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韵
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如何实现从技术训练到美术文化学习的跨越,是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本人以中国结教学为例,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 创设文化情境, 注重发挥兴趣对学习的引导。
教室里展览着师生共同收集的中国结、教师穿着大红的唐装、耳畔围绕的是古典音乐《琵琶行》……文化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强烈感受了一种传统美的冲击,有效地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诱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创造、动手的需要,使他们很快进入“我要学”的可喜境界。
二、锤炼教学语言,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片段1:“一圈一圈的像耳朵,静静地倾听着什么”“柔软、飘逸,风一吹摆动起来像一个婀娜的少女。她的名字叫流苏。”“结体有规则地穿编,非常结实,就象许多双手握在一起,具有无穷的力量。” 这样的介绍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显然比严谨的结构介绍更富有感染力。片段2: “罗带同心爱织就, 巧扣相思结意中”“盘长盘长,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这样充满诗意的讲解揭示了中国结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使学生在文学美和语言美的良好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提高文化修养。
三、关注学生生活,挖掘视觉文化资源。
教材中虽然有很多图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更关注与他生活相关的画面。《生活中的结》由四组在本地拍摄的镜头组成,分别是轮船码头纤绳的结、精美服饰的结、装饰店家的中国结和联通公司门面上的标志。特别是轮船码头纤绳的结,同学们都司空见惯的,却从来没有去细细打量过,当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出现在眼前,探究后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尊重多元文化,启迪学生想象力。
巧妙借助多种呈现形式,如实物投影展示、FLASH演示和师生示范等直观教学手段,合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学生很快能掌握简单的编结技法。“另外一种编法的尝试、装饰品的点缀、不同大小和色彩的组合等”适时提出创新的要求是一种合理的挑战。之前成功的自信使学生更加主动、努力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参与到下一个学习活动中。教师推荐展示中国结的元素在各个领域的运用,对课后延伸学习起着关键作用。部分学生逐渐对编结产生了更大的兴趣甚至达到迷恋,由此产生的巨大的学习热情对他们个体生命的成长乃至未来的幸福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人的培养,时刻有意识的渗透文化学习,那么“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必将实现从技术训练到美术文化学习的跨越。
作者: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古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