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例谈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正文

例谈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2017-06-11 16:56 何云霞 今日文教、2017、6、13日11版
                       新疆巴楚新城小学 何云霞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布置数学作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让学生“愿做”、“爱做”、“乐做”,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我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有这样一些肤浅的体会。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提高学习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动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根据教材的要求,在设计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实际以及身边感兴趣的事物,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生活性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做”、“爱做”,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比如,复习“长度单位”知识后,我给学生留了这样的一道作业:昨天语文课上,阿不力克木同学读了自己写的作文,同学们都笑了。作文题目是《阿不都上学记》:今天早晨,阿不都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刷牙、洗脸,用高5米的杯子喝了牛奶,拿了一个馕。不慌不忙走向离家约有900厘米的学校。赶到学校,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阿不都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笑吗? 请改正。这样原本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阿不都上学记》。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兴味盎然。
        二、设计生活性作业,做到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也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进行作业设计时,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创设一些生活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如:阿丽米热同学家的客厅要铺地砖,有两种设计方案。正方形的边长2分米,长方形的长3分米,宽2分米。
        方案一:每块35元
        方案二:每块37元
       (1)第一种设计用了90块地砖,计算这个客厅的面积?
       (2)第二种设计需要多少块地砖?
       (3)哪种设计比较便宜?便宜了多少?
        要求学生根据信息进行提问,并自行解答。
        三、设计层次性作业,满足不同需要
        在每一个班集体,教师面对的都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面对全体,就要考虑每个层面的学生,设计出难易有别、层次不同、形式各异的弹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1、课本和练习册上的作业,不要求学生每一个题目都必须做。对后进生的要求可以放低点,简简单单的就行,难题可以不做。对中等生的要求可较高,对尖子生简单的题目可以选做甚至忽略不做,要求做有挑战性的大题。这样,每层次的人都会产生成功感。
        2、教师依据每节课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几组层次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几道题做,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后,设计如下作业,要求学生任选5道以上。
        例题:
       (1)289×58+89×21  (2)77×79+33×79
       (3)201×33     (4)45×201
       (5)225×88     (6)399×101
       (7)7327×99+6327  (8)58×102-58×2
       (9)987×98     (10)69×601-69
       (11)66×117+66×183 (12)7896×101
        这样,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的设计,都要有弹性,切忌一刀切。否则,差生就会觉得压力太大,对学习目标望而生畏,失去学习信心;优生觉得吃不饱,题目的智力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容易产生自满情绪。
        我们在作业设计还要注意:设计的作业量要适中,力避重复性,做到针对性和合理性;防止单一化,全面性与层次性;做到克服封闭性,追求探索性及开放性;反馈要及时,评价作业要多鼓励,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作业的设计,是教师在备课中的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没有好的作业设计,就不是一份好的教案,也不可能有一节好的课堂教学。我们一定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层次不同,内容丰富有趣,富有创意的作业。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