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改前沿>> 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12-17 10:34 于临霞 今日文教2019、12、17、11版
分享到:
                          山西省翼城县汇丰学校  于临霞
      学生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个要点,其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千方百计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异奇特的东西总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时,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到最佳状态,触发及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思维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从而激活思维。例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小明今年12岁,但他只过了3个生日,为什么?”学生一下子被问住了,感到非常好奇,急于追根究底,对此,会产生强烈的兴趣。这样创设情境,造成悬念,启动了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愉快地,不知不觉地进入探索知识的活动中。 
      二、设疑问难,激活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关键处巧设疑问,这时教师加以点拨、指引,才能一触即发,驱动思维活动,使他们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时,我一上课就说:“这节课我们先来做猜迷游戏。”同学们听了都非常高兴,个个聚精会神地听我讲述:“同学们,无论你们说出几位数,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它能否被3整除。不信,我来试试。”6、9、10、36、218、3159、100256……同学们举出的数越来越大,我一一回答。学生又通过计算验证我回答的正确。这时,大家都很惊奇,里面到底有什么诀窍呢?于是我便因势利导地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能解开这个迷。这时同学们就带着急于探究知识的心情去认真学习。这正是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思才有所得的道理所在。 
      三、多向求异、思维发散
      发散思维是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寻求相应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这种思维活动具有多极性、灵活性、精细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含有较多的创造性因素,是创造能力赖以发展的基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发散式求异思维活动中进行学习。例如,在教过乘法的意义后,我让学生研究8+8+8+8+4有几种简便算法,一般学生都会用8×4+4的方法进行计算,但是有学生会用8×5-4的方法,这是把头脑中的信息重新进行了组合,看到了一个不存在的8而列式的,具有一定的创造成分。
      四、“标新立异”大胆创新
      创新精神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拘一格,大胆“标新立异”,敢于向权威挑战,勇于创新。要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就必须积极倡导和鼓励这种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就有那么一些学生,敢于指出教师讲解过程中的错误,敢于对书上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见解。“老师,你说错了……”“我觉得这个题目应该这样做……”“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疑点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凝聚着创新思维的火种。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善待学生的每一个疑问,帮助他们树立遇到困难勇于探索的勇气和信心,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中华文教网手机版
? 中华文教网版权所有 中华文教网简介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RSS订阅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