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三秋制中,是中国的传统中秋佳节,又称月夕、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而中秋节吃月饼,也和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一直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尽享天伦,一直是天下炎黄子孙对现世生活的朴素向往。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
月饼,原本是我国一种传统面食。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面皮包糖酱馅心圆饼—“太师饼”。至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市面上始出现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曰“胡饼”。唐代,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繁盛,民间已有专事胡饼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胡饼铺。
唐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州》诗中有:“胡麻饼样学京州,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铺兴无。”这里的“铺兴”就是当时一个专做胡麻饼的名铺,说明当时胡饼已经深入民间。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更加精致。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其时的月饼与现在的已很相似了。
农耕文化心理的折射
中国历代以农立国,中秋节正当春华秋实、农业收成的季节,所以农村多有以“芋魁”供奉之俗,即所谓中秋吃蕃薯、芋头。这两种根块作物,其形硕大而圆,象征丰收与完满之意。而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
人们把月饼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同样也是象征完满、团圆,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会》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这无疑是汉民族追求圆满的民族心理的反映。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供月月饼到处皆有。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叙述无遗。
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心态,传统的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受这种文化心态的影响,中国咏月题材的古典诗词中往往寄托了作者更多的思乡情愫。如李白的《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以及苏东坡《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离愁别绪,这是中国以家庭为社会组成单位所具有的情感特质,而中秋节的月饼正是这一特质的集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