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微型日记对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课题研究课题报告 正文

《微型日记对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课题研究课题报告

2017-05-17 09:56 王霞 课题研究组

山东省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吕陵镇郭西堂小学    王霞

一、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语文老师,我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怕上习作课,怕写作文。写作时常冥思苦想,或语句表达不清,或感到无话可写,或长篇大论却不知所云。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却收效甚微。学生无话可写主要是因为不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缺乏生活材料的积累。

针对这一问题,我想以记日记为突破口,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

学生日记,其内容不外乎学校、社会与家庭生活,描写的对象主要是自己、他人、社会和环境。但是要写好日记,却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为了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本课题实施之初即对学生指出日记之重要性,目的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正确对待日记,从而保证课题实施的长期性。

日记篇幅短小,写一两篇并不困难,写好它并不容易。学生在开始阶段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学生记得如同流水帐,把一天之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记录下来,不加任何取舍;一部分学生的日记内容单一,全部是“今天天气真不错” 之类的话;一部分学生故作深沉,过分注重以小见大;个别学生不能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针对这一现状,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如第一类日记,就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写下对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事情;第二类日记则建议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努力发现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第三类日记就指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写出真实自我;第四类日记则鼓励学生坚持写作,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如及时表扬等激发其写作的持久兴趣。 虽然我们知道写日记是一件长期的、艰苦的劳动,但只要教师能够把握得当,日记将会为孩子们带来莫大的愉悦感,也会让老师成为孩子们的贴心人。一旦孩子们对日记产生了兴趣,它必将成为启迪、挖掘习作才能的一种启动力,也必将成为能够为孩子们富有的精神家园。日记将是孩子自己的人生“史记”。叶圣陶先生也这样说:“习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写日记的起点和源泉。

二、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日记,既称微型,篇幅必然不大。但也并非单单指篇幅的短小。每个孩子的实际水平不同,习作能力也有差别,所以“微型”的定位实质上指的是相对与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要求较高的的习作而言的。“微型日记”可详可略、可长可短;选材尽可能的小,也可以相对大,只要能够把要说的话讲清楚就好。每次日记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钟左右。这样对课业负担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学生也能愉快接受,从而能保证课题实验研究的顺利开展。而日记的长期坚持性,就能有效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如果自主延长写日记的时间也说明他们有倾吐的热情,同时习作能力在提高,更是一种收获。

虽然一般意义的“日记”是需要每天一记的,但是“微型日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记录的时间和频率,以避免加大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影响记录的热情。

研究以“微型日记”的习作为抓手,让孩子们信手拈来的三五句话帮助孩他们抓住生活中的线索,有了这些线索,就有了一条走向记忆的绿色通道,可以随时提取储存在脑海中的生命印记。改变孩子们“难为无米之炊”的习作困境。为小学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创造自由、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使习作成为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能力、发展语言个性、发挥创新个性的天地。

微型日记是一种写作用时少且篇幅短小的写作体裁,它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地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并用较少的文字进行记录。

新课程的实施已普及全国各地,但纵观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却不容乐观。作文时,很多学生不是觉得无话可说,就是喜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作文大多虚假空洞,新意不够,缺乏童真。作文教学,着实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

害怕写作、拒绝写作、不会写作是困扰学生的三大难题。面对教师给出的题目,学生往往会感到头脑一片空白而无从下笔。冥思苦想却无果而终时,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作文辅导书上,以求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然而,学生看得越多,反而思维更加受限,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只好“天下文章一大抄”,东摘一句、西裁一段,最终组合成一篇四不像的文章,语言干枯、行文混乱、情感缺乏。久而久之,学生将这种所谓的“借鉴”发展为一种应付写作而屡试不爽的模式,最终导致感悟能力、书写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的止步不前,甚至是退化。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主动寻觅帮助学生解脱困境的新出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的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为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之下,尽快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途径?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尝试,我欣喜地发现,用写微型日记的形式,可以让学生长期手脑并用地进行“写”的训练,最后把学生心中的“话”转化为笔下的文字,使学生愿写、能写,从而达到“我写我所见,我写我所想”的理想境界。“微型日记”主要是就日记选材的角度小、内容单纯这一层面而言的,并非单纯地指每篇日记写作字数的少。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日记、周记等记录性作业形式,要求的篇幅较长、形式刻板,从而扼杀了学生观察与记录的兴趣,禁锢了学生想象与创造的热情,违背了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微型日记以“微”著称,篇幅短小,语言质朴,以生活实例为素材,以真情实感为基调,是培养小学高段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场,是促进高段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文化素养的助跑器,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写作教学实践活动的尝试性探究。

