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县永和乡第二初级中学 刘青利
在“八字方针”——预习、讨论、展示、指导提出以后,我就在想如何将它们应用到历史教学中去,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得出以下体会:
一、 预习
以前我不太重视让学生预习,即使让同学们预习课文,也就是把书看一遍,没收到什么预习效果。现在,我给学生布置以下预习作业:
(1):注重看教材每章开头的引言,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提炼能力。
教材每章开头的引言部分都介绍了基本内容、历史脉络、基本观点。要求学生课前精读,课后再回首引言,对本章内容有个宏观理解,能从繁中求简,详中求略。
(2):预习教材的文献资料,培养史料阅读和材料处理能力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把能收集到的相关内容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教师也可以在课前提供给学生一些史料,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并结合课文得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3):运用好材料、图表,培养口头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图表信息简洁明快、功能各异,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仔细分析,并能看图学史,讨论、复述课文相关史实。
(4):预习课后习题,培养理解记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后习题是低层次的训练,但不可忽视。“万丈高楼平地起”, 低层次的训练正是高层次能力的基础和载体,再现了基础知识,对重点内容设疑。
二、 讨论
(1) 精心命题
以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提出综合性强,具有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的问题,注重学生的学习迁移,问题要新颖且多角度。这是讨论的前提。只有命好了题,才能进一步展开讨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充分准备
(3) 这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应做好充分准备。学生要分组,以组为单位布置任务。充分查阅资料,最后进行发言。要求:不离题,不超时,态度认真大方,口齿清楚,措辞得当。
(4) 遵循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把课堂主角让给学生,教师只在旁边听,引导。开始时启发学生讨论,高潮时要及时引导,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结束时要表扬表现好的学生,鼓励发言少的学生。
三:展示
教师要特别注意展示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指导探究
以前偏重于知识的记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的空间,导致学生考完忘完。所以,我认为教师指导探究时应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自主探索,去发现问题,体验其中的过程。这样,学生学起来轻松,而且不易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