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怎样写出人物的精神 正文

怎样写出人物的精神

2022-07-25 10:36 叶霞 今日文教周刊
浙江温州永嘉县城西中学 叶霞 
        刻画人物,倘若抓住了人物特点,方能穷其形。然,有形而无神,俨然一个“标志物”,人的个性不突出,人的精神不彰显,这个人便是一个“泛化”的人,难以感染读者。
        写人就当给人“未闻其人先闻其声"的感觉,这叫写出了个性。然,往常大多数人只是想到靠细节来刻画人物,这样刻画出来的人物虽然能写出人物个性,但更多的只是抓住了人物特点而已,人物的精神并不凸显。那么怎么办呢?
        首先,背景环境或事件中写人物。人物只有在特定的背景中才更显得不一般,人物精神才能被渲染得更充分。何况不同的背景或事件中,对人物的评价应该是不一样的。有些事情,凡人做并不一定感人,比如“奉献”。但杨振宁的《邓稼先》一文中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因为放在“中国人由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的时代,而且在大漠荒凉的工作环境中,就显得特别有感染力。
        其次,据身份抓特点选取典型细节写人物。人物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只有抓住了角色的特点,才能写出人物独有的风采。比如臧克家的《说和做》在刻画闻一多先生时,就是抓住他的学者和革命家这两个角色,分别抓住了“做了不说”和“说了就做”的特点来写,人物精神跃然纸上。
        第三,以作者切身感受写人物。写他人,角度灵活,不受时空限制,也比较客观。可是在真情实感上难免会出现缺失,这就需要作者以“我”的切身感受为线串起全文。比如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满篇都是琐碎的生活细节,但却成为经典,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全文始终洋溢着萧红对鲁迅先生的爱戴和怀念之情,所以不显得零散。
        第四,巧用各种手法突出人物精神。欲扬先抑、对比、反复引用等手法,都是写人不错的选择。欲扬先抑,“抑”的是外在的东西,“扬”的是人的精神。鲜明的对比能让人物的精神具体感人,如杨振宁写《邓稼先》时,把他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一个“锋芒毕露",一个“忠厚朴实”,他们都是各自国家的原子弹工程的领导人,可是如果各自换一个国家,就不一定了。通过换位和对比,人物特殊的价值就写出来了。
        第五,在动态场面中刻画人物。场面描写,是事件描写必须有的要素,不然,文章就有记流水账之嫌。动态描写,即写出事件的变化,或是多角度手法写立体化场面,或前后不同的场面。这样的动态场面,在变化或矛盾冲突中彰显人物形象,让人物更有生命力。
第六,巧用结构形式写人物。对比手法能形成对比结构,排比手法能形成人物形象。比如,杨振宁用小标题写并列式铺排结构,小标题能提醒读者并突出人物形象。
        《邓稼先》一文,臧克家用“总——分——总”结构写《说和做》。比如,要写个对你既好又严的人,就可以用“善而恶”两方面对比着写,让人物形象更鲜明。
        最后,善用抒情议论句点染人物精神。比如臧克家的《说和做》里对闻一多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等评价,评价让人物的人格更突出。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