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正文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4-07-18 17:20 文/金亚丽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4年7月11日B3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与默读。”因此,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要充分重视读的意义、读的作用、读的分量及读的形式。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多读自悟,品味语言。
      阅读的本质就是读。我国古代从孟子开始就主张读书“自得”。蒋仲仁也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指出:“就语文学习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自己读书为主。让学生独立地、反复地朗诵感悟,并将读书意会到的东西用可以检测的表情朗读表达出来,是实惠便捷的解读方式。
      二、注重多元解读,倡导个性朗读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由于生活的阅历不同,理解水平的不同,认识能力的不同,对语文的理解有往往是多元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对于文本的解读方式应是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在朗读活动中,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摇头晃脑地读,抑扬顿挫读,甚至是夸张地朗读,无一不是表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替作者说话,替文本的人物说话。
      在《夏》的教学中,有的学生抓住“沸腾”一词来读以突出夏季气氛的热烈。有的学生,则抓住“长成”“凝成”“不见”“换成”,以突出夏季的自然景物更替快,生长快,充满旺盛的活力。我则放手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独特体验通过朗读展示出来,这种尊重学生思维个性的做法激活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激活了思维,彰显了鲜明的个性。
      三、注重朗读形式,激发兴趣
      朗读是一项技能技巧,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朗读技巧的习得、掌握和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地反复训练,才能熟中生巧。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训练朗读。
      (1)范读。老师的范读,能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并能学到一些朗读技巧。教师的范读读得好,学生自然地加以品味、体验、模仿,久而久之,教师的朗读能力会逐渐转化成学生自身的能力。教师的示范指导和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纠正、自我创造应该紧密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在充分想像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表演式朗读。先让学生读文本里描述的不同角色,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演一演,让他们走进文本,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形象贴近的表演,把文中所描绘的情景展现出来,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碰撞,从而体会出词语、句子和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配乐朗读。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因此,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朗读课文时创设情境,放些与文本内容相适应的背景音乐。例如立意欢快的课文时,配以《春江花月夜》的曲子,朗读豪迈奔放的课文时,配上一首雄壮激越的音乐。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以情激情,感染学生。
      总之,在阅读这条路上,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下去,扎实走好每一步,让他们逐渐养成朗读的读书习惯,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就能让朗读这道古老而美丽的风景线永驻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的心灵在朗朗的读书声中飞翔!
                                                          (作者单位:河南虞城县实验小学 )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