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 翟海峰
学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信息技术是现代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发展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视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学科核心素养是引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必由之路。
一、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服务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在教学中的主要应用为:媒体教学、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等,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如何将学科知识进行数字化,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手段实现模拟仿真,创设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学习环境。从根本上讲,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应强调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要立足于课程而不是计算机,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只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和伙伴。
二、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规律性
就目前来看,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属于探索实验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不适应性。无论是硬件还是师生信息素养,都有不支持性。因此,研究和把握规律性,显得尤其重要。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强调“过程性原则”,即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教学中,有了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侧重点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对材料的收集、筛选、整理。教师教会学生的是收集信息的价值判断,以任务为驱动,以目标作为寻找资源的目的和策略,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技术不足以收集资源时,教师再教给他新技术,培养学生收集整合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性
要真正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目前情况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改革任务。我们首先狠抓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立足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1.以乐趣的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当中,小学生喜欢用电脑玩游戏,却忽视了计算机本来的正确用途。这样的学习状态对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养成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我们要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乐趣。例如在信息技术五年级课本中,每一节课的开头都有任务,通过让学生去完成任务来掌握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在享受任务乐趣的同时,有达到了教学的意义,这样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就可以循序渐进。
例如:在执教《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课,课文描写的是西双版纳的风土人情,这对于北方孩子来说,从未见过、去过那里,很难想象文章所描述的情景,这里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作者一同到“西双版纳” 欣赏美丽的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信息技术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广阔时空,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地方,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过的景象。
2.借助信息技术,模拟或再现生活场景,让学习生活化。例如: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会更多地引导和鼓励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并利用信息技术在生本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播放了天安门前的国旗、奥运会中国运动员获奖时的国旗、国际谈判桌上的国旗、教室里的国旗和球边脸上国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这些国旗形状相同的原因是什么?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动画,创建问题情境,让数学学习更加生活化。
3.借助音乐、视频特有的感人效果,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情感目标的落实。例如,执教《我爱我的家》时,播放音乐《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音乐一响起,很多孩子就能立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家人之间的爱。多媒体的恰当使用,促进了孩子们情感的感悟与提升,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必须要以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为目的,不是拘泥于一个知识点、一堂课、或者是一个课件,而是要形成新的教学观。从根本上讲,就是处理好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