长期以来,学生的习作由于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仅仅重视书本理论的教说与训练,过于的强调认知性学习,忽视学生的生活学习与实践感知导致学生的习作不真实、不能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无话可说等方面问题而被诟病。

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是保持我们教师与时俱进的法宝,也是让我们的教育源头活水常清的动力。它让我们在生活中去教育,让我们把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所谓“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和生活的一致性,强调了学生不仅仅置身于教室,更要置身于社会和大自然,在生活中学习。

微型日记打破了传统日记封闭性的局限,具有开放性。“微型日记”突破了传统日记严格封闭的特点,将课堂迁移到大千世界的点滴中去,让学生去留心观察大自然,接触事物的过程中用心去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呈现了开放性特点。日记内容不需要受到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不需要再闭门造车,生活四处都是“微型日记”的身影,随时随地都有可供学生发掘的素材。

打破了传统日记的重理论,轻体验的弊端,具有实践性。我们的“微型日记”既不能放纵成不管成为作业的填补,也不能急功近利成为作文的附庸。我们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唤醒他们内心的情感。在小学学段,学生的情感单一、平直、肤浅、易露、冲动,喜怒哀乐全在脸上,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多做一些实践性的日记,让他们用简洁的语言将过程和感受记下来。这样的成长和学习不单单是知识面的扩大,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知识的同时,其维持生存的基本素质和自我发展的基本素质都得到了协调发展,实践能力大大增长。

打破了传统教师规定内容,学生胡乱捏造的格局,具有自主性。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让学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的爱上写“微型日记”。让学生感受到他的每一点小成功、每一种小烦恼,通过日记便可以与人分享,也可与人分担。让他尝试到写“微型日记”的甜头,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自主的去完成这项任务。同时,微型日记的内容也具有自主性,让学生去扑捉生活的有趣镜头,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发现其特点,并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写出生动、形象,给人身临其境的好作文。

让孩子们善于利用生活中不起眼的事物来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新的观察,让他们从平常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让他们不仅会看还会想,然后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贯穿起来。让他们为自己的每一个小小的发现而欣喜,让他们诞生出更多聪明的、出乎意料的“哲理性”问题。这样打破了传统的日记教学模式,走出一条新的素质教育新路势在必行。

三、意义

现如今,写作能力已成为一项基本且重要的生存技能,掌握良好的写作能力可让学生受益一生。因此,教师应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出改变,尝试通过微型日记的形式帮助学生减轻写作的心理压力,改变其对于“课堂作文”的错误认知,并经过反复的技巧训练,帮助学生在量变中逐步实现质变。

