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题研究>> 《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课题报告 正文

《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课题报告

2017-05-17 10:19 于冬梅 课题研究组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东关小学  于冬梅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特征是“实践性”,学习方式是实践性学习,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给出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要求和原则,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资源上要求要具有极强的地方性,课程本身特有的生成性也拒绝固定的统一教材。因此,加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指定性学习领域”,紧紧围绕“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三个维度,将包括校情、学情、学生所处的地域环境、团队活动、社区服务等大量的非指定领域与指定领域衔接、互补的加以整合,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对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要而迫切。 

但是,从我校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来看,还是显得步履艰难,我们认为问题的实质不在于课程自身,而在于多年来教师视教材为唯一课程资源而形成的思维定势,也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三无课程(无课标、无教材、无专业教师),这就使得学校对课程实施无从下手。要解决上述矛盾,我们认为必须从转变教师观念,明确课程资源概念,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通过行动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因此,我们确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研究》此项课题,以期解决目前我校在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零开发、片面开发、开发不力、等同开发”等问题,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准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和脊髓,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教师开发方式的策略,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主要研究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不同的学段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表现形式。 

2.让广大教师真正掌握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和策略。 

3.使广大教师和学生能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在共同研究、深入实践、总结提升中创编适合本校实施的校本课程教材。 

4.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研究,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团结合作交流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综合发展。 

三、本课题研究述评及预计的研究突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中的亮点课程,也是难点课程。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有80%的教师认为该课程实施的主要困难是缺少课程资源,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对于常态化实施该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方面,全国不少学校能够依托学校的办学特色,挖掘、整合校本资源,开发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甚至形成校本课程。。 

四、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1)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希望通过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活动的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发挥特有的育人价值和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推动学科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加快课改步伐。 

(2)本课题则立足于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既是指导者,亦是学习者;学生是学习者,亦可以是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在开发过程中,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中,相互作用、影响。最终达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3)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研究的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提供宜于操作的载体。 

(二)教学实践意义 

1.促进学生发展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成长需要,让学生有序地参与各种活动,完成综合实践课程,既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循序渐进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手段之一,因此,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有利于让更多的孩子参与适合自己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呈螺旋式上升趋势,有利于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2.促进教师发展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实施,教师必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如学生观、教育价值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等等,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而教育理念的反思,有利于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观念,从而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行为和方式,确立积极向上的教师行为文化,并进一步引导改变学校中人(师生)的行为文化。 

3.促进学校发展,创建学校特色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整体规划,不仅有利于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同时将学校常规性的主题活动内容有机地纳入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丰富、拓宽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也有利于学校主题活动的常态实施和管理。因此,它既是规范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举措,也是促进学校有序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有效地扎根于学校实际,有利于学校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从学校实际出发达到“学校传统”与“现代化办学理念”相交融共辉映,从而推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4.有利于校本课程的生成 

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并不是提供一个类似教科书那样固定的课程内容。学校立足于学校文化建设,借助现有的多种活动资源,建构课程规划框架。学校只提供一个相对固定的分类框架,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对推荐主题进行二度开发或结合班级实际重新开发新的主题,不断完善课程规划,丰富、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逐渐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校本化的课程,为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5.此课题的研究还可以为其他教师、其他学科、其他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和策略。 

五、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依据 

1.《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以及动手动脑、自主发现、合作交流、探究创新等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诸如关心环境、关注社会、关爱生活等多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2.多元智能理论。面向每一个学生,在关注每个学生智能优势的前提下,承认个别差异、开展实验研究、实践探索,促进其本土化,满足多元需求。使其“多元智能”得到全面发展和“个体优势”得到充分张扬。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4.叶圣陶先生注重实践的思想。叶圣陶认为:只须认定自己已在求学,已在做人,求学与做人是切己份内的事,其方法从实践中都可以求得,不一定要等人指导,而且唯有从实践中得来的方法最为切实可靠。做人原是要“做”的,就是说要实践的。你“做”了,你实践了,内容就充实了,方法也“左右逢源”了。 

