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楚县教师进修学校 刘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如何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做的:
一、以言语交际训练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综观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中高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求及内容,不难看出口语交际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及应对的能力,培养学生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基本素养。
上口语交际课“我是小推销员”时,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活动之前,把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搭配分组,并进行分工。在介绍自己的“商品”时,应作好充分准备,建议他们列一个简要的介绍提纲,并事先估计其他人会问些什么,并作好应对准备。专心听别人的介绍。最后,评出心目中的最佳推销员。在活动中,同学们学习表达,学习倾听,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
二、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与生俱来有自我表现的心理,其争强好胜的心理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最好触发点。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样一种“自我表现”意识,达成语文教学目标。
如推荐孩子们共读《城南旧事》一文。在阅读推进中,根据事先安排的进度,班级先后举办了阅读知识竞赛。活动时,教师制作了界面丰富多彩的课件,由熟读作品的学生当主持人,教师当裁判,通过必答、抢答等形式来检查学生对阅读书籍内容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依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判、打分。教师适时对答题进行引导点拨,让每个孩子都能对阅读书籍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进步提高阅读能力和思想认识。最后按得分评选出五位优秀选手进行“《城南旧事》和我”读书演讲总决寒。活动历时一个半月,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激发。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为依托,培养学生的语文个性特长、儿童的兴趣倾向性
因个体实践活动及其能力的差异,学生不可能对每一种事物和活动都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趣倾向,通过开展寓教于乐的语文实践活动,尽可能为各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供施展个性特长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找到学习的归属感。教师根据班级实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开展了手抄报、成语擂台赛、讲故事、演童话以及辩论会等系列活动。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班级开展课前五分钟的“小小讲师团”活动。“讲师”可以根据个人的特点展示五分钟,能说会道的可播新闻,知识积累丰厚的可介绍格言警句、古诗词赏析,擅长演讲的可讲名人小故事、成语故事。
四、以“开创特色活动”为平台,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让孩子养成写周记的习惯,每周固定时间,我们都有优秀作品展示活动,笔者力争让每个孩子都享有此项殊荣。学期结束时,我将收集到的优秀作品汇编成册,还撰写了序言,再请擅长绘画的同学设计封面,画插图。最后全班同学共同商量,拟定了这本班级刊物的名字。一时间,读班刊、议班刊、赏班刊蔚然成风,大家的写作热情高涨。一些热爱写作的孩子还尝试自己创作小说、诗歌、剧本等。在“开创特色活动”这个平台上,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学语文中实践,语文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目标。
可以说,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更让学生爱上了语文,享受到学习语文的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