从传统作文和微型日记的对比出发,就微型日记所具备的优势进行解读。
    1、减轻学生压力
    从写作字数的视角考量,微型日记实则是对传统作文进行缩写的一个过程,是传统作文的一次“瘦身”。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传统作文要求写作的字数由原来的不少于400字增长为不少于600字,这无疑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为了凑够字数,学生绞尽脑汁,用尽各种方法,比如说相同内容的重复表达、“的地得”的随意添加,看似聪明的方法却催生出一篇篇毫无质感的文章,给人连篇累牍之感。但微型日记不同,短小的篇幅首先就实现了减负,让学生摆脱“戴着枷锁舞蹈”的痛苦,更有利于学生将所观所听所悟转化为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文字,增加文章的生动性、有趣性和可读性。
    2、唤醒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
    一篇完整的、成形的、优秀的文章绝对不是一个个文字的简单堆砌,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作者的另一个化身。作者将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对生活的感悟、对事物的情感诉诸于文字,把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文字,通过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和每一个标点将自己全盘托出。在这个意义上,创作帮助人们实现了人与文的相互融合,文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而人又是一篇精彩绝伦的文章。可以说,一篇好的文章就是一个善于观察、热爱生活的个体。微型日记的核心就在于唤醒和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真实的生活素材,从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汲取写作的源泉。
    比如教师在教授作文课前提前布置小作业,让学生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内好好观察一天,尤其是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小区内的门卫叔叔、保安大爷、环卫阿姨、左邻右舍等,要求学生随时记录好每一个令他印象深刻或是打动内心的瞬间,并在旁边标注为何记录这个人物或细节的原因,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出自己的所感所想。在正式授课的时候,教师可安排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彼此记录的精彩瞬间,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及时地给出写作意见,最后鼓励学生当堂完成对于微型日记的修改和完善。让学生完成微型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教会孩子如何观察、如何记录、如何写作的过程,只有带着善于观察的眼睛,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写作时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此外,在亲自实践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必然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都很有建设性,而这种能力的提升又会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感性思维能力,加强作文的语言流畅性、有趣性和真实性。
    3、给学生提供灵活自由的写作环境
    毋庸置疑,传统作文有很强的时空局限性,教师要求学生必须要在规定好的时间内完成相应字数的文章写作,这无形中向学生传递出一个错误的认知,“作文只有在作文课才写”。因此,学生的练笔机会太少,由于训练不足,导致其写作时“痛苦不堪”。而微型日记不同,它完全实现了时空的超越,学生可在课上完成,也可在课下完成,甚至在与家长外出游玩时也能完成。这种形式可以有效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让学生意识到作文就是生活,它是无处不在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意愿,有了写作的兴趣后,教师再加以技巧的反复培训,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怕写作文仍是目前小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调查了解,我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二是学生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三是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针对这些问题,经过研究与实践,我认为让学生记微型日记不失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好方法。为什么要冠以"微型"二字呢?首先是降低篇幅的要求,教师应该让学生写长短各异的日记,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自由发挥。其次是降低选材的难度,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可以抓住一天中难忘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瞬间、一点发现、一点感悟等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去写,逐渐增强写作的信心。再次是降低表达的难度,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大多流畅、生动,易于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解决微型日记写作的三个问题


要想利用好微型日记这块阵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关键要解决好写什么、如何写和如何坚持写这三个问题。
    1.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1) 学习观察、感受生活,寻找写作素材,为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我们应结合学校和学生生活环境的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认识事物,寻找写作素材。雨下时,指导观察雨的不同情态;雾起了,一起体验雾的苍茫;秋霜遍野,勾起文思如泉;雪花飘飘,引发诗意无数。总之,美丽大自然凡是能入文的,皆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依托学生优秀微型日记,用实例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有了生活,但在写作微型日记之初,大部分小学生尚不习惯于发现,这就需要优秀日记为其提供帮助,树立身边的榜样,让学生从一篇篇同龄人的日记中渐渐学会发现身边的素材。教师可在每天的微型日记中选择优秀日记在全班交流学习,帮助学生归纳日记的内容范围,以实例指导学生该如何观察生活,如何写好微型日记。 
    (3) 鼓励学生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微型日记思想高度,学生日记往往会流于肤浅,思想性不强。为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反思,反思自身言行,反思社会现实,鉴别人性美丑,弘扬社会正气,从而提高微型日记的思想深度。如指导学生坚持在日记中写出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或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如此种种,都是为了提升微型日记的思想高度,并借此提升自己作文的思想性,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2、.解决"如何写"的问题
    1、抓语感训练,作文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语感的增强上,而语感的训练则需通过不断的积累与运用。如果说大量地阅读是在积累语言,那么,微型日记的作用就体现在运用方面了。因此,在微型日记的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日记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给予大量的关注,及时地指出微型日记中的错别字、语病,以及表述不准确的地方。语感的形成不可一蹴而就,它是长期训练的结果,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对微型日记的篇幅要求为100字以上,每周3篇。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提高要求为200字以上,每周5篇。这样顺应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更能有效地达到提高习作水平的目的。
    2、 修改中锻炼写作能力,文章不厌百回改,教师应适当安排学生进行日记修改活动,发挥学生动手批改文章的主动性。修改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自评、他评或小组评。就拿他评这种形式来说,我的做法是分步进行。第一步先进行字、词、句的批改。 第二步是进行选材立意方面的批改。这样批改日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厚,一段时间后就能掌握不少写作方法。
    3.解决"如何坚持写"的问题
    日记最忌一曝十寒,如果不能坚持写作,微型日记是不会对学生的作文水平产生任何积极影响的。所以,教师应经常采用各种方法,激起学生写微型日记的兴趣,鼓励学生长期坚持下去。
    1、提高认识,培养自觉性: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才可能有坚持写作微型日记的动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开始课题实施的时候,就帮助学生树立一种观念:坚持写微型日记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且列举名人记日记的事例,激发起写作的热情,并由这种热情转化为持久写作的动力。
    2、循序渐进,逐步达到既定目标,学生思想上高度的重视固然能使其坚持写作微型日记,但如果刚开始就提出过高要求,就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不能坚持写作。所以实施课题时,采取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降低难度,有效地促进了课题研究的开展。 
    3、提供展示机会,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一时激起的热情,难以坚持长期的日记写作,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也证明了这一点。小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赏识十分渴望,他们的微型日记一旦被认可,就会对练笔产生兴趣,而且希望自己的习作更多地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许。所以教师在批阅学生日记的同时,随时对其中的优秀微型日记,对其中的突出词句加以表扬,不但在微型日记的相关语句画圈,而且当众鉴赏,然后贴在学习园地上展览,满足他们"幼稚的虚荣心"。在表扬之后,其他的学生,也会在羡慕之余生模仿之心、超越之心,从而也会更积极地去写作。
    实践证明,坚持写好微型日记,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从而为学生习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可以促进学生反思生活,提升习作思想高度;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帮助学生在长期练习中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我们坚持用好微型日记这块阵地,一定会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微型日记对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山东省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吕陵镇郭西堂小学    王霞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和空话。但纵观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却不容乐观。作文时,很多学生不是觉得无话可说,就是喜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作文大多虚假空洞,新意不够,缺乏童真。作文教学,着实成了语文老师的一块心病。