5.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起源于动作,知识的形成是主客体连续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认知结构;主体的学习和智慧的发展本质在于使主体适应环境。 

(二)遵循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打破学科界限,将多学科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准确意义上说是一种整合。 

2.针对性原则。为体现和实现课程目标,在内容上必须有所取舍,本课题所涉及的范围极广,从历史到现代,从传说到现实,从自然到人文等等。如果我们开发过程中不考虑到课程目标与学生的兴趣、特点、条件等因素,其结果必然是个大杂烩,对学生来说只不过多了解点东西而已。 

3.生成性原则。综合实践课程开发是一个相当长的周期,事先不可能考虑的十分周全,必须在开发的过程中及时地总结、修订,在实践中将其逐步充实完善。 

4.实践性原则。小学生好奇心强,兴趣点多,探究欲强,因此课程应当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且新颖有趣的实践机会,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获取各种知识和培养各种技能。 

5.指导性原则。“教师辅导在前,学生实践在后”,不仅有利于避免学生在实践中的盲目性和危险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成功率并从中获取自信和动力。 

6.激励性原则。由于小学生好动、兴趣点多,但往往没有长久性、耐挫力弱,这些特点会使一部分学生在课程的半途中失去兴趣或信心。因此,课程在实施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关注和鼓励。 

7.基础性原则。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重在体验,而非结果,教师不应强求学生的课题研究一定要达到某种程度。 

8.安全性原则。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少,加之独生子女的比率高,表现为自理能力、实践能力弱,容易产生事故和危险。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学生在较大范围内开展活动。因此,尤其需要充分利用起校内、校际和家长资源,不可以放任自流。对于必须的校外活动可以通过信件、电话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安全辅导,完善课题组长负责制,对危险和困难进行预见并准备应急方案、家长带领等形式加以引导。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外部条件 

新课改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教学内容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所以在实施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充分利用新课程提供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广阔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学校周围有广阔的农田和村舍、工业园区、有热闹的集贸市场、也有规模不一的蔬菜种植基地……实际情况决定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如果能指导教师学生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就会克服学科课程的不足,实现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有机联系。 

(二)内部条件 

从学校层面来看,我校领导十分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认为校本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凸显我校的办学特色,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学校有多项项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获全国、省、市级等次奖。学校对本课题研究十分重视,并将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政策保障和物质保障,将在人、财、物等方面全力支持该课题研究。学校内设实验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等教育教学场地,现代化教育设施齐全,实现了各处、科、室网络化。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图书、报刊、杂志种类多,为教师的理论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学校是本地区的教科研基地和窗口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处于本地区的前列。 

七、课题研究设计 

(一)、课题界定 

1、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贴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的实践性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技术教育。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特点。 

2、课程资源 

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指教师为了反映教育理想和目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并与教师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的前提下,整合、利用、开发学校、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行为。 

(二)策略 

指教师指导中的思维策略和行为策略,思维策略体现指导内容的产生途径及着力点,行为策略体现指导方式。 

1、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指在小学3-6年级范围内准确把握新课程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特点,建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自主开发校本课程教材,开展多姿多彩的综合活动课,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同学科知识、兴趣爱好、自身要求、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引导小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得到生命的陶冶,使综合实践活动彰显着时代性和学校的鲜明个性,并使之成为我校办学的特色亮点。 

(三)、课题的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 

1、理论假设 

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归纳、总结,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当地资源教材,形成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当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课程实施的策略。 

2、研究目标 

①.方法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出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方法和策略。 

②. 教师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转变教师的课程观,提高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③. 学生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于本课题的具体研究,我们从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入手,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对我校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状况以及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以及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2.初步探索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方法与策略。 

(四)、研究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

1.收集、研究相关资料。策划主要学习郭元祥、沈旎主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综合实践课程构建的有关论述与经验等。 

