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正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8-04-18 09:45 李淑英 2018年4月17日今日文教周刊

                                  新疆巴楚二中 李淑英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当作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是因为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之窗,塑造我们的灵魂,引导我们积极向上,涵养我们的精神;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         为善和审美,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那么阅读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通常所说的阅读能力大致由这几个方面构成:一是信息的理解力,即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以及语言的理解的能力;二是情景的感受力,是指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依据文本描述的场景,有身临其境之感;三是内容的评判力,即对文本从内容到形式各个方面进行鉴别和判断进而发现问题的能力。当然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一个“读”字,那么如何在初中生中加强读的训练进而培养其阅读能力呢?笔者在执教公开课《背影》时,进行了以下初步尝试。
      一、把握关键词语,理解父亲情深
      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以送行那一段为例:“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我要求学生仔细研读文本,标出关键词。学生找出了四个。一是“说定”,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二是“熟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三是“再三嘱咐”, “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四是“甚是仔细”,“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二、品读“望父买橘”, 感受特定场景
      我让全班学生轻声缓慢地读这一小段,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当时的场景:“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父亲的背影,儿子是太熟悉了。但这次要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记写了当时父亲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着重描绘了过铁道的情景。
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同学们通过品读和想象,有身临其境之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
      三、鉴赏父亲信件,感悟别样滋味
      课文的结尾是: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句中“大去之期”意即与世长辞一去不返,是对死的委婉说法。我引导学生思考,1、既然“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又为何说“身体平安”?2、“惟”的意思是什么?是“只是”。既然只是“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又怎么说“大去之期不远矣”?与“身体平安”是否矛盾?
      这个问题有些难度,于是,我给学生补充了相关资料,作者的父亲在写这封信后二十年才过世。又引导学生回过头来读课文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学生恍然大悟,“身体平安”是怕儿子担心;“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是希望“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的“我”能够回家看看父亲,二者不矛盾。正是这样看似矛盾的表述后面,蕴含了一位年长的老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与牵挂。
      以上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并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共时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持之以恒。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