近年来,日记写作已逐步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对日记教学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日记的教育功能、教学功能也正被许多教育专家和学者认识、认可。魏书生老师就提出:小学生写日记既是习作锻炼,也是进行“道德长跑”。如果我们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给学生写日记的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相信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一定能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质。

“微型日记”主要是就日记选材的角度小,内容单纯这一层面而言,并非单纯地指每篇日记写作字数的少。既然是“日记”,也就规定了选材的时间范围,练习的频次。

“写作水平”指在写文章方面所达到的高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学生在写文章方面所应达到的高度: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研究“微型日记”,可以帮助孩子们随时提取储存在脑海中的生命印记,抓住生活中的这条线索,从而找到写作的绿色通道,使习作成为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能力、发展语言个性、发挥创新个性的小天地。

微型日记,就是把自己当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最难忘的和最有意义的事情写下来。要让学生从开始就喜欢写,再到会写爱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师需要悉心指导,让学生感受写日记的快乐,不把它当成一项任务,而是一种享受,要有话就说、有话想说,的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写好微型日记呢?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的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为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之下,尽快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途径。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尝试,我欣喜的发现用写微型日记的形式,通过长期手脑并用的“写”的训练,最后把学生心中的“话”转化为笔下的文字,使学生愿写、能写,从而达到“我写我所见,我写我所想”的理想境界。“微型日记”主要是就日记选材的角度小,内容单纯这一层面而言,并非单纯地指每篇日记写作字数的少。那么,如何让孩子写好日记呢?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写微型日记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而浓厚的兴趣是顺利完成一件事的切实、有效的“推进器”。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日记写作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使日记创作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在训练中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对于学生写的日记,必须及时反馈,正面激励。这样,才能既不失时机,有的放矢,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怎样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呢?首先可组织学生欣赏那些形式多样、文字浅显、通俗易懂、内容丰富且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日记,特别是那些名人的日记,目的在于使学生受到思想启迪的同时,引起对日记的喜爱,从而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客观上说,持之以恒是一个了不起的品质,但要真正做到却有难度。事实证明,能得到肯定,学生就会有坚持的理由和力量。这样学生就能鼓起写作的信心,而且写日记的兴趣会越来越高涨。 

