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生源中学生写作的几点建议

山东省微山县欢城二中    张海燕

农村中学生质朴,纯性的一面,决定着这个群体的文质清新纯净, 但他们生活阅历贫乏,使得他们的创作思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很多中学生在作文时无话可说,望题兴叹,脑袋一片茫然。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一篇内容充实,生动的文章呢?这是我们语文老师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我在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化叙述语言为描写语言。 

 学生词汇的贫乏,使其在进行对人物或者事物的描写上习惯于平铺直叙,当我们把批语写成“语言平淡”的时候,他们总感觉很无奈。其实我们可以把语言叙述方式改变一下就可以了。例如:写《我的同桌》:

原文不清楚跟她坐在一起是好是坏,反正我只知道跟她坐在一起,随时会耳膜爆炸,为什么?因为她是班上有名的大喇叭,只要她轻轻地发出一声,就要把人吓死。不明白为啥她那嗓子会那么厉害,真是“一鸣惊人”。

改后“我以后就是你的同桌啦!”她边说边习惯性地搔着后脑,脸上挂着笑,我大吃一惊,“和你同桌?”她耸耸肩,一脸无辜。有谁不知她是最大胆最调皮的女孩呢,我有点畏惧。

 日子很快过去。印象中,每天晚自习铃响起时,她就会问我:“准备好了吗?”我点点头,双手捂住耳朵。不一会儿,耳边骤然响起:“组长收数学作业啊——”其声如雷霆乍惊,即使最懒的同学也会乖乖地交作业。

 这么一比较,很多同学都会有所感悟了,当我们叙述一个人的时候,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描写,修改后的文章把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把一个泼辣,大嗓门的同桌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二、善用修辞手法

在写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用到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等。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只要我们运用得当,会为文章增色不少。如以“最美”为话题:

什么是最美的?我问芸芸众生,商人摆弄手中的手机告诉我,金钱是最美的;农民望着一望无际的麦田告诉我,收获的庄稼是最美的;学者推了推眼镜告诉我,知识是最美的……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人得出了不同的答案,而我认为最美的是父母的爱。 

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和设问的修辞手法,把最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商人眼中的金钱,农民眼里的庄稼,学者目中的知识都是最美的,话题突然一转,作者认为最美的是父母的爱,设计巧妙,衔接自然,水到渠成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话题。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三、巧引佳句 

这里的佳句我们可以理解成古诗词、名言警句、俗语、谚语、歇后语、歌曲等等,这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就像苏轼所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注重了平时的积累和运用,方能书到用时不恨少。

如我们以“追求”为话题:可用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可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写名著随感时: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等等。

当然这种引用,我们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修改,为我所用。如“学习日当午,汗滴脚下土。谁知作业本,字字皆辛苦”。有的同学在谈写作时用上了这样一句:写作啊写作,想说爱你,真是不容易的事,那需要太多的勇气。文章的诙谐幽默自然显现。

四、结尾处注意前后呼应,点题深化中心

初中的学生记叙文,散文等体裁的写作偏多,这就需要注意在结尾处运用适当的抒情和议论来进一步的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开头:生活是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 生活是美酒,会喝的说它甜,不会喝的说它苦;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仄; 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忧伤,也有激昂欢乐。

结尾:生活就是这样,如镜、如酒、如诗、如歌,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用心体会,方能获得别样的精彩。为这多彩的人生我们更应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结尾既是对开头的呼应,又是对中心的深化,把握好尺寸,方格之间,定会显现真我本色!

当然并不是我们的文章一定得用上以上所有的方法,能用上两三种就实属不易,能用时“当仁不让”,“该出手时就出手”,我们还应注意在写作中避免“唯文采”的倾向,不能只注重华丽辞藻的堆砌,内容空洞无物,而应该根据作文的题材、主旨而定,要用得恰倒好处,不留斧迹,才是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