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树立正确的大语文教育观
文/陈光明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高分低能,整体语文水平不能令人满意,这都是老话题了。原因何在?人们往往对教材、教法议论得较多,而很少从思想观念上去找原因。其实,语文的教与学不应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一方面,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活的教科书,对学习语文来说,时时能学,处处能学;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较其他学科具有更多更大的教书育人的功能,在素质教育方面有特殊的意义(从这点上讲,语文教学应称之为“语文教育”更合适些)。语文教育应是一条纽带,一座桥梁,它的一头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包括课堂的学习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另一 头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个人文化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由于语文教育内容、功能的特殊性,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一种大语文教育观。语文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广阔的背景下随时随地自觉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在不断的学和用中提高语文能力和其他素质。
1、结合社会分析教材。语文教材是例子,是进行人的社会化教育的例子。语文教育中丰富的教学内容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沁园春.长沙》抒发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感慨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抱负,《炉中煤》所表达的火热的爱国激情,《致橡树》所表达的正确的爱情观等等。把这些材料结合现实例子来讲解,就会通过语文教材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把教材化作血肉和灵魂,铸就学生高尚的心灵。把这些题材融入到生活中,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排除思想上的混乱和选择上的困难,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精神迷茫,打实精神底子,是大有好处的。
2、教学形式上贴近社会。人社会化的主要机制有:家庭、学校、社区文化、同伴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这几个机制中都与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关。班级是个“小社会”,我们通过教学活动,去影响学生的社会意识,从而更好的体现教学的社会目的。
在语文教学形式上,我们要通过改善教学方式让学生尽可能靠近社会,让学生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去感受社会意识的价值。如语文课堂上,就要发挥同伴群体的作用,发扬教学民主,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社会示范作用。因为从“课堂教学社会学”分析,过去我们常说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着课程,现在则可以说,学生其实也是在、而且更确切的说是在课堂上亲历着生活,体验着服从、沉默、反抗、竞争、合作、展示、回避、成功、失败等带来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学校中学生获得社会体验可能对其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加强合作学习、和谐教育、快乐教育,课堂上让学生体验均等参与机会,增加学生课堂交往,提升学生的课堂地位。
3、参加实践走进社会。语文课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时空也要向课外延伸或渗透。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乡音俚语、影视报刊、天地山川……听之,明始末增信息;说之,表情意通思想;读之,广见识晓事理。我们教师要更多地强调学生与社会、生活、自然的感应,与自然欢娱,体察社会气息,并于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品德,使自己的视野拥抱整个世界。在教学中可以设法开辟出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例如,走向乡村搞调查,走向街头搞咨询、做广告等。既为学生提供了一展其能的舞台,又让学生养成自觉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超越时空,多层面,立体地感受生活,领略生活之真谛,并且反过来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思考,经过各种环境、形式的感染和熏陶。
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从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如国家级科研项目,柯桥教育实验区的“基础教育与人的社会化”,结合柯桥江南水乡实际,开展的“水文化”、“酒文化”、“石文化”等研究,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个人的发展和进步是否跟得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是靠书本的教育能解决的,语文社会实验活动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前人的心血、结晶,在这里都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这比起亲自付诸实践,亲身体验要快捷省时得多。但仅靠几册课本,关在学校里每天上一、二节语文课,是不可能学好语文的。大语文教育就是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课外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课外的生活活动绝不能仅看成课内教学的简单延伸和补充,而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个人的良好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个人的不良发展多少有碍于社会的发展。一个思考个人发展和进步的人应当为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个思考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社会是应当为着个人发展和进步的。我们的语文教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化,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我们的民族。
作者:浙江省绍兴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