二、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而素材的来源就是生活的积累。我引导学生时刻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景,学会采摘生活之树上的片片充满生机的绿叶,选择社会潮流中的颗颗闪亮的珍珠,不断地从生活中捕捉素材。告诉学生只有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手摸、耳听、舌尝、心想,才能全面、立体、多方位地感知事物。同时也布置学生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有意识地做好事先的观察。学生亲身经历、体验了,写日记时才有话可说,写出的文章才会生动具体,充满灵气、新意,又展示学生的的个性,富有乡土特色。他们观察风雨雷电,观察一年四季,观察日月星辰,观察花草树木,观察彩霞满天„„细心的观察带给他们丰富的写作素材:农村的早晨、盆竹、蒲公英、小蝌蚪、家乡的田野„„做标本、打乒乓、放风筝„„由于观察细致入微,日记的内容也就真实而丰富。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素材是写作的基础,而素材的来源就在于广泛的阅读和生活的积累。要促使小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观察能力较低,想象力不太丰富,一提起写日记,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无字可写,要么是记流水账,要么是几句话敷衍过去,写得很平淡,无具体内容。根据大纲要求:“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他们就能写日常生活中的事真实,富有情感。 在学生有了写作素材后,要对写日记逐步提出几点要求:首先是要求有条件的学生每天坚持写一篇日记。大部分同学兴趣高,日记内容写得好,但也有少数同学名义上是一篇,却两三句一笔带过。于是,我又要求篇幅的长短,并且由少逐步增至200字以上。这就逼着他们将日记写得生动、具体,而且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大话,不虚构内容。对日记写得好的,我利用早读课和活动课在班上宣读,给予鼓励,对于完不成的给予个别指导,让他们把日记写得更好一些。其次,再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例如可以在自己的日记中加上一些比喻的句子,夸张的句子,排比的句子,还可以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古诗、名句写下来。

三、以多种形式写微型日记 

教师可根据低年级学生求新奇、好幻想、爱动手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日记形式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训练观察力,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意识,形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 

1.写生活微型日记。生活日记就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材料写成的日记。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把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写进日记里。如上体育课和小伙伴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今天讲故事的感受等。 

2.写信息微型日记。信息日记是把自己每天了解到的各种最新的信息通过整理记下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对身边发生的无论大事小事都感兴趣。小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到信息,可以利用图书馆、电视等媒体和同学交谈,同时,教师要适当教给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如:学生放学回家经过某地看到正在搞活动;回家看电视了解到某地发生了什么新鲜事,把自己最感兴趣的通过筛选、整理记下来,提高搜集能力。 

3.写剪贴微型日记。剪贴日记是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图片、照片、邮票等贴到日记本上,然后按照意图写下来。如在日记本上贴了一张动物图片,就可以写写这种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自己为什么喜欢,等等, 

四、提出写作要求 

学生有了写作素材后,要对写日记逐步提出几点要求:首先,要求有条件的学生每天坚持写一篇日记。大部分同学兴趣高,日记内容写得好,但也有少数同学名义上是一篇,却两二句一笔带过。接着可以提篇幅方面的要求,字数逐步增至200字以上。这就要求他们将日记写得生动、具体,而且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大话,不虚构内容。对日记写得好的,给予鼓助,对于完不成的给予个别指导,让他们把日记写得更好一些。其次,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例如可以在自己的日记中加上一些比喻的句子、夸张的句子、排比的句子,还可以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古诗、名句写下来。 

五、引导学生多观察日常生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可见,丰富多彩的生活积累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许多有趣和闪光的故事,给予人新知、启迪和教育。有的学生对写日记不感兴趣,觉得无话可写,关键是没有留心身边的事,没有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关注现实的生活。坚持写观察日记,可以使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积累素材,丰富写作内容,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写作兴趣。 