2.调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 

我们计划设计两份,一份是教师的,一份是学生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问卷,在全校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情况,掌握实际情况,使我校的课题研究目的更明确,针对性更强。 

3.完善、论证研究方案。 

(1)在初步形成研究方案的基础上,发动全校教师参与讨论,并请专家反复论证,使方案不仅进一步完善,而且使大家都明白。 

(2)举办相关的辅导活动,打开思路,开阔视野,明确方向,把握课题研究开展的具体要求。

第二阶段: 实施研究阶段(2016年3月-2016年9月),将分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召开研讨会,明确分工及研究任务,制订课题研究行事历; 

2.分年级按专题设计综合实践课程案例,并组织实施。通过走访、调查现代农业、企业,社会环境、民风习俗,了解可利用的乡土资源,并在原有主题框架下加以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3.对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成果进行评价及展示活动; 

4.请有关专家进行专业引领; 

5.编写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 

6.在2016年12月前后形成阶段性成果,如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案例等,召开中期成果交流研讨会,总结经验,形成中期阶段性研究报告,调整研究思路,深入开展研究。 

第三阶段:总结成果阶段(2016年10月—12月) 

10月,课题组成员总结研究所得,形成研究成果,组织研讨交流活动,做好结题准备;11月,负责人和核心成员整理、分析研究成果及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12月,选择优秀成果结集,召开课题总结会,完善课题报告,申请结题,做好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 

(五)、预期研究成果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研究》研究开题报告;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研究》研究中期报告;

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研究》研究结题报告

4.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 (调查报告、活动日记、活动图片、资料展板等 )。 

(六)、研究方法 

在本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中,将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工作。主要侧重于以下几种方法: 

1.文献法。通过搜集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最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其先进理论及操作策略、方法等,不断修正、完善课题研究思路,逐步丰富课题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方式。 

2.调查法。调查学校研究人员开发与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情况,作好记录,整理后从中提炼出带规律性的东西。开展调查研究,积累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 

3.行动研究法。在开展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开发与利用活动需要的课程资源,同时不断地总结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经验,并加以概括抽象,提炼升华,进而深化认识,完善技术,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成果。 

4.经验总结法:通过定期交流研究情况,写好阶段性研究小结,力图揭示经验的本质。每学期课题组分别举行一次课程指导观摩活动。全体教师参与研究和学习,形成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教材。 

5.个案分析法:对一个个生动的课例进行剖析,获得成功的经验。 

6.教育叙事研究法:对研究过程中富有价值的教育事件和具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进行描述和揭示。 

(七)、完成本课题的主要措施 

1.对课题研究进程实行全程控制。 

(1)健全机构,发挥组织作用;成立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课题专家小组,资料整理组,明确分工,团结协作。 

(2)制定研究计划,定期进行有主题、有主讲、有记录、有实效的研究活动,注重反思,不断改进研究工作。 

(3)聘请有关专家担任课题顾问,拓展研究的深度。 

2.积累课题研究资料。专人负责整理存档,注重资料的原始性、客观性、系统性、完整性。 

3.建立激励与保障机制。 

(1)开展各项评优活动,并且奖酬与责任制挂钩。 

(2)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保持研究人员稳定并专心致志的工作。 


(3)确保课题研究经费到位,课题组合理使用经费。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东关小学  于冬梅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实施的基础和条件。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应该是综合多样的。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本文从实践与研究运用的视角去探讨科技教育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种从课程理念、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的深刻变革,是一种质的变化。科技教育不能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课题自立项以来,课题组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为课题研究过程给予了人力物力方面极大的支持,同时借“全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观摩研讨会”的春风,使课题组成员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设,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落实的重要前提,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条件。半年多来,我校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需求选取学习课题,按照社会实践类和学科综合类两大类型,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人与文化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四条线索,利用环境教育资源、生活教育资源、科技、文化教育资源、品德教育资源选择和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开展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我们根据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依托社区、家庭科技教育资源,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科技教育课程资源,让学生在享受快乐学习科技的同时,形成善观察、敢探索、乐合作、富幻想的科学素养,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概念定义。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为实现教育目标提供了基本的素材,是课程实现的基本条件。资源开发是“在科技教育教学活动中可利用的一切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的来源是广泛的,一切能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资源都可以转化成为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它既包括精神与物质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教材、图书馆、实验室、科技馆、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现代网络资源,也包括非物化的师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社区、家长已有的知识、经验、及家长的支持态度等无形资源。也就是说,现代科技教育活动实施的载体是“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课堂是动态的、发展的,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及其特点

