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洋县李市镇李市中学校长 鄢卫军
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推进校园文化体系能够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师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有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品位。基于这一认识,沙洋县李市中学紧扣文化育人主旋律,架构文化提质平台,以“四力”强基固本、创新引领,迈出了走向内涵发展的坚实步伐。
注重制度文化,增强执行力
学校制度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李市中学立足制度文化建设,在征求全校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学校先后制定了《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学期教学常规考核办法》、《教学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扣分制度》、《绩效工资考评制度》等多项教育教学制度,使学校教育教学 管理做到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
以制管人,以制律人。学校从细节入手,从领导开始,把握好公开透明和公平正义,狠抓制度的落实,不折不扣地执行,任何人包括校长都不能例外,谁不执行将受到相应的惩处。如今,“依法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第一、校长第二”的制度文化在李中迅速地形成,师生员工自觉执行制度已习以为常,学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培育服务文化,增强亲和力
服务文化是人本管理的文化。李中以“服务型教师团队建设”为抓手,强化“三种意识”:学校领导树立教师第一的意识,构建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幸福成长服务的新型学校管理模式;教师树立学生第一的意识,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学校树立发展第一的意识,办群众满意的学校。
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全员服务。学校上至校长,下至普通后勤职工,一切均围绕学生学习好、生活好、休息好提供全面的服务。领导值周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班主任每晚跟班,深入寝室与学生交流;安排两名领导轮流巡夜到12点钟,维护学生就寝纪律和安全;后勤职工打分制,由学生对食堂、宿管、水电工的工作进行打分并提出意见建议,确保后勤保障更周到细致;——全程服务。依托班主任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开设家长学校,发挥家校合育功能,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全方位服务。对每一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开设专门辅导讲座,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尽力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建立“留守学生之家”,对问题学生建立重点帮扶团队,帮他们找到成长的快乐。节假日,李市镇的每个村落都能见到李中教师下乡辅导学生的身影。
为教师服务,让教师在发展中体现人生价值。学校将服务教师生活、工作和学习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不仅关注教师的工作状况,更关注教师的内心体验和幸福指数。尊重和信任每一位老师,让青年教师有成就感,不让老年教师产生失落感,促进新老教师的优势互补,激发教师积极性和潜能,增强其自主性和责任心。学校围绕创人民满意教师、创家长满意学校、创社会满意教育“三创”目标,以“爱与责任”为主题,开展学先进、树典型活动,组织“讲五课”、“练五功”和“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开展了“大手拉小手”帮扶、“我的学校我的家”创建、“寄宿制学校夜间轮流陪护”等活动;以“规范管理”为抓手,对“三评”中查找出来的乱办班、乱补课、有偿家教问题全部取缔并严肃处理,对“乱收费”问题实行“零容忍”。真正打造出一支思想好、师德正、技能高的教师队伍。
营建环境文化,增强感染力
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形载体。学校着力优化校园文化建设硬件设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了绿化、美化、亮化良好的“花园式”育人环境。一树一草都成景,一砖一瓦皆育人,李中校园内,“懿德路”、“求是广场”、“德育园”三个景点相辉映照,“会说话”的墙壁(如校园文化主体墙)、“有灵性”的花草树木(各班有分片养护管理制)、内容鲜明生动、形式多样的教育宣传栏……为师生营造出乐教勤学、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
针对校园文化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自觉性的特点,学校在校门入口处,建成一个“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校训展示墙,在教学楼、宿舍楼布置教室文化,创建走廊文化、宿舍文化。干净整洁的校园,修剪整齐的花木,宽敞明亮的教室,楼道里悬挂的励志古诗词、教育名言警句及文明提示语、标识牌等,浓郁的文化氛围对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学校办学理念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
规范行为文化,增强影响力
立足经典,推动阅读文化。每学年李中以“西荆河艺术节”为契机,定期举办各类以传统文化精粹为核心的活动,师生全员参与。一是班级阅读。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使用校本教材、学生班级展示读后感、设立班级阅读书柜、学生讲坛等方式,开展以传统经典和当代名作为主的班级阅读活动。二是教师阅读。将“读书、谈书、用书”作为教师理论研修的法宝,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以“分层推动”为教师精心挑选各类教育理论书籍,涵盖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科指导、人文素养等领域,分发给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的教师。同时,通过评奖、优秀作者专题发言、推荐发表、刊印出版等方式,为爱读书、求上进的教师搭建平台,营造团队读书氛围,让教师在交流中深化理论成果、反思实践认识,将教师个人“自修”与团体“群修”有机结合,把每位教师由“点状”串联成“网状”,实现了知识的横向流动,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立足社团,推动实践文化。学校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施行学校社团、班级社团、学生合作小组小团队“三步走”战略,有效建立了以“班级为主、学校为辅”的校本学生实践机制。学校定期开展社团展示活动,加大社团宣传力度,大力表彰各社团取得的成绩,吸引更多同学参与社团活动。并根据师资情况和现有教学设施,让具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组织工作,学生皆可根据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潜能,加入适合自己的社团。由此不仅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更为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拓展了空间。目前,学校各类学生社团如科技类(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科幻画)、艺体类(排球队、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葫芦丝队、合唱团等)、人文类(读书俱乐部、文学社、书法社、国画社等)成为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