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运华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产生对数学热爱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下面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技能训练“生活化”。
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到致考。训练材料要尽可能来自于生活。如在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小糖果的个数,并仔细听教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或2个小糖果,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小糖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或1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小糖果,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个人分到的小糖果的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小糖果,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再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
二、思维训练“生活化”。
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数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的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教学“连减的不同算法”时,学生对第二种解法不太理解,于是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想:1)姐姐有100元,第一天买衣服用了35元,姐姐还剩多少元?第二天姐姐用剩下的钱买了一条25元的小围巾,姐姐还有多少元?学生很快说出100-35=65(元) 65-25=40(元)。2)姐姐在服装店买衣服用去35元,买小围巾用去25 元,一共用去多少?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学生很快就会算出35+25=60(元) 100-60=40(元),学生直观地理解了第二种解法及其特点,而用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了热爱感。
三、想象训练“生活化”。
想象训练“生活化”,是指把数学应用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简易的文具架,标上铅笔3支12元,圆珠笔4支20元,钢笔5支40元。问:教师想买7支钢笔可只带了50元,你们说教师带的钱够吗?那你能帮教师想办法吗?老师又想买尽可能多的钢笔,又想有圆珠笔,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笔方案。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四、日常生活“数学化”。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下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广东省五华县华城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