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语言积累是写作的源泉 正文

语言积累是写作的源泉

2018-10-30 10:14 尹建军 今日文教2018、10、30、12版
                          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二中 尹建军
       写作需要文化的积淀,现在的学生很难耐着性子阅读名著,即使翻阅,也是草草完成,没有思考,没有心灵的碰撞。写作需要表达的冲动和欲望,可是现代社会,表达情感的方式很丰富,信息传递的快捷及时,多样化特征,让写作成了最笨拙、最迟缓的情感表达方式。写作还需要生活的积累,可是学生的生活阅历很浅显。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一点一滴的重要,其实语文教学也是这样。如果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言仓库就会永远贫瘠,学生的语言泉流就会永远干涸。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那么,如何积累语言材料呢?
       积累语言材料的方法,一是背记,多背些好词好句好的语言片段或好的现代文,就能极大地扩大词汇量。把一些名言、警句、格言、熟语、歇后语背得滚瓜烂熟,就能化为己有,运用时自然能脱口而出。古话说:“读熟《贤文》会说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积累语言材料的方法之二是摘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人又云:“不动笔墨不看书。”摘记的意义一在过程,二在于储存备用。可以指导学生在初一阶段积累成语、名言、警句、格言、歇后语等,在初二阶段积累古诗词、现代文中的好词好句或优美片段,在初三阶段积累文言名篇、中外名著中的经典文段等。
       三是在观察生活中积累语言,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语言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语言只有同绚丽多彩的生活联系起来,语言才会富有鲜活的灵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周围的谚语、对联、歇后语及精妙的广告词、精练的标语和一些趣味无穷、意味深长、幽默诙谐的群众语言,并随时记录在生活笔记本上。用活化的语言记下那美好的瞬间,描绘出生活的情趣。
       阅读和摘抄的积累只是让学生“有米可炊”。情感的积累,才是让我们的学生有了“做饭”的本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如果我们的学生拥有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何愁他不会写作呢?
                                          (编辑:红研)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