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黄才耀缘于一篇文章。几年前我在翻旧稿堆的时候,偶然读到题为《远离疼痛》的、专业性很强的一篇随笔,写的是疼痛对人身心的危害,而随着麻醉学科的发展,到目前让患者在手术时远离疼痛或让产妇无痛分娩,不但已经不成问题,而且可以有多种途径。不足三千字的文章,娓娓道来,严密而又深入浅出,当时判断应是文字功底很深的那类作者,不想过后认识到的却是一个年轻小伙子。后来他又投了一篇《没商量的爱》,写的是十月怀胎到儿子诞生的过程,行文寄情之深真挚而动人。这篇文章不但让我读到作者是个性情中人,还让我领略到他跃然纸上的才气。
黄才耀是一名必须时刻严谨面对自己职业的医生。言谈之中,总能感到他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执著,甚至隐约听得见他紧跟学科发展的脚步声。可以肯定他没有多少时间去浸泡专业以外的文字,但作为文友,却希望他能多写些。写作对于修养性情、提升专业素质的好处是不言而明的。只是期待之中收到的却非他的文章,而是他举办画展的请柬。
在此之前约略听说黄才耀业余学国画了。谁想短短时间他便举办画展了。展出的几十幅国画,诚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漳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庄毓聪先生指出的,黄才耀“擅长花鸟尤以荷花为主攻题材,其用笔率意洒脱,往往以简洁的线条或墨块概括物象的形态”。私下以为,这也正是使他的画进境神速而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我喜欢黄才耀那幅叫《清韵》的夏荷,温润而生意盎然;也喜欢他笔调灵敏疏朗,层次错落有致,胸臆充盈画面的秋荷(《秋至》)。《楚辞》有“裂茭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裳”的句子。可以说自古至今,荷花都是艺术不变的主题之一。据说张大千曾访问一位擅长画荷的艺术家,怎样把荷花画生动。那位艺术家说,画荷花不一定要整天拿着笔在池边写生,而应该静坐在荷池旁欣赏,看风中的荷、雨中的荷、春天的新荷、夏天的盛荷、秋天的老荷,冬天的残荷。久而久之你已经不知什么是我、什么是荷,而溶入其中。摊开纸,自然满眼荷花,四季的烟雨一齐涌上,还怕画不生动吗?
黄才耀画竹也见功力。落墨大胆,点节布叶机巧。读画其实就是和艺术家内心深处的交流。在《湘江暮雨寒》中,浸泡于雨季的墨竹,在傍暮歇晴的一刻,一只心怀怯意的小鸟便来访问它了。物象照应,正好透露了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倾注关联。
职业所系,黄才耀恐怕很难在四时八节、风雨阴晴中去访荷问竹,却因他的勤奋、才情与领悟而时见时新,的确令人刮目相看。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漳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南方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