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武台镇财经服务中心 安西社
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这是由农业经济本身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决定的。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在占有基础性地位,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农业经济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优良的政策环境中,乡镇经济得到发展。但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多元而不均衡的态势。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策略才能够切实实现乡镇农业经济的振兴。
一、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形式
1、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环境日趋良好
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农业问题,大力扶持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经济增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财政支持。首先,大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库、大坝等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经济对自然灾害的可抗性,同时为居民提供了便利安全的生活用水。其次,扶持乡镇通讯以及道路交通网络建设,为乡镇发展提供拉动作用,农业发展更加现代化、科技化。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素质水平的提升,为乡镇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和知识方面的支持。农业经济生产与营销的网络、机械、现代化水平大为提升,极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最后,乡镇农业市场在大力整顿下趋于规范,招商引资能力提升。
2、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更加多元、结构更加优化
农业生产方式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进步。经济作物品种更加丰富、农业管理技术更加精妙,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大为提升,向着精品方向发展。果业、山地等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工贸一体化进程加快,绿色农业方兴未艾,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势头强劲。同时,农业结构不断优化,非农取代传统农业的进程加快,由此解放的劳动力正向着乡镇企业流动,生产力进一步提高。
二、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守旧
我国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部分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其经济发展仍然要靠政府扶持。在现代农业方面,部分地区仍然停留在农耕阶段,不具备发展花卉、果业、旅游业等农副产业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先进农业种植、管理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不足。缺乏发展经济的主动性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文化素质低
根据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极少。同时,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比例高,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是老人、留守妇女。这种情况使得农业生产者的整体素质被拉低,农业现代化难以普及。
3、市场环境落后
乡镇区域经济缺乏资金和技术成为一种常态,对外资的吸引能力不足,政府扶持有限,农业发展面临一个瓶颈。此外,整个农业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运行规范,导致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4、农村劳动力外流
我国为解决国民温饱问题,粮价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而随着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入城市打工,以此获得更高的收入,并逐渐留在城市。同时,农业市场的不景气使更多的人放弃了农业生产。
5、发展农业的成本相较更高
我国农业成本持续上升,从农产品的进口量持续增加就可见一斑。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下降趋势明显,这主要是由劳动力成本、农地要素成本上升导致的。我国人均农业基础薄弱、机械化水平较低、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导致我国农业的竞争力不足。
三、加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从当前遇到的问题可以看出,乡镇农业经济想要取得长足发展,势必需要转变意识,积极革新,降低成本,从而提升竞争力。
1、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需要进一步开展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土地与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其次,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使用有机肥等技术,不断减少农业与化肥的使用,保护农地环境生态。最后,要确保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探索承包有偿自愿退出机制。
2、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职业化
首先,进一步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流动,引导农村人口向乡镇、城市迁移,利用工业和服务业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其次,要改变农民不用心经营农业的现状,培养具备农业知识和技术的专门从事农业的职业化农民。
3、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农机智能化
首次,大力推广先进的、高效的各类农业机械的使用,以此减少农业劳动力,降低人工成本。特别是播种类与收获类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率。其次,要发展农业机械合作与生产服务,提高农机利用效率。针对农机闲置浪费情况,应扶持农业机械合作社等服务组织的发展。最后,要推进农机智能化。将卫星导航、计算机测控、无线通信、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应用到农业机械中,使农业现代化达到新高。
乡镇在发展农业经济是,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做好规划建设管理,最大限度控制农业成本投入,提高农地要素的利用率,减少污染和环境破坏,实现节能减排,使得农业经济、农业生产进行良性的循环。如此,不仅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取得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编辑: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