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浅谈中学美术欣赏教学 正文

浅谈中学美术欣赏教学

2014-03-28 11:36 文/王萍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
分享到: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纵观当前的美术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特征。
       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欣赏?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心里问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实践。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常见类型
       1、解说型-----教师对美术 欣赏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讲解、说明。
       2、问答型-----教师就作品或欣赏知识、原理提问,学生回答。
       3、讨论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教师作为援助者。 
       4、自由型------学生在学校内外自发地、自由地欣赏美术作品。
       二、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对教材要有充分的认识
       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欣赏作品(世界名画、优秀艺术作品等)一定要先选好题材内容。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也应不同,有的作品最突出美点分析须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应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应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应侧重于造型那材质的表现力;有的应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应侧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有的应侧重于某种造型形式因素的运用。
        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其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独特、突出、本质、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师的授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中,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课前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欣赏距离,产生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讨论,请他们说说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
       2、欣赏与绘画结合,从中领悟作品内涵
       美术欣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欣赏教学与绘画的教学并不是孤立的,恰恰相反,欣赏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他们的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学生有了绘画的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而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后,他们就可以将作品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俗话说:“眼高才能手高。”只有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优点和美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美术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3、情景创设,从中品味艺术魅力
       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念,或某种意味等等精神内涵,即意蕴美。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图音并茂,声色俱全地表现深刻主题,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创造力。如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紧跟上述欣赏过程,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内容,让学生再仔细观察纤夫们在学生劳动下的各种不同的表情、姿态,当学生进入联想境界后,教师如能用激昂语调在音乐声中诵出俄罗斯著名诗人涅克拉索夫的诗句:“到伏尔加河去!是谁在伟大的俄罗斯河上呻吟?这呻吟声象是一支沉痛的歌曲,那就是拉纤夫们在痛苦的行进。”这时学生们原先模糊的,朦胧审美享受一下子就变得清晰了。在欣赏时,播放一曲音乐,创设一种艺术氛围,就能使学生自觉地由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转向审美态度,摆脱实用的功利观念的和外界的干扰,在浓烈的欣赏氛围中步入神与物游,洞幽发微的胜境。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我们应用心去体验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正确地去认识作品,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美术欣赏教学发展到今天,总的来说时间不是很长,成功的经验也并不多,总结经验,是为了坚持正确的方向,希望同行与专家们都来研究探索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以达到和谐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新疆巴楚县第二中学)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RSS订阅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