六、扩展阅读面,积累语句 

阅读是习作的基础,是学生积累个性化语言的主渠道。阅读应该是开放的,是一种学生自主选择、自由自在地品读,是面向人类所有精神文化的、兼容并蓄的吸收,注重阅读的广泛性、赏析性、积累性和专题性。注重阅读古今名著名篇。有了丰富的阅读积累,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语言,畅通由读到写的渠道,“日积月累,必有大成”。另外,还让学生量力而行地背诵一些好词佳句和蕴涵哲理而富有童趣的诗歌,这样,把单一、毫无目的的读书看报变为丰富多彩的语言积累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课外阅读量。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将记录微型日记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来培养,进而导致学生对于微型日记持有抵触心理,从而无法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因此,想要获得较好的效果,首先要肯定其积极意义,进而对学生加以引导,将其培养成为学生的习惯、兴趣与爱好,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首先,教师对于微型日记的真实目的必须要告知学生,使学生认识到日记能够帮助学生对世界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当天发生的事情做一个较好的记录,从而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次,学生还能够在微型日记中对自身的情感进行抒发、表达,将心中的负面意识与情绪进行宣泄,教师可对其加以疏导。再次,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功效,教育学生了解微型日记同写作能力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微型日记的写作中去。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微型日记中情感的表达加以引导,要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写日记并不是既费时又费力的体力活动,而是深层次的一种脑力劳动,能够对提升自身能力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要放松对学生的限制,不能对日记的数量、形式进行严格的要求,如果学生日常生活中没有发生有意义的事情,也不可对其书写日记的字数进行硬性的要求,进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事实证明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到微型日记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完成日记的写作,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负担,进而养成积极写微型日记的习惯,进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微型日记的真实性是其自身无法替代的特点,对于生活中出现的有意义事件的记录确实能够达到帮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目的,但其无法帮助学生提高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局限性也暴露无遗。因此对于微型日记的内容教师必须要加以引导,在表达真情实感的同时要尽可能的使用优美的词语,适当的添加一定的修辞手法,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填充,从而写出更加优美的文章。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于写作模式进行创新,对于写作内容也必须进行引导创新。比方说,除了引导学生对于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进行记录以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对于当天看到的美景或者是让其印象深刻的人物进行描写。 

例如,一个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平淡的渡过,在放学的途中偶然发现路边的花儿开了,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的美丽。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路边的所见所闻进行描写,这种描写无需限制字数,只需要学生对于心中的感受,使用优美的语句进行表述即可。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素材的积累。这种积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经验与技巧,在日后的写作过程中会习惯性的运用优美的语句,进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写作,而不是对于日常琐碎的一个记录,写一篇毫无中心可言的流水账,这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于提高写作水平有害而无益。因此,教师要注意写作技巧的传授,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写微型日记确实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其实,微型日记学生并不难,无非就是把说话改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己。只要勤于观察、善于发现、积极思考、多练多写,就能日日有进步。生活在五彩缤纷世界里的低年级学生,只要老师注重引导他们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他们就会写出好日记,写出自己的生活,把整个世界点缀得绚丽多彩。我们在教学中不可忽视日记,应采用更多有效方法帮助学生写好日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写日记,而且为写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微型日记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技巧,但也是教学过程中容易被教师所忽略的存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微型日记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将对于世界的感受与认识进行优美舒缓的表达,从而达到提升写作能力的目的。教师应当从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将学生兴趣与教学有机的结合,推动微型日记与微型日记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机融合,进而促进两者共同进步。



《微型日记对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山东省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吕陵镇郭西堂小学    王霞

《微型日记对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课题研究开展已经历时一年,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几点做法

1、表达自我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一定的有益活动,促进学生的热情,唤起学生的部分回忆,具有更加深刻的体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表达中积极引导,让学生的描述更加准确、形象、生动、具体。通过此过程唤醒生活体验,促进主体的表达欲望。逐渐地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构建体验,某些难以表达的感受体验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进行发泄。课外举行有趣的活动,借助幽默诙谐的语言、多媒体教室、构建情景等提高学生的印象,为自我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日记训练为写作奠定基础,老师需要结合不同主体的差异性,提供针对性的指导,逐步引导学生重视语句的表达,让表达过程更加准确、生动、流畅。同时让小学生明白日记书面写作表达的起点,不要给学生造成过多的心理压力,不受传统写作的各种形式限制,树立自信心,使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写日记中一定要融入真情实感,利用日记作为心灵、学习、生活沟通的桥梁。 

2.逐步提升要求标准 

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将整个指导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放期,学生的日记表达完全遵从自己的意愿,在内容、形式、字数、表达过程中完全不受限制,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早期写作欲望;第二阶段为规范时期,老师可以定期地要求学生根据固定内容,围绕一定的主旨展开日记创作,对于日记的书面质量、具体字数提出一定的规范,让学生完成日记任务;第三阶段为提升时期,老师需要更加关注日记的质量,帮助学生分析日记的内容,判定写作中是否融入真情实感,语言是否生动等,不断地强化学生的意识。 

