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教视点>>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正文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021-04-12 10:08 梁杰英 今日文教周刊
分享到:
山西省新绛县横桥中学 梁杰英
       音乐是一种运动的艺术,表现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借用投影仪、录像、影音等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把内容、题材、情绪表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我的课堂我作主。
       一、让初中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倾重于中庸,天人合一。孔子的“克己复礼”,老子的“道常无为而不为”,体现“和、淡、空、静”的理念。中国的传统音乐受到“儒”、“道”哲学思想的影响,重视单线延伸,蜿蜒游动的横向线型织体思维,努力单纯委婉,深邃渺远的富有韵律感的音响效果,在表现形式上以线条横向展衍为主;在表项内容上,以表意为主。例如:《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借景写意,以景抒情,表现心物和谐,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意境。把人的精神品格糅入到音乐之中,又把音乐融化进人的心灵感受中,使人获得一种幽深的感悟,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思想。
       二、开发初中生的音乐潜能
       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音乐艺术的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教育,只有当音乐教育真正遵循着音乐艺术教育自身的规律来实施时,音乐教育才能成为审美教育。因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适宜每个初中生音乐潜能开发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促使初中生音乐智能的开发,推动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在教学中发现:在个体可能具有的所有天赋中,音乐天赋是最早出现的,在幼儿期内,正常的儿童又能唱又能咿呀学语,他们能发出个别的音,产生起伏的式样,甚至能模仿别人所唱的有韵律的式样和音调,这说明初中生在幼儿期就具有音乐方面的“前能力”。
       三、激发初中生的音乐兴趣 
       在方式方法上,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灵活多变,力求“生动有趣”,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参与中来。律动教学培养学生听到音乐后产生全身的动力,通过身体运动对音乐加以反映,通过积极的参与活动,促进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及创造力的发展。音乐课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学生往往不满足于安安静静地听音乐或是仅用歌声来表达情感,而是跟喜欢用肢体语言来补充。边唱、边跳、边欣赏、边表演,动静互补相辅相成。
        在音乐游戏中,学生们随着音乐不同而改变着。所以,在音乐中得到情感的升华。我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很多有意思的比赛游戏,让他们都能参与进来感受音乐。比如:“课堂歌咏比赛”,“学校十佳歌手”等等。
        另外,流行歌曲与时代共存,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更是一个巨大的音乐宝藏,是我们音乐教学可利用的丰富资源。流行歌曲的优势显而易见,歌词浅白,易唱、易记,配器效果鲜明,有感染力,创意新奇。虽然流行歌曲中肤浅、媚俗的内容客观存在,但也不乏积极向上脍炙人口的佳作。教师应细致筛选,通过对作品的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确保为学生提供具有美好情感和正确价值观的优秀作品。

分享到: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