成员,都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经验。有省级课题《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市级课题《培养小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市级小课题《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培养的研究 》《提高一年级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研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的研究》

《小学生高效率课前准备的策略研究》《小学中年级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多项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在教学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项科研论文在省市县被评为优秀科研成果。

二、主要参加者情况

我校具备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拥有较为坚实的研究基础,本课题由校长主持,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科研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参加,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有丰富的教育科研经验和雄厚的理论基础,他们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和新课程教育科研培训,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对课题的实验起到研究、反思、总结、验证的重要作用。他们谨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立足课堂,面向课外,重基础、重创新、重能力、重学生良好学习心态的培养、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让学生学得轻松、学的愉快、学得扎实,让语文习作课堂真正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

各年级教研组教研风气浓厚,集体备课时间,大家互相听评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年富力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旺盛的科研精力,再加之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师的指导,会使本次课题研究圆满完成任务。

     三、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1、我们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设立科研课题研究专项经费,由专人管理,确保研究过程中所需的资料、仪器、资源、设备等得到满足,保证该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2、图书室、资料室图书资料丰富,方便教师查阅和培训。学校硬件条件齐备,完全可以满足教学和科研需求,确保平时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3、我们学校在校生1125人,学生资源丰富,为课题研究的真实性提供了大量的数据。

    4、在课题条件环境方面,我们有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徐世贵(县师校副校长)的全程监督和指导,有全体家长的大力支持,相信本课题的实践研究一定会取得实质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要“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李白坚主编《大鼻子李教授——新体验作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6月第1次印刷。

本书试图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剖析,让孩子们在看似简单的吃饭睡觉、上学回家、春风夏雨、父母家庭中,发现它们的复杂性、趣味性、程序性和科学性,发现它们的美,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为以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生活基础。

3、百度文库:

上海市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 倪菊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http://www.doc88.com/p-781378585359.html

作文是个人情感的倾诉、表达与交流。情感是小学生作文的动力,只有情深,才能文美。现在有很多孩子,对人、对事缺乏一定的感情。

《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http://www.eduwg.com/jykt/128446.html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生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心中的话才会淌出源源清流。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

《小学感知强化习作训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开题报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a5a4fe0100s05b.html

感知强化习作训练,让学生用“眼、耳、鼻、嘴、手”真切地感知,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扎扎实实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习作“内容具体”的要求。该课题研究为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和真实写作的要求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http://www.docin.com/p-1410459395.html

校本课程开发在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体现农村中小学办学特色、 满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 促进农村中小学生个性发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为了适应中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了三级课程管理的新策略。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