3.尊重主体差异性 

利用日记进行写作实践训练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制定有序的计划,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针对性地鼓励学生,让学生不断地创新写作形式,在表达中融入自己的热情和体验,逐渐养成好的习惯,让写日记成为生活中的内容。此外,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状况及时调整,进行写作技巧指导,重视文章的结构,通过目的性的指示,让日记内容再现生活,利用生动的语言阐述自己的内心,主动挖掘不同学生主体的优点,给小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积极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将日记表达和社会实践结合,提升自己的实力,增长见识,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积极发现日记表达中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激励和有效评价,整个过程中老师需要给学生以肯定,充分发挥表扬性言语的积极作用,日记中的优美句子或是表达方式需要积极鼓励,树立信心,增加学生主体的良好体验,起到促进作用。 

4.合理的评价机制 

小学生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有效的评价起到关键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日记表达内容,需要针对性地给予差异性的评价,考虑学生的进步状况,最大化发挥出评价的良性促进作用。适当地借助课堂时间,对于优秀的学生日记作品进行点评,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用诚恳、切实的语言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定的改进意见,优秀的作品可以当众朗读,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写作经验,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大家的认可,取得成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主要感悟

1.培养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学生积极写日记的先决条件,它能使学生从老师要我写日记,变成我自己主动写日记,使学生写得轻松、主动而富有创意。一开学,我就要求每一个孩子准备一本日记本,让他们试着在日记本上画上自己每天感受最深的事,用一句话写在图的旁边;或者根据老师提供的一些画面,让学生起个名字,再写上一两句话,让日记变得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一旦尝到了甜头,他们就会把写日记当做生活中的一种自觉需要。日积月累,小小的日记本就成了一本连环画、一本漫画书,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与日俱增。

2. 强化说写结合,以说助写。

说是对心声的自由表达,是对外界的看法和感想,只有说得流利,才能写得流畅。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书面表达。要想书面表达出现精彩篇章,必须在口头上有精彩表现。在研究时,对学生进行“启发说,引导说,自己想说”一系列的训练,有效提高了学生写日记水平。利用口语交际,先说后写。口语交际是低年级教材的重要特色,我在班上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训练内容,利用晨会、课堂、课外等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在学生说熟练、说流利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说内容用笔写下来,记下来,便形成了较好的日记材料。

3.每月一推荐,激发动力

作为一名低年级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敏锐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懂得用赞赏的语言去激励学生,这样学生才会越写越爱写,越写越会写。在批阅日记时,写得好的我就奖给他一颗星。对优秀作品在班内进行评讲,让全班同学都来读,分享到朋友圈让家长都来看看或推荐到学校广播站,学生也从中找到了写日记的快乐。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变。怎样引导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我们不妨采取日记的形式,对写话训练进行探索和实践。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前人已有经验可借鉴。因此,在一年级我们就可以尝试让孩子们写一句话日记。在学完拼音以后,我就尝试着问孩子们:“你们愿意写日记吗?”孩子们一脸愕然。我告诉他们:“日记可以写自己看到的、听得到的或做过的事情,还可以写高兴的事、伤心的事„„”于是,许多孩子举起了手。可见,多数孩子对日记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写日记充满了心理期待。因此,写微型日记是儿童习作发展的最佳时期,也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自己的习作辅导和教学实践,我们学校教科室开展了《利用微型日记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的研究》的课题研究,经过近两个月的尝试,实验班级中充满生活化、情趣化的微型日记已能令人耳目一新。为了进一步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使他们在智慧与思考中逐渐成长,课题实验班举行了一次“班级微型日记”展评活动。

此次学生展示的微型日记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观察类、活动类,还有想象类的,更有学生饲养小动物连载类的。有的学生还在版面的设计上采用图文并茂,既整齐又美观。本次活动还邀请了语文组的两位老师,对学生展示的日记进行了评比。两位老师在看了学生的日记后,都赞不绝口,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老师:

微型日记是习作王国里一朵美丽的奇葩,它以字数少、角度小、选材精而见长,能激发学生写的兴趣,抒发了学生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的体验,内容丰富而多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能体会到生活是那么多姿多彩。看到这一篇篇精彩的微型日记,真心为每一位学生鼓励、加油!

