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真 致善 致美的禅影世界
──评著名画家恒易佛画艺术
佛法东渡,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以宣扬佛教的慈悲教化,生前身后,善恶业力,三世因果报应,六道轮回,渐入人心。每逢战乱,社会动荡不安,风气颓丧,民不聊生,饥馑苦难,人们便对它信赖寄托,自慰心灵。因此,佛在善男信女的心目中是无比神圣的,从而使佛在民间得已广泛传播。佛以慈善,普济众生,受到了人们的敬重和推崇,才使佛教在中国文化中,树立了不拔的根基。
自禅宗兴盛以来,一些文人雅士,失意政客,深隐山林,修心养性,吟诗作赋,创作了不少禅味十足的诗篇、画作,意境之高雅,且通灵透性,赏心悦目,启迪心灵。沉沦者观后可自拔,尘尽光还,参禅念佛,修习修士。如此久之,开启神明。“尽回大地之千万,供养弥陀净之身!”修禅者,大都学问渊博,识养皆深,贯通古今。出此入彼,名望倍增,慧业文人之知见,必为人才之出也。至此,禅诗、禅画渐入人心。
五代、两宋以来,佛教画达到了创作的鼎盛时期,人才辈出,像群星一样耀照天空,不朽之作,熠熠生辉。现在中原大地也涌现出一位专业从事佛教绘画创作的画家恒易先生,出生于1964年11月,古都安阳人。自幼习笔墨丹青,青年遍访名师,深入佛门,苦学技艺,研学花卉、人物、山水等多种创意技法。多年来,广研佛法,深禅理,佛通能智,穷万法源,博大精深的佛教给了他智慧与空明。
还在2007年,笔者在他举办的一次个人佛教人物画展时,见过所创作的佛教画,这次画展,受到了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2008年中国书画艺术院专门为他出版了《朱双易佛像画集》一册,那一幅幅绚丽神采的如来、观音菩萨等佛像的神情体态,在他的精心刻画下,演绎到了极致。清晰的线条,衣纹宽紧有致,色彩精致富丽,肤肌质感得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艺术风格。这种以敏锐独特的观察能力及非凡的艺术表现力,是自己灵感空前的发挥创作,观物作画,意境之新,顺自然规律,观之开神明、启睿智。他的禅宗画心境空明,以一种宽广的胸襟去感悟世间万物,滋茂福德,综罗组织,佛佛同心,蔚成奇观。使人享受到生之乐趣,精神也升华到空明无滞的境界,自然之美与心灵之美融为一体。有内因、外因、层次、节拍的画面,通过画家一笔笔的眼光营造,使画面有了空间层次,又有纵深感和立体感。墨线错落有致,井井有条,鲜彩浓淡,水墨间的浓淡干湿焦,画面韵致倍增。空灵到极点,静谧到极点,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效果,不愧为上乘之作。
佛家言:四根未净,难修正果。心体离念,为无生法忍,念佛入佛心,相接合流,专一精诚,是谓因地。如是心开意解,一念不生,入无生忍,难得正果。因此,要修正果,必要意志坚定,心诚向佛,日久必大彻大悟,得到此境,定久慧生,方入圆满菩提之域。
恒易先生对佛学研究可谓信心坚固,入佛参禅,禅门古德,精进修行,涅槃妙心,透脱根尘,苦行功勋德业。故“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归藏易、周易发祥地,成为中华民族两大文化之源。这里文化资源丰富,早在南北朝、五代时期,安阳叫做邺,不少帝王在此建都兴业,并大量营造佛寺院,林林总总,据考证大约有千座以上,为中原地区最大的佛事活动中心。虽历经多次战乱,这些寺院多次被毁,但仍保留着不少古迹斑斑的遗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说南朝的佛寺院为天下之最,但在南北朝对峙期间,邺的地方寺院不一定少于南方的寺院,只是因为唐朝诗人杜牧这句名诗,让后人认识到了南方多佛寺。在今天的安阳,现留有后周文峰塔,唐代修定寺塔、宋代明福寺塔等,佛教人物造型优美。还有灵泉寺的东魏和隋唐石窟浮雕塔林,小南海北齐石窟的石刻艺术堪称瑰宝。得天独后的地理位置,使他耳目一新,置身佛门,感悟当时佛寺院繁荣场景,不少德高望重的大师在此讲禅,真如性海,事非不能,僧俗习禅宗者,遍于全国,诚赞佛门圣地。