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迁移能力的探究

 

山东省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  王平  

 

在教学中,我一直有一个困惑:语文做了大量的阅读题,收效却不大。究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是教师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那么,我们怎样提高学生们的迁移能力呢?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方法: 

    1、教师总结,学生模仿

    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为学生做出榜样,学生在听取教师的总结后领悟到精当之处,并运用它学习新的同类的知识。依据儿童善于摹仿的心理特点,我们需要教师有意的、准确的、清晰的把总结出来的方法教给学生。比如理解一类课文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弄懂某人、某物、某事所设计的一系列思考问题,突破某一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的过程,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从教师教法中得到启示,领悟教法的精当处,激发摹仿心理,进而用教师示范的方法去学习新的同类的知识。

    2、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与教材不同的题目,或者与教材不同的情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识别新题目或新情景中的条件,迅速做出正确反应,从而解决新问题。同时,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后,学生能很好的体会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收获。学生通过对这些类型的题目的接触,不断进行归纳、进行概括、进行整理,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3、培养分析类化能力

    遇到新问题,立即在头脑中展开联想,激活头脑中原有的与之相关的知识结构,回想起与之有关的旧有的知识经验,然后通过分析旧知识与新问题的相似点或相关处来解决新问题,这就是分析类化。分析类化有两种情况:

一是同类事物的分析类化。这是已有经验与知识应用到同类事物中去,用旧事物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进而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在这种情况的迁移中,有了高度概括的原有知识、经验,再有准确的联想,加上教师因势利导,新问题会迎刃而解。

 二是异类事物的分析类化。这是指将已有的经验与知识应用到异类事物中去,对已有的经验与知识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能包含新事物的新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类迁移中,旧知识旧经验只能是开启新问题的一把钥匙,旧知识旧经验与新问题之间有相关之处,这个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就增大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提高应变能力。

    4、教师点拔,寻找契机

    教学中很多问题学生自己无法解决,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从新问题中寻找契机,让映象激活旧有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迅速准确地产生对旧有知识结构的准确的联想。要想使点拨优质高效,我们必须找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