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教视点>> 科学构建班级全面育人机制 正文

科学构建班级全面育人机制

2011-09-13 10:58 赵建宇 2011年9月12日今日文教A20版
分享到:
 

    

德育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只讲投入,不求产出和实效。因此,班级管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合理的育人机制

一、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1.突出人本思想

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要把“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尊重学生作为德育第一原则,承认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衡量个性各异的学生,满足学生渴望成功、渴望尊重的心理需求。使学生的体育、绘画、音乐、文学以及组织策划等个性化才能在各种活动中都得到充分展示。从而使德育被学生心悦诚服地认同、接受与内化。

2.突出生活教育

要坚信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德育、事事有德育,把生活作为学校德育的丰富资源库。从学生生活的喜怒忧乐、学习的酸甜苦涩中,从他们丰富鲜活的生活经历中提炼德育的内容,探寻教育的契机,达到育人的目标。

3.突出细节管理

班主任充分地认识到,生活是由一个个富有生命活力的细节构成的,人的精神境界、文明素养、人格魅力同样是从点点滴滴的为人处事的细节中体现出来的,德育工作同样要更多地关注细节,对学生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的具体细节进行引导规范,从一些易被学生忽视的细微处做起,促使这些属于德育“底线”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良好习惯。

4.突出体验过程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德育必须由以往的单向灌输转化为主体参与式的实践体验,由以往只注重外在形式转向更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亲历体验,以及由体验而获得的生动真切的感悟。

二、需要构建的重要机制

    1.约束机制

要以规章制度约束规范人的行为,通过人的行为的改变,塑造人的思想品德世界。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内容,制定《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等规章制度,引导学生恪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学生会、团委等学生组织各种规章制度的制订,并展开广泛讨论,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教育,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与感悟行为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尤其是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自定班训、班规、班歌等理念性制度,以之陶冶性情,规范行为,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实效性。

    2.渗透机制

要通过活动、语言文字、有声图像等媒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使德育思想逐渐进入学生内心世界。只要教师能够做到“渗透有心,渗透得法”,就一定会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要开展读书、艺术、体育、冰雪等各种主题班级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建设好宣传报、班级QQ群等舆论载体,及时报道班级发展动态、先进典型人物,通过现代教学设备播放教育宣传片,激发学生向真向善的进取心,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热爱生命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并结合国内外的重大事件举办时事政策和形势报告会,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科任教师尤其是历史、政治和地理等学科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科德育渗透,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

    3.熏陶机制

要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力求“美”的熏陶,做到美育与德育有机结合。每学期开学,班级都要开展美化班级环境活动,让学生自主布置班级,使之在劳动实践中理解美、创造美,享受美的熏陶。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追求、价值观念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体现人性美。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开展各种比赛活动,从文化和舆论导向上影响学生,充分展现学生个性美。评选各种“学习标兵”,形成比学赶超氛围,知荣明耻,见贤思齐,实现思想和行为“两全其美”。

    4.凝聚机制

要牢固树立“育人为先,德育首位”的意识,评选优秀学生先看思想品德表现,真正做到有德者居之,形成全班人人关注德育、人人参与德育的局面。在德育实践具体工作中,班主任班要通过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课、社会实践活动课等形式广泛地开展以人际关系教育、团队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集体主义教育,并借助丰富多彩的各项实践活动,检验集体主义教育成果,强化班级团队凝聚力,打造班级精神。

    5.助人机制

由于学生具有个性差异,难免有先进和后进之分。要广泛开展“手拉手”帮教活动,班主任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使科任教师与学生结成对子,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或生活上的困难,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同时,班主任老师也要主动与科任教师结成对子,帮助科任教师积累德育工作经验,增强班级德育工作的合力。学生和学生之间也要互相帮助,互通信息,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6.评价机制

评价决定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学生参与德育的积极性,要实施过程性评价,注重鼓励性评价,突出学习习惯培养的评价;把评价权下放,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关注个性发展,变单一综合评价为多样的个性化评价,除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外,还要设置“进步之星”“创造之星”“才艺之星”“文明之星”和“综合实践活动创意之星”等等。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积极主动地去挖掘自身的潜能。

(作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六中学 赵建宇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RSS订阅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