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结合提升历史教学效率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果能从学生们所熟悉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民谣、快板乃至影视文学等中摄取精华,融入历史教学之中,不但可以更好地掌握好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历史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文史结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自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中学语文教材,290篇文章中涉及到历史知识的就有180多篇,占课文总数的60%。其中有的课文时代背景也与历史有关,有的课文写的就是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有的课文内容涉及到有关历史知识。改版后的语文课本在教科书之外,还增加了《语文读本》,其中包含的历史内容就更多了.学生们所熟悉文学作品中,与历史相关的内容也很多,既有形象性,又为学生所熟悉,对理解历史帮助很大,都可拿来,作为“文”的内容,与“史”结合,互相借鉴、互相对照,定能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
(一)文史结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是生动形象的,历史教学中也应用生动形象的讲述吸引学生。一堂课中如果充斥的只是一幅幅知识骨架图,空洞、无所依托的思想教育目标,干瘪枯燥的语言,令听者索然寡味,学生兴趣从何谈起?教师如果充分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将搜集到的那些引人人胜的典故、歌词等语文知识,恰当穿插,巧妙设疑、精心引导。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之自觉地刻苦钻研,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易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人的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也为广大青年学生所喜爱。要完成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就要把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具有很强感情色彩的文学作品,是以情动人,而非仅仅是以理服人的。因此,用文史结合的办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其它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三)易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历史学是一门描述性的学科,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进程都可以具体、直观、形象的历史材料为基本依据,通过联想、想像等心理活动。在学生大脑中,复原历史上的大千世界,再现历史的生动情景。并以此来揭示社会历史的存在状况及本质,用生动具体的语文材料,使学生在听课时,随着教师所勾勒的形象和轨迹,去认同教师所推断的历史结论
(四)易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联想不仅可以使议论更深入,而且可以使思维变得更活跃、更开阔。在历史教学中引用语文知识,使学生易于从某一已知知识点感悟到未知知识点,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完成知识的正迁移。形成高层次的联想思维能力。
总之,从历史具体的、形象的感受开始,通过学生的读、老师的讲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让历史人物、历史场面在学生心目中活起来,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的场景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文史结合的基本方法
(一)以“文”解“史”,事半功倍
在讲授历史知识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和一些常用字的特殊含义,不讲清这些字的含义,则历史知识的传授很难进行下去。如讲唐朝的宗教祅(xiān)教、摩尼教时,先要学生区别“祆”与“袄”的写法、读音和意义,然后指出祆教来源于西域,与摩尼教一样,崇尚光明,反对黑暗。同时很容易的字的特殊含义也要注意。如学生常常把印度的“土兵起兵”,念成“士兵起义”;对明清两代的“改土归流”也不易理解。这里的关键是一个“土”字。“土兵”是指本地的兵,“改土归流”的“土”是指“土司”,即少数民族本地世袭的官。如果我们用成语“土生土长”,词语“土著”来讲解,学生就容易懂了
(二)利用成语、典故、诗词等生动、具体的语文材料,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理论的理解。
运用典故、成语、俗语的通俗性与生动性,可以加深学生对抽象的历史概念的理解。 运用诗联和歌词等语文材料,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三: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失真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为渲染气氛,夸大其词,易使历史失真。因为我们是上历史课,首先必须尊重历史,不能为了现实需要歪曲历史事实,掩饰历史的本来面目,或用以今套古或颂古非今来误导学生。
(二)失恒
历史教师要勤于搜集、整理和积累有关“文”的材料。善于从中寻找反映当时士人心态、时代背景的资料。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方能信手拈来。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很难起到提升效率的作用。
(三)失度
一些老师补充文学知识太多,形成喧宾夺主的态势,会影响教学任务的正常完成。要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从历史这个角度来审视、分析、归纳、整理“文”的知识。文史结合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为追求轰动效应冲淡主要重务的完成。
我们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若能文史兼通,旁征博引,科学施教,定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历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恒烈.《形象思维与历史教学 》
[2] 陈建华. 《历史教学呼唤文史联姻》
[3]易启祥.《新编中学历史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