课程资源也是无处不在、利用也是无时不有的。按照资源空间上的划分,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在现代信息化社会,又可以将其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以及网络资源三类。从性质上来看.则包括人力、物力和环境三大类。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尽管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但可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并对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不断进行整合,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益。

三、校内科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资源是科学教育中最主要的资源,是有组织、有目的、系统的教育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形式是科学教材和教师的科学教学活动。学校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教室内的课程资源和教室外的课程资源两类,主要包括实验室,仪器室、科技活动室、展览室、综合实践活动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及其配备资料,学校建筑、走廊的环境布置、花草树木、科技景点等等。

(一)重视教材建设,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校内课程资源中,课程标准和教材是科技课程资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基本素材和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之一。教师对于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建立在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充分利用基础之上。教科书是内含特定教学目标的载体,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环境之间互动的工具。教师要善于抓住隐含在其中的话题、资源和教学目标,并将教材作为最重要、最直接的资源,根据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认真领会教科书编写的意图,从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应用、学会学习等方面走出教科书、超越教科书,从单一挖掘知识的深度转向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学科的综合。同时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从“教教材”向“创造性地用教材教”扩展。

【案例一】护绿认养,动态生成

引导孩子研究身边的课程资源,往往会给学生以具体形象的感觉,多种多样、具体鲜活的资源还易于引起孩子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欲望。每年的“植树节”(3月12日)活动期间,我校都要举行校园绿化护绿认养活动,以中队认养形式进行挂牌确认管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校园里的小树及花儿是孩子身边的一些常见事物,已经成为帮助小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很好的课程资源,因为这些花花草草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值得孩子们探究的、有价值的内容。以一棵小树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许多问题:这棵树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种树到了秋天会落叶吗?水分在树内是怎样运输的?树是怎样吸收养分的?如何证明它进行了光合作用?有哪些昆虫对它的生长造成危害?小树与我们人类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等等。孩子可以通过观察、调查、访问、查找资料、设计探究性实验等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孩子对于生命世界多样性的理解、对于生物生命周期以及生物的基本需求的理解都会有新的认识,孩子的科学素养通过这些活动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二)挖掘环境资源,共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环境即课程”。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独特、浓郁的科技教育环境是现代环境创设的一个理念,也是科技教育的一门隐性课程,具有导向、教育、凝聚和规范作用。学校从多个途径,通过多种渠道,以多种方式(直接的、间接的,显性的、潜移默化的),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科学教育。如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宣传橱窗、板报、科技小制作、科学家画像、科技名言、花草树木、科技景点及其配备资料(包括图书、期刊、电子媒体、学具等)。

【案例二】科学就在身边,科技伴我成长

在校本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我校不断美化校园环境,拓展科技教育课程资源,着力营造浓郁的科技教育氛围,处处体现出环境育人的匠心,努力让每一条走道都成为一本教科书,每一面墙壁都会和人交流,每一棵小草都会说话,使学生在环境中获取丰富的科技知识。在我校围墙、走廊、楼梯墙壁上,到处挂有科学名人图像,每幅名人画像配有他们的人生格言,幅幅栩栩如生,隐含深刻的寓意,给人以遐想和启迪。此外,还张贴了很多学生绘制的科学幻想画作品,一幅幅画都折射出他们对生活中的科技的大胆想象,显示了他们思维的无比活跃。随处可见的花卉盆景,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整座学校就是一座科技育人的乐园,置身其中,孩子们每天能感受到浓浓的科技气息,从小就受到科技文化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所有这些,无一不告诉孩子们:科学并不遥远,科技就在身边。   

