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桑梓情

                                ——老年书画家崔水山

 

    巍巍太行,风光旖旎,气势雄伟,尽显峥嵘。

    古都安阳受这种得天独厚的山川地势的影响,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人物和才子佳人。伴着悠远绵长的历史足迹,念先人们的丰功伟业,发思古之忧情,感天地之情……

    远在殷商时期,生活在洹河两岸的殷商人就已在这块丰美的土地上,创造出了世界上最早之一的文字一一甲骨文。殷商时期是一段多么激动人心的辉煌岁月,犹如熠熠星辰闪耀在历史长河中。

    也正是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哺育了诸多帝王将相,大贤圣哲。从王相傅说,盘庚迁殷、武丁中兴、妇好挂帅,再到纣王统一中原,武王伐纣,留下了许多殷商动人的历史故事。圣贤们文治武功和安邦治国的韬略,激励着世世代代生活在太行山脚下的桑梓学子,奋发进取,开疆拓土。

    林州地处太行山西南方,自古以来林州人民就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和敢叫日月换天地的豪情壮志,崔水山便是其中的一位。

    崔水山多才多艺,德艺双馨。攻书法、擅丹青、精篆刻。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及安阳辅导站副站长,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安阳市画院顾问。

崔水山1 9 36年7月出生在林州的一个小山村,自幼天姿聪慧,勤奋好学。由于家境贫寒,小时没有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但家乡秀丽的山光水色,给他带来了希望和好运。

每到春秋季节,太行山山花烂漫,红叶招摇,优美的景色招来了不少各地的画家到此写生。这里群山成势,峡谷幽深,浓荫蔽日,绿浪滔天,悬崖峭壁处处横生。山石千奇百怪,瀑布如银河落天,苍山似海,林澜壮阔的景致是画家们笔下喜爱的盘中餐。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天真好奇的小水山没事就走到他们跟前,目不转睛看着画家手中的画笔,那一点一画组成的轮廓让他开了眼界,并默默的印在脑海里。那是心灵的昭示,那是灵感的寄托。这种笔渲墨染深深的熏陶着他幼小的心灵。从此,这个山娃子就与笔墨结下了一生情缘。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文化教育事业逐步普及了起来。山村也有了学校,崔水山有了上学的机会,从小学到高中都在专心致志刻苦学习,于1 958年考入郑州艺术学院美术系。这对家乡人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山村里飞出的“金凤凰”在当时不多见,也可以说是农村早期的大学生之一。

在大学期间,崔水山主攻国画,得益于中州画派代表人物谢瑞阶教授的点拨,系统的学习了山水花鸟画。在扎实掌握这种画派的同时,他还进一步研究上溯五代、宋、元、明、清等风格迥异的画派,掌握了丰富的传统技法。他还得到了丁析桂、王威等教授的指导,深入学习了素描和木刻。在名师的谆谆善教下,使他受益非浅,绘画功力不仅基本功扎实,而且还有独到之处,成为学员中的佼佼者。l 960年大学毕业后,被破格留校任教,足见学校对他的器重。

在大学任教期间,崔水山主要教素描,他始终坚持教和学相结合。做为教师尽心尽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传授给学生。他深知新中国刚成立十几年,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人才。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做好本职工作后,他常请教名家指点作品和出入学院图书馆,翻阅大量的绘画书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每逢假期,他就游历祖国的山川大地,以大自然为师,沿河而上,穿梭在弯曲小道,细察品味山水、花鸟、林木。饿了就吃口硬馍头,渴了就饮口山泉。夜里要么就住进农家小院,找不到地方就露宿山林。短短的几年功夫,他的花鸟画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笔功深秀、清雅、生动,色彩柔美,给人以浑然天成的意趣和质朴的生活气息。如作品《鹤翔九天》,旭日东升,红彤彤的海面迎来一群飞舞的仙鹤,在空中自由翱翔,百态千姿,栩栩如生,和睦相处的鹤群呈现出温婉、安详、警世和哲思,充满着浪漫的艺术张力和视觉效果,不愧为一幅佳作。