同时,还广览佛门圣地,足迹踏遍各地石窟。如深入洛阳龙门石窟、古丝绸之路的敦煌莫高窟、麦积山和四川大足石窟等。这些石窟的佛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多姿多彩的造型,让他眼界大开,如饥似渴的吸吮着。佛的端正温肃,菩萨慈祥、端庄文静,温柔意切等姿势,他百遍地临摹着,慢慢地达到了准确生动,挥洒自如,炉火纯青的艺术境地,让他的生命艺术能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释放。得此佳境,慧根已开,禅门大匠,教已大彰,高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写实技巧得到充分发挥,不同凡响。
正是这样参禅悟道,在婆娑众生的世界里,依诸教理,心法要门,谈玄风气,相率成习,注重个人修养,使他的画技与众不同,禅妙万物,慧明之业,远振于清风,稠实标于华望。佛家的安详、怒目,禅意自在,深哲妙理,灵思奇趣,宗教的精神和佛禅的意趣,让人是那么入迷、神往和陶醉。
这次见到恒易先生的画,发现跟以前大不一样了,给笔者的感受是禅浓境影,灵动含蓄,慧能一系,涵盖一切。有一种“百花落尽春无尽,山自高兮水自流。”的境界。比如作品《十年面壁图》,达摩大师面壁的周围,通过色彩感光,佛光四溢,表现出万法无边,通天透彻的非凡本事,技法独特。在佛像艺术画中,还从没有见过这样的神彩。达摩大师一天到晚默然无语,对石壁跏跌而坐,给人一种神态安详轻松自然,画面空灵,没有落款,只有闲章(禅影轩),整个画面干净肃穆。一般人对于大师“终日默然,面壁而坐”就莫名其所以然了。所以大家便替他取了一个代号,叫他“壁观婆罗门”。当时之时,举世滔滔,哪里找个知心人?又向那里找个举世誉之而不加劝,立志以天下为己任的继承人呢?所以他只有独坐孤峰,面壁相对,沉潜以寂寞无言的心境里,慢慢地等待可传法之人。这种以突出色彩感光,形神俱佳,气韵生动,耐人寻味的禅意,焕然大彰,惟佛教之智则不然,横亘于胸,绵其世泽,盖多取则于禅宗也。以一种静淡之美,以及千丝万缕的联系,百思不得其解,悟其中的佛理,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不可思议的事情。画意与禅意即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创作手法实为难得,是一幅精美绝伦,意境深远优美的绘画作品。
大肚弥勒佛可以说是中国人比较喜欢的神佛,它笑口常开,大肚能容天下事,手握乾坤袋的典型造型早已深入人心,是中华民族宽厚、仁慈、乐观、助人为乐的民族精神的化身。恒易先生采用多样化的手法,创作出一组不同造型的笑佛,如《智者知乐》、《如意图》、《祈福图》、《五福临门图》、《乐在其中》等。逼真生动地展现了它的形形色色、诙谐、幽默、和谐,跃然纸上,情态飞动,给佛注入了人的气质,人的性格、人的精神。画里画外无不流露出笑佛的宽容、慈悲和博爱。幅幅作品无一不抒发笑佛容纳世界的大度,落墨不多,却深藏佛理和玄机,把整天忙碌、浮躁不安的现代人从充满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带入佛家无忧无虑清净自在的境界中,也表达了画家的轻松、自在、快乐人生的向往。同时,也向人们说明一切诸法,悉皆解脱,参禅者玩索深思,不慕虚荣,轻生死,重弃就的清风亮节,作为世出世间的典范。
经历了多年的禅画创作,恒易先生在佛教艺术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绘画题材,也找到栖息灵魂的清净世界。对于从事艺术的人要步入这一境地,实现人生和艺术的超越,必须具备锲而不舍的勇气和毅力,诚信虔诚,超越物质,摆脱诱惑,这样生命的能量才可以创造出美妙的艺术。
恒易先生以佛教立本身,苦心孤诣,精诚所至,广行菩萨道,佛法甘露,将佛教富有精神最显明的一面以画弘济人世,广扬佛法,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以师道自任,立为师表,共探佛境,造化四方。
安阳市龙安区有线电视台
郑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