---老师:

让学生通过写微型日记来提高习作,既没有增加学生的课余负担,又探索出了一条写作的新路子。平凡的生活,些许的小事,都能悟出一些大道理。一篇篇日记记录下了学生心灵闪动的美丽火花,长期坚持,日积月累,相信,微型日记一定会点亮学生习作的星空。

通过这次微型日记展评活动,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了兴趣的种子,极大调动了学生每天写日记的热情。微型日记给学生留下了一串串成长的足迹,愿他们的心灵在这一片天空里尽情舞蹈、成长。

三、研究成效

一、教师的收获。

①以科研为动力,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自课题立项开题以来,我更加重视自身的理论学习,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育人理念,提高课题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②以课堂为阵地,加强科研实践能力。

在课题研究实践中,在本校上了口语交际类型的写话教学研讨课,并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还有在课后与同仁的研讨和自我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不断进步。通过课题研究,专业实力得到迅速提升,所写论文在黄海潮评比中获奖。

2.学生的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了对教材的分析,更重视了对学生的分析。经过8个月的训练,二年级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大大的提高了,乐于和别人交谈,能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平时课堂上发言也积极了许多。部分家长的参与,让孩子们觉得小有成就。人手一本“微型日记”汇编,也让孩子体验了作品发表的兴奋,增强了写作的动力。坚持写微型日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 思维能力,也实现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实现了教育的无痕。

要降低难度,让学生转怕为爱。日记前冠以“微型”二字,体现在何处?首先,降低篇幅的要求,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样学生不用担心是否达到规定的字数,大大减轻了学生的抵触心理。其次,降低了选材的难度。抓住一天当中难忘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瞬间、一个闪念、一点发现、一点感悟、一点收获,等等,尽情地书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即可。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怎么想就怎么写。在写的过程中,学生会渐渐树立自信——“谁说我不能写作文?看我每天都能写!”再其次,降低表达的难度。没有了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对内容的组织、安排就容易了许多。因内容是真实的,本身就符合生活的逻辑,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大多流畅、生动,容易得到肯定,获得成功的体验。

要提炼生活,让学生“有米可炊”。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是生活的沉淀与升华。现在学生接触的东西不仅来自课堂、书本,还有许多来自家庭、社会、电视、网络。为了使学生成为会“找米下锅”的“巧妇”,我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观察生活,变无心为有心,变无序为有序,变用眼为用脑,让他们养成对周围事物多看、多听、多思、多问、多记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找“米”。可以引导学生以家庭小主人的身份,关注家庭,大胆地参与家庭生活。要求学生在这些家庭活动中观察生活,记录感受,找到写作之“米”。引导学生从校园生活找“米”。校园生活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健康成长的主要场所。教师应结合学科教学,把作文写作与各学科教学活动及举办的校园活动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体验并将所见所思付诸笔端。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找“米”。社会生活五彩缤纷,教师应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观察社会。教师可布置一些社会实践性作业,指导学生观察社会时,引导他们辨别是非,体验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再以优美的文字来表达。

要善于激励,让学生热情常在。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于小学生来说,仅凭一时热情,是难以长期坚持日记写作的。根据他们的心理年龄特征,多给予正面激励,才是让他们长久保持写作热情的重要方法。学生的每一篇日记,都是他们心血的结晶。他们渴望得到肯定,听到赞扬。所以,学生交上来的日记,教师应当尽量当天批阅,而且还要尽力从学生的字里行间发现优点、亮点并给予表扬。在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的前提下,教师首先以读者的身份分享学生的作品,再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指导。

除此之外,可以每周用一节课时间组织“微型日记秀”,即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选出一篇得意之作与组员分享后,推荐一篇给全班同学,让他们相互欣赏,彼此分享,在无形中提高写作水平。

实践证明,写微型日记,可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从而为学生习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可以促进学生反思生活,提升习作思想高度;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帮助学生在长期的练习中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有了微型日记,教师再也不用为看不到“真话、真事、真情和真我”而叹息了。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