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楚新城小学 罗永凤
寒假过去,新学期又来了,五年级第一次作文课,我想,大年三十全家人看春晚,应该是大多数家庭精神上的“年夜饭”吧,因此,要求学生以《我和父母看春晚》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没想到,我话音刚落,学生们有的面有难色,有的叽叽咕咕。我点名叫了几个,阿布都萨拉木同学说,姐姐考上了上海内高班,不放寒假,自己跟爸爸妈妈一起,去上海看姐姐了,大年三十还在乌鲁木齐去上海的火车上呢。黎智远同学说,爸爸妈妈都在加班,大年三十,自己一个人在妈妈的办公室。冯丽娜同学说,妈妈身体不好,自己陪妈妈回四川老家的医院检查去了,爸爸有事走不开,和弟弟在新疆。
语文课代表叶其松同学提议:老师,要不,你就划个范围,我们自己给自己出一个作文题吧!同学们七嘴八舌的随声附和,我只好让步,把命题作文改成话题作文,只要与“春节”有关,都行。
同学们刚才还紧锁眉头,现在一个个都兴高采烈地摩拳擦掌,短暂的沉默后,教室里一片沙沙的声音。
下课后,语文课代表把作文本抱到我的办公桌上,我一个个打开,一次次惊喜。
黎智远同学作文题为《贴春联》,引用王安石的诗开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了左邻右舍贴春联的场面,写了爸爸回家,看了妈妈贴的春联“春风化雨满园桃李秀,丹心育苗遍地栋梁高”,说妈妈把春联贴反了。妈妈问,上联不是贴右边吗?爸爸说:对的,上联贴右边,春风化雨满园桃李秀才是上联,应该贴右边。妈妈说,你咋知道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爸爸说,问问你儿子。妈妈要我说,我一下子想起了老师放假前还特意讲过,对联是“仄起平收”,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普通话三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普通话一二声),秀,读第四声,春风化雨满园桃李秀是上联。高,读第一声,丹心育苗遍地栋梁高当然是下联啦。爸爸哈哈大笑,看着我妈妈,说,我专门找人帮你写的,居然贴反了,亏你还是老师呢!妈妈把头一扭,我是语文老师吗?咱儿子会不就行了。
这篇文章有春联知识,有生活情趣,我看得心花怒放、乐不可支。冯丽娜同学写的标题是《老家的年夜饭》,因为妈妈回四川老家检查身体,住在舅舅家。十一岁了,第一次回老家过年,心里特高兴。看到舅舅舅妈里里外外忙,自己也想帮着做点什么。
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给我钱,说,再去菜市场买些调料买包蒸肉米饭吧,快去快回啊。
坐舅舅的车,我去过菜市场好多回了,出门右拐,直直走,不到1000米。哥哥的自行车正好放在门口,我跟哥哥说,我骑车办点事去,哥哥问,你会不会骑车呀?你们在新疆上学,不都是骑马骑骆驼吗? 你才骑马骑骆驼呢!我一边笑一边骑车往菜市场赶.才拐弯,车就骑不动了,老家街道上的人咋就这么多呀,路上密密麻麻,比我们放学时学校门口挤的人还多十倍!还是我们新疆好啊,县城机动车六车道!行人道比这儿的主干路都宽得多哩.唉,有什么办法呢,骑不动了,只能推着慢慢走。早知道是这样,还不如走路,走路还快.等我买好调料回家,舅 妈说,都在等你准备吃年夜饭呢.哥哥不怀好意地嘲笑:哎哟哟,我还以为,你跑新疆买烤羊肉去了呢!大家都笑抽了。
看到这篇文章,我也仿佛听到了这一家人欢快的笑声。阿布都萨拉木同学作文题为《新疆人在上海》,写了春节期间他在上海的见闻。叶其松同学直接以《爆竹声中一岁除》为题,虚实结合,既描绘了大年夜放鞭炮的场面,又回忆了去年在湖南老家过年时热闹气氛和浓浓的亲情.……我一本一本看完,觉得这一次课堂作文,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好得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基于这一点,小学作文训练在命题时,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能单纯地由老师说了算。有时,可以因势利导,把作文命题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话能说,有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