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
sitemap
tags
首页
>>
课改前沿
>>
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正文
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2013-12-03 11:10
文\皮晓利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3年12月2日B6版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倡导环保行为,对引导全社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环保教育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学环保教育既是国策教育,又是国情教育,更是人的素质教育。因此,环保教育是中学生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生物教学应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环保观念与意识的责任,形成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及关心环境的情感,获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动力。
初中生物学课程又与环境知识紧密相连,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素材,只要教师努力挖掘,适时插入,可以使生物教学与环保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环保教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1.立足教材内容,挖掘环保知识。生物学教材中蕴含了许多环保教育的素材,教师应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 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实际,把环保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是在学生中进行环保教育较有效的途径。例如,讲授“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环境警示教育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被大量破坏,环境极度污染,我们所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唤起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去珍惜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2.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渗透。可配合环保部门在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纪念日开展一些公益性宣传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如,开展农贸市场塑料袋使用及危害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还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如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既增强了教育效果,提高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也激发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
3.规范日常行为,强化环保行为。课堂上,给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环保行为。如平时购物时尽量少用塑料袋、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回收等。但在校园里,学生浪费用水用电、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和践踏草坪等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对此,配合学生会、团委组建环保志愿者服务队,负责监督、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感觉到保护环境的大事是可以化为随手可做的小事。我们还配合学校组织环保教室、无烟班级等环保行为的评比,让每一位学生为争当校文明学生、文明班级而努力表现自己,从而达到提高环保意识,促进学生环保行为的养成。
总之,环保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学科素质教育的主要着眼点。
(作者单位: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中学)
相关新闻
教育
初中
渗透
教学中
生物
深度学习 真实发生——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浅谈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湖北省钟祥市石牌中学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深度融合初探
基于双减政策下初中美术创新课堂的策略研究
焕达(刘玉海)小小说:三碗面条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的写作兴趣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浅谈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中华文教网www.zhwjw.net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
中华文教网
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中华文教网
(www.zhwjw.net)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中华文教网
部分文章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妥善处理。
焦点阅读
探究广西北海民附学校量产“学霸”的秘密
看图速览党的二十大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
2022全国纪实摄影(含手机)线上展评征稿
频道精选
推动中医药文化进社区 上海中医药大学探索以联
“缅怀领袖, 砥砺前进”——纪念毛泽东同志诞
周公嘉禾家风故事发生的背景意义以及历史影响新
中华文脉有嘉禾
南阳青年教师卫宏图文艺作品荣登《天时周刊》
“爱心桥”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2023年月玲珑博文选登
2023年12月22日8版寰宇诗田——国际诗人诗歌十
2023聚焦“诚信品牌”影响力品牌人物全媒体推选
下一篇
下一篇: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电话:18610236845
客服qq:
421808130
邮件:zdkw2005@163.com
京ICP备10012388号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