(三)非物化课程资源

非物化课程资源是指教师良好的科技素质,学生善于观察学习、生活、自然、社会的习惯和经验、开展科技活动的经验、社区与家长对科技教育活动的支持态度等。在中小学科技教育活动中,教师、学生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师生不同的生活经历、兴趣专长以及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知识、技能、方式、经验、感受、问题、困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成果,都是校内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拓展科技教育的活动空间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常有各种问题,渴望发现周围生活中的一切秘密,对于新奇的东西还会摆弄、操作。开展科技教育活动,需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科技活动室、计算机房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科技教育课程资源的作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科技活动空间。同时,各门课程之间还要尽可能形成共用的专用教室、计算机房、实践基地等,做到物尽其用和一物多用。

四、校外科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我们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充分开发社会教育资源,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小学科学课的开放性,不仅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结论等方面,我们还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具体需要,利用校外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这种感受和体验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

(一)挖掘社区科技教育课程资源

学校周边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单位都是科学教育实实在在的社区课程资源,是科技教育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也是学校科技教育活动中往往被忽略的课程资源。我们根据当地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加强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开展一些现场科技教学活动,也可以聘请科技人员和某一领域的专家担任学校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邀请他们给学生作科普讲座等。

(二)率真本色的大自然课程资源

大自然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鲜活的课程资源,非常值得学生去体验。大自然课程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乡土资源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如家乡的河流、山脉、湖泊、节日文化、建筑特色等等,都为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科学考察、观察、调查研究等活动提供丰富的科技教育课程资源。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充分开发自然资源,把广阔的自由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既能领略到湖光山色,享受自然之美,放松身心,也能看到大自然的凶险的一面,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体会到生命的崇高价值,成为意志坚强、情感丰富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三)、探索家庭课程资源的新生点                                                  

学生每天要在家里度过很长一段时间,受到父母的性格、文化、素质、家庭环境与氛围等多方面极大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关系到学生的一生。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科技已经日益渗透到家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家庭的现代化首先表现在电器化、电脑化、网络化和生态化。每个家庭都存在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家庭生活中的购物、整理、洗涤、简易烹饪等都是富有劳动与技术教育意义的活动,都包含着潜在的科技素材资源和适合学生科学探究的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新生点。结合每年的科技节活动,我校开展学习型家庭和书香家庭的推荐评选,要求家长参与孩子的科学探究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编辑“手抄报”“科幻画”和“科技小制作”。同时,家长不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点点滴滴的科技教育,丰富家庭的科普读物,关注科技资讯信息,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小小图书馆并提高其利用率,还要尽可能经常地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对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动手实践,形成实践意识和能力。

五、各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

新一轮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小学以综合为主。在科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践中,我们力求既有单学科知识扩展,又有跨学科知识整合。我们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的兴趣,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活动,对科技教育课程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德育少先队活动、信息技术等课程进行整合,在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同时,也使学生活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核心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课程资源除包含着校内的、校外的和学校周围的环境等各种物质资源外,还包括网络与信息资源、社会资源、教师资源等非物质资源,这与科技教育课程是一致的。与信息技术整合,构建信息化的科技教育环境,开发系列学习和管理平台,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让信息资源成为学生开展科技类学习的认知工具、交流工具、管理和评价工具。课程资源在经过相应的加工并付诸实施时才能真正进入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各种活动的课程资源交织在一起,并没有特别清晰的界限,而且任何活动的开展也不可能仅仅依靠一种课程活动资源。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因此,在开发和利用科技实践活动资源的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其在活动中都能发挥出最大效用。

总之,新课程改革强调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不断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广开思路,发掘校内外的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在科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践中,课程的实施呈现出纵向加深、横向拓宽、纵横补阙矫正的分层教学的特征,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东关小学  于冬梅


