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
sitemap
tags
首页
>>
课改前沿
>>
创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
正文
创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
2014-03-12 11:04
文/孙洪俊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生态课堂呈现的就是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氛围必定是学生所喜爱的,这样的课堂必定是学生所向往的。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灵动的生态课堂?如何让语文课堂呈现出它的生动性?
一、把笑声带进课堂
课堂,承载着师生的生命律动。让课堂洋溢欢乐,充满有情味的笑声,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生活。然而,纵观当前的课堂,严肃和紧张太多,规矩和要求时时抑制着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表达的灵动。把笑声带入课堂,把快乐融入教学,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很有必要。
把笑声带进课堂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让学生体验角色,享受“代人物言说”的快乐;可以设置错误,让学生享受帮老师发现错误的快乐;可以创设问题,让学生享受“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快乐……有人说,快乐地学习是最好的学习。如果我们能够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尊重他们的语言本能,激活他们的“语言需求”,定能使语文学习焕发应有的生命光彩,让快乐课堂成为师生共同难忘的精神享受!
二、给予学生人文的关怀
语文是“艺术的空壳”,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它要求尊重个体、高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语文的形象意义远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语文的经典作品是常读常新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一堂好课,一如辽阔的大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语文课应像大海一样开放,向学科开放、向生活开放、向心灵开放、向经典开放、向时代和未来开放。语文课应像大海一样包容,包容思想的质疑、包容学习的错误、包容对话的异见、包容情感的出轨、包容成长中的一切反叛和迷茫。在生态课堂上洒满人文“阳光”,把学生心灵的田地照得光亮温馨,充满尊重、期待、赏识、激励。在课堂上创生“雷峰夕照”般的“开放胸襟”。
三、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
语文教学致力于培养的是具有自由品质的人。要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主体性才会得到体现,学生才敢想敢做。
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我们语文教师对自己角色不断有新的认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我呼吁我们的语文教师,别让中考统治我们的思想,别让“八股”式课文分析束缚我们的教学,在教改深入的今天,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把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良好语文习惯培养起来吧,这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临淄区边河中学)
相关新闻
语文课堂
民主
和谐
创造
强化教学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
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和谐校园
劳动创造奇迹
强化教学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
创新德育工作 构建和谐校园
浅谈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做法
构建和谐校园 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探讨
砥砺前行践行新理念 凝心聚力创造新业绩
构建和谐校园 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德育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 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浅谈
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和谐校园
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和谐校园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中华文教网www.zhwjw.net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
中华文教网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中华文教网
(www.zhwjw.net)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中华文教网
部分文章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妥善处理。
焦点阅读
艺术葫芦的形成
寰宇诗田——世界诗人诗歌作品展示之八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
频道精选
碳氢核肥助力夏邑蔬菜种植高质量经验交流会召开
一份劳育“责任田”,拓展教育新空间
湖北京山三阳中学开展国庆假期安全教育活动
湖北京山三阳中学开展“烈士纪念日”系列主题活
碳氢核肥商丘首家县区运营中心盛大开业
“品读孝乡 放歌和也”艺术之旅·第12届中国作
“庆国庆,迎新生”文艺晚会在安吉县上墅私立高
湖北京山三阳中学:岁月如歌守初心,勤学乐研展
凌晨寄语(之四十八)——守正与创新
汤红辉的诗
下一篇
下一篇:
追溯错源,对症矫治——三年级数学计算典型错例分析对策
电话:18610236845
客服qq:
421808130
邮件:zdkw2005@163.com
京ICP备10012388号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