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翼城县汇丰学校 徐文艳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抓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探讨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巧设情景、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培养阅读能力、进行创新性阅读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
一、利用互助学习小组
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那么,阅读就应成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给学生创造自由,从中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创设条件,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坚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一是课外分组阅读,收集储备佳作名篇。可让学生选择一些相关课外文学读物进行阅读积累,在感动人的原因、写作方法、艺术风格、蕴含哲理等方面写下只言片语,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二是小组推荐精品短文,进行有感情朗读评比,然后师生评点。此过程要求学生在选择储备阅读名篇的基础上,各小组精选出美文,有感情朗读。学生参与讨论,在互相讨论中,增加对选文的理解。
二、巧妙设计学习情境
教师要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的活动情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良好阅读心理状态,从而更为有效地投入到探究式阅读活动中去。在导入环节教师要引人入胜,要能抓住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情绪。再者,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最有表现力的语句,反复推敲,会心悟解。如散文《背影》,作者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父亲买橘的过程:蹒跚、探身、穿过、爬上、攀、缩。老师可让学生在班内表演车站买橘动作,在观看表演中体会父亲浓浓的爱子之情,也体会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然后分小组议论。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动词的运用,感悟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从而感恩父母。在每次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
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站在较高视点上为学生播下一种阅读的思想,并督促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鼓励学生有意的阅读、专注的阅读。因此,教师在阅读之初,要努力创设愉悦情境,保持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免打扰学生思维的连贯。要鼓励学生多写读书笔记,助读、助记,留下读书心得,哪怕是只语片言也好,长此以往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充分利用网络教学
由于教学内容与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融合,教学信息呈现出直观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而备受学生欢迎。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有效利用传媒资源的独特价值。教师应整合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媒体,以辅助语文阅读教学。比如,在教学《周庄水韵》时,优美的画面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深情的诵读给学生沉醉的情感,这样学生更好地进入了教学情境。要充分利用网络制作课件。当前很多学校都配有多媒体设备,语文教师要正确看待课件的功用,要树立课件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应该在吃透教材、理解文本、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适合教学对象、切合教学内容的课件。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让学生的心意变得清净,树立“我发坚固心意,志求无上正觉,今于善知识前,而起自净己心”的境界,使语文阅读教学真正做到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