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小学教育,就必须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开发出一套与教学紧密联系的能够促进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教学资源并开发利用。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与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本身包含着教师大量的决策过程,而这个决策过程更是以一定的资源为支撑。研究表明,开发出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实施新课程,深化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充足而富有个性的教学资源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等。当今社会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很多城镇学校都把它作为课程与教学的重要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面临的课程教学内容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不断增加。我们必须寻求现代社会的最新信息与课堂教学方式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分布,开发出一套完整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课程能否顺利实施,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因此,这一直是授课教师的追求。我们为此不懈地努力,从课程的教材内涵资源、相关学科资源、本地乡土资源、外来学生资源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有效地提高了各课程的教学实效。 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可见,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于各门课程教学是多么的重要。而在平时的教学调查、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着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要解决这一问题,课程教师不仅要高度重视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应该积极付诸其开发与利用的行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 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凡能支持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解决教学问题所必需的各种条件因素都是教学资源。它主要指教学活动场所、教学时间、学校设施、仪器设备、师资配备、图书资料、社会信息、校风班风、师生人际关系等,即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因素。但是,由于很多教学资源并不一定直接进入课堂教学,不能直接为教学所引用,不能直接进入学生学习活动范围或成为活动对象。所以,本课题所指的“教学资源”特指能够直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的,并能被师生直接利用,有可能成为教学内容的参考辅助资料。教学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堂教学,并能与教育活动相联系的有用资源。一般地,教学资源并不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直接的利益,因为教学资源增多,意味着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余地加大,机会增多。这样在满足教学的多种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学决策的难度。因此,教学资源的利用研究正是要解决师生、教材、教参三者的关系,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事例,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现实世界中直观、生动形象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的事物感兴趣。而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它可以将一个个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生动活泼的事例,为学生喜闻乐见,从而开阔学生视野,降低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育学依据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组合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它首先表现在师生心理的最佳组合。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有助于教师灵活地处理教材,丰富教学方法,从而促成师生最有效的活动,扩大知识容量,缩短教学任务完成的进程。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教学资源,能树立学生的创造意向,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造才干的发挥,使学生心理实现“想学要学”的质的飞跃,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3、系统学依据 

系统不是各组成部分的机械相加,而是体现各组成部分在系统中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资源等要素,只有诸要素的组合结构达到优化,整个系统的功能才能优化。教学资源的恰当使用,能有效调整教学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状态。 

三、研究目标:  

1、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及时体现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内容。

2、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合理构建教学课程资源的结构与功能,在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方面,进行结构上的突破,体现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要。 

3、有计划、有目的地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变革师生的教与学的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4、应用课程教学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同时利用互联网等参与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贡献自己的教育成果并与广大同行交流、分享。

5、通过课题的研究,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具体实施办法  

在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具体办法:                                                            1.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建立教科研究制度,将课题研究直接纳入年终考核。                                                     2.加强业务培训,培养教学骨干。在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中,结合我校教学与研究实际,本着以科研促提高的宗旨,初步培养出了一批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3.从四个方面确保课题研究内容的落实,一是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二是校外课程资源开发应用、三是信息技术资源开发应用、四是其它资源开发应用。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近几年来有关新课程方面的文献资料、研究 成果进行系统归纳比较,筛选出有效的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所借鉴。                                        2、过程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加强对变量的研究,不断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质量。                    3、行动研究法。即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其主要环节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                    4、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实验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探索小学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原则、方法和途径,应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调研、测试、开座谈会等手段。理 解课程资源的含义,了解课程资源的分布,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实验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6、找准一个突破口 :要以教材为蓝本,紧紧抓住教材的只言片语,或者图示、图片等,积极寻找教材中的突破口,认真思考,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教师只要引导得法,运用恰当,就会效果显著。例如,品德教学《悲愤的吼声》(浙教版,下同)一课,我们选择教材中的一幅“日本鬼子‘屠杀中国儿童’”残暴情景的图片作为教学的切入口,在学生的脑海里再现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对平民百姓抢光、烧光、杀光,给千千万万中国同胞带来的深重灾难的情景,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残忍。近些年又通过所谓的“购岛”闹剧,妄想将我钓鱼岛窃为己有,更加激起了全体学生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刻骨仇恨,把学生的爱国热情推向了高潮…… 

