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老河口李楼小学 沈洁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课堂看似书声琅琅,教师一句又一句的“你来试一试”“读出你的感受”“谁比他读得更好”,试图借此让学生触摸情感的温度。然而,我们缺失的是对文本的研读,对字眼、词眼的探究,泛泛的朗读只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新一代的“播音员”。“读”的低效、无效让我在教学中倍感困惑,为了让学生多元感悟的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三方面的尝试:一、吸引学生“钻”进去;二、鼓励学生“动”起来;三、引导学生“跳”出去。
一、吸引学生“钻”进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象,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情境学习中产生了迫切的求知欲望。
二、鼓励学生“动”起来
课堂40分钟是个常数,如果教师讲得多,分析得多,留给学生的读书时间就少了,甚至会出现学生学完课文还读不通课文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师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读书状态,加深理解和体验。这样学生便从被动地接受中解脱出来,回到应有的主题地位,真正“动”起来。如我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针对“同一首诗,为什么父母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一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探究性阅读。发表个人理解和感受时,有的说,“巴迪年仅七八岁就能写诗,母亲看到儿子这么小就有佳作,当然兴奋不已,因此称赞‘精彩极了’;有的说,“从巴迪迫不及待的精神中,可以看出巴迪焦急地等待父亲回来,是多么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为下文父亲的评价做铺垫,形成反差,同时可以看出巴迪是一个十分上进的孩子”;有的说,“父亲的评价不切实际,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些苛刻,甚至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还有的说,“父亲十分民主,他说‘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是希望孩子自然发展,我就希望爸爸、妈妈能这样对待我”……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思维“动”了起来。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这样,学生与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就会敞开心扉。正是在这一系列阅读实践中,使得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实践了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三、引导学生“挑”出来
《新课标》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无疑指明了只有多读书,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在语文课上,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受到的情感熏陶,获得的思想启迪,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出真正的情感。我在教学《童年的发现》一文,课文讲的是俄国作家费奥多罗童年时的一项科学发现,反映了儿童对求知的渴望和孩子们惊人的想象力。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办?学生兴奋不已,纷纷发表个性见解,继而交流了他们各自童年的发现……“我发现了兔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的”“我发现鸡与蛋的关系”“我发现了月亮中的嫦娥爱搬家”……学生创造的火花迸发开来,汇成了一首首优美动听的童年诗篇。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并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创新的成功和喜悦。
在学习课文时,我们既要想办法吸引学生善于“钻”进去入情入境入课,又要鼓励学生“动”起来把课文读厚,最后还要引导学生“跳”出来把课文读薄、读活。这样,学生才能把课文里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真正去学习、领悟了。阅读创新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追求。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坚持教育创新,坚持创新教育,我们的教育就充满希望,我们的国家就充满希望,我们的未来就充满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