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外出打工、劳务输出很普遍。农村“留守儿童”不少。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根据调查,在某校,某一个班的统计,外出打工者中父母双双外出的占总数的43%左右;父或母一方外出的占总数的82%左右。父母外出后,子女的教育监管存在以下现象:一是单亲教育。留守在家的单身父或母承担着养老扶幼的重任,身挑农活和家务活两副重担,对孩子的教育缺少时间和精力;二是隔代教育。父母外出后孩子由祖辈照管,孩子与祖辈年龄悬殊在42—66岁之间,代沟很深,无法交流沟通;三是代管教育。有的父母外出后,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代管,有的代管者一家要管几家的孩子,只能管孩子吃住,根本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及情感需求;四是补偿教育。打工父母一年或几年才回家一次,有的父母只好用金钱和物质来补偿孩子,导致了孩子乱花钱。以上种种情况的出现,告诉了我们,必须重视“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
因此,笔者就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此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重视做好“留守儿童”的的调查建档工作
各学校班主任要对“留守儿童”进行深入调查了解,摸底造册,逐个建立成长档案和联系卡片。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保管好档案及管理工作,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老师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通过全面掌握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等,记录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并要开通“留守儿童”投诉电话和亲情电话,保持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沟通,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并且动员科任老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子,签订责任状,做到“四管理”,即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及时进行帮助。
二、重视创设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班级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班级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创设育人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品质的优化。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留守儿童”“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因此,教师可在班级里张贴名人名言及班风班训和各种宣传资料。这些都会给“留守儿童”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班主任的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留守儿童”自我体检、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在班上设个爱心角,把社会上、报纸上的爱心故事张贴给孩子们看;张贴些写有“孩子,老师爱你们!”“你们是父母的好孩子”等等的醒目标语。通过心理认知暗示,培养他们爱家、爱学校、爱班级;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三、要老师重视爱心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正确认识自我
班主任要把关心“留守儿童”放在思想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应对他们进行“开小灶”进行全面健康教育,以补偿其父母欠缺的心理关爱和抚慰。班主任要本着以人为本、以“留守儿童”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留守儿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老师应把“留守儿童”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留守孩子”就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自然增强了“留守儿童”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流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爱,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感受以班集体的温暖,以此来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关怀的集体活动等等。做他们的“代理家长”,关心爱护每一个个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孩子这个特殊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为留守孩子健康成长作一份贡献,老师要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在学生已有体验的基础上,及时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除学习之外的一切状况,灵活地对他们进行辅导教育,引导他们向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做个有心人,结合学生实际,抓住转瞬即逝的教育时机,及时搜索有针对性的事例,有教育意义的案例,作为培养打工家庭子女的活教材,而避免宽泛空洞的说教,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重视家庭教育和“留守儿童”的引导
俗话说:“家庭是人类温暖的港湾。”对于孩子来讲,更是如此。人都有多种需要,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自立,但孩子的自立却是与家长的支持与鼓励分不开的。孩子就像是一只风筝,家庭的关心与帮助则是让风筝安全飞翔的线,如果父母忽视了孩子家庭归属的渴求,不能经常给孩子以关爱,那孩子就成了断线的风筝。关注留守儿童,父母的关爱是教育最好的良方。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家庭的关心与帮助是疏解问题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对此,教师可把班里的“留守儿童”的家长手机号码保存在手机里,每个星期汇报孩子的情况,并要求家长至少回复两条关爱话语,信息便宜又实效,家长都非常乐意接受。而孩子们也能从信息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孩子在一种充满爱的氛围中长大,能与父母沟通,这样的孩子一般都会健康成长。
总之,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只要我们思想上重视,精神上关爱,行动上细致,就能使他们消除心理缺失,就会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广东省五华县周江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