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试论初中美术课人文教育的渗透 正文

试论初中美术课人文教育的渗透

2014-07-04 09:13 文/胡良中 科学导报现代教育周刊2014年7月8日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紧张忙碌的生活着,无暇顾及或静下心来好好享受生活的美,艺术的美。成年人压力重重,初中生也学习紧张,于是,新闻媒体上经常出现了很多不该出现的诸如“偷盗”、“抢劫”甚至跳楼、跳河自杀等等影响社会和谐的新闻。这些现象虽然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心理脆弱有关,或是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的。但心理脆弱的源头在哪里?人文缺失是如何造成的呢?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场所的学校应该多少有些关联。在学校教育中,美育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行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美术作为一门颇具人文性质的学科,在美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近几年的大众讨论中越来越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所以,如何在美术课中渗透人文教育应该是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一、什么是人文教育
       所谓‘人文教育’,简单地讲,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质上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精神境界,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他们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强调人的精神方面,它是通过学习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的观念、品德、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化为外在的气质、精神面貌。有的学者讲:“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的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学科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二、为什么要渗透人文教育
       1、社会的需要
       国内的一些报纸曾披露,一些官员和大款到欧洲旅游时,参观卢浮宫时便溜之大吉,他们希望挤出更多的时间去买巴黎的化妆品,夜间到赌场一掷千金,去“红磨房”看艳舞,对参观艺术品丝毫不感兴趣。这些官员和大款们不缺权、不缺钱,但是他们缺失的正是一种人文素养,是对艺术的践踏,是对人类文明的不屑一顾,这样的人一多,社会就缺乏和谐。
       2、学生“成人”需要
     “成功的孩子先做人”、“小赢靠智,大赢靠德”,这是团中央《知心姐姐》报告团主讲人韩丽老师经常提到的话。诚然,一个人想做一番大事业,必先做好自己的为人,如果一个为人不好者即使做出什么大事业来也是为别人所不齿的。
       3、学科的性质需要
     《美术课程标准》正文的第一句话就明确指出了“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我们中小学的美术教育的实质不是美术专业教育,而是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是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才是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
       正是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中小学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三、怎样渗透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在初中美术学科上的渗透有它自身的规律性,只要我们从纷繁复杂的教学中理清思路,教师心中充满着对学生的爱,时刻带着一种人文情怀去教育学生,那么人文教育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渗透。
      《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课分为四个学习领域,笔者认为,人文教育的渗透也可以落实到这四个学习领域当中,且各有不同特点。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人文渗透
     “造型·表现”领域因其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特点,在课堂中学生动手的机会比较多,因此也容易出现一些背离人文教育观念的做法。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人文渗透
       在义务阶段的“设计·应用”领域重在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其中形成设计意识一面就与人文教育有很大联系了。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人文渗透
     “欣赏·评述”是最能渗透人文教育的学习领域,通过师生互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懂得美术知识外懂得做人的道理。
       4、“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人文渗透
     “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所以这个学习领域与人文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总之,良好的人文氛围加上合理科学的课内外人文渗透,人文教育必将到达“随情潜入课、育人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同时学校也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上级相关部门营造大的人文教育氛围,从而给实施人文教育造成良性循环。这样,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生必将充满人文情怀,以优良的自身素质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来,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为期不远!
       参考文献:
       [1]侯令.美术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涵养[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稿)[S].中华人们共和国教育部,2002
       [3]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实验中学)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tags 版权声明 sitemap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