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浅谈特色班级的构建 正文

浅谈特色班级的构建

2014-06-14 17:34 文/杨先智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2014年6月13日B3版
       特色班级是以班级精神文化为核心,物质文化建设为载体,培养学生个性为目的,创设富有生命色彩,充满生活气息的一种管理策略。然而在特色班级建设中,很多时候我们想到的,看到的就只是把教室“特殊”地布置一下,稍微与其他班布置不同,利用文字和图片等元素,将教室进行一些装扮就认为是所谓的特色班级。当你问及学生为什么班级这样布置时,学生则答不出所以然,或者就是说老师这样安排的等等。这种没有主题元素,没有精神内涵外在形式,构不成班级特色。那么怎样去打造特色班级呢?为此,笔者在特色班级的打造上做了多方探索,现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同行共勉。
       一、班级精神文化的创建
       班级精神文化是所有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体现着师生共同认同与维护的理念、情感、价值取向,是规范学生行为、熏陶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精神文化的构建必须符合本班的实际,还要具有本班的特色。因为这是班级文化灵魂的体现,是教师引领班级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指挥棒,也是管理班级和建设良好班风的内驱力。它是无形的,是一种理念,只要制定一个符合本班发展的精神文化主题,它就会对本班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级精神文化包括以下内容:特色主题名称(如:苍松中队、翠竹中队、梅之魂等等)、班徽的设计、班魂、班风、班级目标、班公约、班级口号等设置。教师在构建精神文化方面必须符合本班实际,参照本班师生的共性,结合学生的性格、年龄特点、学习习惯、能力等等,概括出班级精神的实质,提出针对性管理的要求,并制定出具体的、可行性的班级管理制度。在构建精神文化时,班级目标不能过高,理念必须积极向上,具有本班的特色。而且这种特色只适应于自己班级,特别是在班训,班风或班徽的设计上,都必须具有唯一性、概括性、人文性、引领性。
       二、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用来体现和诠释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在教室布置和环境建设方面,是将一些抽象的理念,借助文字和图片等元素,放置在二度空间或三维空间里,利用环境氛围来感染每一位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的情怀,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因此,构建特色班级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合理利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通过精心设计和布置,美化班级环境。在构建班级物质文化的时候,教师应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紧扣本班精神文化主题,把握设计方案,精心布置,具体到每一个角落,使走入本班的每一个人都能一目了然感受到本班的精神文化所体现的内涵,利用环境教育的优势,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彰显班级个性。
       三、强化班级的常规管理
       班级是一个集体,管理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班级的发展,特色班级更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班级的常规管理大致可以分成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和班级活动的开展。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有一套运行良好的班级规章制度,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他们认识到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目的不是管住他们,而是保证班级中所有成员的利益:保障良好的学习秩序、培养良好的习惯、达到学习的高效率、教师对待学生的公平态度等等。为了让班级管理、评价机制更加健全、透明,教师在制定学生班规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基本特点,同时也要体现本班的特色,形成最基本的日常管理机制。
教师在组织班级活动的时候应围绕本班的精神文化建设来开展,让特色的理念在实践中得以体现,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能更好地向学生诠释本班的班级特色和发展理念,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陶冶学生的品德与修养,激发他们的热爱班级、热爱集体的意识,达到特色教育的成就。在特色班级的管理中,很多教师对活动的开展认识不够,把开展活动当作负担,认为这还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这是教师没有去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认识不到开展活动的意义和开展的活动功能。塑造班级精神,打造班级特色,必须需要通过活动来体现。   
总之,教育的改革是离不开对学生的培养的,面对当前的形势,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建设特色班级的最终目标。要培养优秀的学生,就必须抓好班级管理,构建特色班级,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同时,特色班级的建设,也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爱国热情的温床。  
                                                          (作者单位:贵州省湄潭县实验小学)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