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时时为生活

 

山东高密市至诚学校   吴乾

 

新课标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

一、贴近生活,让数学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入手让知识和日常生活交融。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1、创设情景,激发欲望

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角有几种……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2、感受生活,探索新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教学“线段”时可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总结成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二、探究生活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所以,我们应及时提供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应用中更深刻地感受数学的魅力。

1.联系生活,培养能力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学生计算教室的面积;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材料,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解社会的变化和进步等等。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制作长方体包装纸盒,利用学过的相关知识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进行探究。以此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并通过小组合作自我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到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平时的数学课又该怎样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呢?我认为,对课本例(习)题进行“生活化”处理,不失为既“经济”又“实用”的好办法。以 “工程问题”为例,在例题的教学和适量的巩固练习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李军进城买文具,所带的钱如果全买笔记本,可以买10本,如果全买铅笔,可以买15支,现在他先买了4本笔记本,剩下的钱还能买多少支铅笔?通过对该题的解答,既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带着孩子们走进数学天地,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做到知识与生活相连,让学生感知生活,让学生亲近数学,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