1960年国家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政策,文艺事业在全国如火如荼的繁荣起来,到处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崔水山为了响应祖国的号召,人才要到第一线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多做贡献。当时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他毫不犹豫地响应祖国召唤,于1 9 6 3年离开大学,调入安阳市豫剧院艺术室从事编导、美术工作。

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团里经常到祖国各地演出。节目末开始前,宣传广告画先行。崔水山运用娴熟的笔法绘制广告画,在那个没有电视的年代里,广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他的生花妙笔,招来了很多观众,给团里带来了很大的效益。

创作永远来源于生活,在团里没有事情的时候,崔水山就深入大别山、东北千山、桂林山水、太行山等名山大川写生,这些山留有他踏过的足迹和汗水。他身背画夹,一把雨伞,手持拄杖,在风雨山径中行进。面对山、感悟山、融入山,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从没有退缩过,仔细观察层峦叠嶂、起伏跌宕,静谧幽邃的大山和飞流之下的瀑布,以及山中阴晴、云雨、晨昏、昼夜的景色变化。他更钟情于四季之景,春天山花遍开;夏天姹紫嫣红;秋天红叶斑斓;冬天白雪皑皑,不同的奇观异景常是他笔中的囊中之物。

说起太行山,秋霜时节的景色令人怦然心动,漫山遍野都仿佛像更衣一般,裹上了一层黄斑斓,辉煌灿烂。红叶飘摆,飒飒作响,是叶而如花,不是花而胜似花。使雅兴之一喜其色彩浓艳,他领略着红叶的绰约风姿,并被那些颜色的复杂层次所感染,确不少作品显露出红色又有深红、浅红,在绿色中又有浓绿、淡绿,各种颜色中还有不同深浅的颜色,尽显个性和风流。作品《太行秋景》体现出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枝一叶总关情,酣畅淋漓,恢弘壮美,气势磅礴,具有一往无前的宏大气派。从其作品中可以领略不同风格的技巧,令人产生无限遐想,仿佛身临其境,风清云淡,情意浓浓,耐人寻味。

2 0世纪6 0年代,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为了改善经济条件,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林州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英雄气概修建红旗渠。1 967年崔水山也来到了家乡,积极投身建设中去。在那段艰苦岁月里,修建者们以气吞山河,战天斗地的壮举,用自己的双手、钢钎、铁锤、绳索和箩筐攀登在悬崖峭壁上奋战着。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畏困难的坦荡胸怀,体现了一心为公的高尚品德。白天劳动,晚上他顾不上劳累,继续在微弱的灯光下进行创作,再现了当时的劳动场景。其中有一幅作品《工具改革》直到现在已成为一件难得的珍品。它记载着4 0多年前,太行山上彩旗飘扬,人头攒动。劳动建设者在悬崖峭壁,险滩峡谷上开凿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一一红旗渠”的宏伟壮观场景。这幅作品至今仍被专家叫好,它是历史的见证物。红旗渠如今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在红旗渠修建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被誉为红旗渠精神。

每当崔水山说起那段激情岁月,心潮澎湃,历历在目的往事涌上心头,手舞足蹈,滔滔不绝。让听者不仅激动,而且深深的钦佩当年的建设者。4 0年弹指一挥间,昔日贫瘠荒凉的山地,已变成造福当地人民的灿灿金山。犹如一颗尘封许久的珍珠,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也就是在参加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崔水山爱上了速写人物绘画。他的人物画表现出人物内心世界和斗志昂扬的精神境界,渗透出强烈的人性思考。画一个活一个,直抒胸臆,追求自由,笔画奔放、大气、旷达,再现建设者扬风破浪,中流击水,尽显英雄本色的特征。