7、要把握好教材的多元解读 教师对教材进行多元解读,挖掘教材内涵资源,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我们菏泽部分农村农民富裕起来、许多家庭都盖起了小洋楼、汽车进入了千家万户的社会背景下,教学《城乡巨变》一课,我们在引导学生感受到无比幸福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以区长的角色来规划菏泽未来城乡发展,启发他们设想:牡丹区人多地少,如果老百姓把院落越建越大,汽车越买越多,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又将给经济、社会、民生带来哪些消极影响?从而引导学生从中认识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并深切地感受到节约土地资源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懂得社会发展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 

8、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适当适时地回顾综合教材的知识 。知识的积累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品德素养的提升十分有效。如在教学《我看家乡新变化》这一主题内容后,我们安排了一系列综合性的主题活动――或举办演讲会,畅谈自己所了解到的家乡,编辑手抄报,抒发“喜看家乡新变化”的情怀,引导学生尽可能深广地回顾、重温、整合所学习的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从而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六、整合相关资源 

1、学科资源

现行的整套“课标”教材十分精美,只要翻翻各科教材,就可以欣赏到一篇篇充满隽永哲思、人性光辉的美文和一幅幅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图片资料,这些都含有丰富的德育因素,并且有许多与品德教材主题一致的内容。这无疑给品德学科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课堂教学资源,为上好品德课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语文中《落花生》、《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等课文与品德课本中的“成长的脚步”教学主题相一致,《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课文与品德学科“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主题相吻合。又如,美术、音乐、劳技等艺术、技能类学科中的大量生动的视听材料与艺术作品,也同样都是品德课程极好的教学素材。我们不仅要有效整合、利用相关学科的德育资源,还可以借鉴并结合相关学科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品德教学。例如,教学《家庭收支知多少》一课,结合科学学科的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先引导学生体味体力劳动的艰辛,以促使学生亲身感受父母赚钱的不易;再要求学生运用数学计算方法,具体写一写,算一算,体验父母理家的艰难和家庭合理开支的重要性。又如教学《园丁赞歌》一课,当学生了解到老师的感人事迹后,再运用语文和音乐学科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园丁礼赞》,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与敬爱之情。

2、乡土资源

所谓乡土资源,指的是学校所在的社区及社区周边的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乡土资源有着鲜明的地域环境特征,有着厚实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极强的生命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些乡土资源正萌发着勃勃的生机,独放异彩。大力发掘乡土资源,有效利用乡土资源,让这些异彩纷呈的乡土教学资源走进品德课堂,改变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空洞说教的现状,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真实性、时代感,充满生机和活力。 

3、外来学生资源 

菏泽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外来民工子女也日益增多,。这些民工子女主要来自于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他们都带着各自的地域文化、生活经历、美好理想相聚到了我们菏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他们为我们的品德课程带来了一份十分珍贵、十分难得的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合理地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把它充实到品德学科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资料库,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类信息。我们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这一优势,让学生拓宽查找、搜集信息资料的途径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利用好网络。教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查找方法,指导学生掌握“百度”、“谷歌”等的搜索功能,学会查找、搜集相关信息资料的技巧。比如,为了快速地查找资料,教师可以为学生“网上冲浪”提供方便,教给他们学会梳理“关键词”,学会使用“关键词”搜索信息、资料;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推荐优秀网站,拓展他们学习、查找、搜集信息的空间和领域。 

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导者,其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独有的优势,在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使各课程的课堂教学绽放异彩。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