上世纪7 0年代,崔水山无意间发现了一本《甲骨文字译林》,在闲暇阅读。甲骨文是安阳城市名片,对于安阳来说,这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资源。自己是安阳人,又是学书画的,如果不学点甲骨文,还算什么安阳人呢?从此他就认真临摹这些字体。从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方面入手。为求得准确,他用了很长的时间考察小屯、殷墟,踏着中国三千多年前殷王朝的都城、宫殿遗址,采集了一堆各历史时期的陶片,使他对洹河两岸的远古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久而久之,对商代文化与甲骨文认识也有了升华,他又拿起刻刀契刻甲骨文。在点画、章法、结构及均衡对称上下工夫,他又把和谐、统一的美学意识融化到刻画中去,体现出文字结构严谨、形体、纤细、秀美的特点。在刻刀和书法的结合下,崔水山的甲骨文书法写的淳朴、自然、雅饰、庄重洋溢着诗情画意。安阳师范学院教授郭青萍看了他的甲骨文书法后,评价到:“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他的作品深受收藏者的喜爱,有不少作品,常常作为礼品赠送国内外友人。

崔水山1 996年退休后,参加了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继续从事艺术研究和辅导学员。2000年得知安阳市申报殷墟世界文化遗产后,已是两鬓斑斑的他激动不已,觉得应该为申遗作点什么?他还是拿起了手中的笔,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创作出一副一百米长的甲骨文书法作品。真是个奇迹,原安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肖继业看到后,大为赞叹:“了不起,真了不起啊”!同时为了更好的宣传古都安阳和甲骨文书法,从2000年至2003年他和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的同事书写了近百幅甲骨文书法作品三次到北京展览。每一次展出都深受观众好评,大家纷纷向他讨字。他挽起袖子,挥毫泼墨,不顾劳累,一写就是大半天,尽管已左喘吁吁,但满足了大家的需求,有效的宣传了古都安阳,受到了同行们的称道。

崔水山生活十分简朴,目前还居住在2 0多平米的卧室,老伴常年卧病在床,但他为人达观大度,朴实耿直,心系贫困群众热心从事慈善事业。为了帮助失学儿童,先后向中国慈善总会捐赠书画作品五十多幅,拍卖所的款,由慈善总会全部用来资助失学儿童和困难家庭,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心情,由于长期从事慈善事业,2007年他被中华慈善总会定为慈善艺术家。

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年逾七旬的崔水山仍然孜孜不倦,勤奋刻苦,真是“画师暮年,壮心不已”。追求艺术是枯燥的,但是,他的心始终陶醉于寂寞的美丽中,穿越在梦境中寻求心灵的寄托和慰籍。

白驹过隙,岁月无痕。

墙内开花红似火,墙外开花分外香。

崔水山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给他带来了硕果累累的成绩。1982年河南省首届“舞台美术展览”获设计创作奖;1991年安阳市首届“水彩画”展获二等奖;1996年舞台美术“传统剧目”安阳市(1 98 0—1 98 5)获文学艺术创作奖;1 9 97年作品入编《中国名人大型史册、书画卷》被授予“当代书画家”称号;l 9 97年书法作品“当代书画名人名作博览”作品由“书堂山杯”组收藏;同年书法作品在台湾参加展出获优秀奖;1 99 8年书画作品被编入《跨世纪书画家精品集翠》一书;1 999年甲骨书法作品在纪念甲骨文发现百周年海内外甲骨文书法作品展览中展出,并将作品作为珍品被中国安阳殷墟博物苑收藏;同年,祖国颂.庆祝建国5 0周年“华夏之星奖”中国书画艺术交流大赛获银奖;2 005年获“百年中国书画家”称号;还被评为“中国书画年度人物”称号和“中国艺术宝典”编委会中国文化艺术家协会授予“杰出中国艺术家”称号;2 006年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家书画摄影名家国际展览展出;2 007年作品被收入《中华书画名家作品集》。

夕阳是杯陈年的美酒,越品越有味。生命是如此美丽,令人陶醉。崔水山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准备着出版《乌的形体结够及动态技法》一书,里面收集了他对百种鸟类的绘画心得,图文并茂,价值极高,非常适合于美术爱好者。他要带着这份属于他和家乡人的作品献给社会,他要把这杯经历弥浓芳香醇酒,洒遍故乡的山呦呦,洒遍家乡的每一寸土地。

我们也衷心的祝福他的作品早日问世,也祝愿他在艺术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记者:林膑   郑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