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山东省滕州市姜屯镇成教中心学校 刘合军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在十几年的作文教学中体会到:让学生多学习名家名篇的写作技巧,以名家为师,学习名篇,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基于这种认识,进行作文指导时,我注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多花气力。
一、观察“细”。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我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常常给同学举一些名家名篇的例子:如举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例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结合例子,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作者在这里写了他在百草园里见到的哪些事物?作者用了哪些形容词、动词来描绘这些事物?这些生动形象的描绘源于什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出这一连串的问题后,自然就体会到了“仔细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再如举朱自清先生《春》中的例子,写初春的山、水和太阳:“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写初春的草:“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院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写春天花的色彩:“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春雨的细密、轻盈:“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些例子,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素材,就没有好的文章”的道理。
二、感受“深”。文章不是无情物。一篇为人称道的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的浓厚感情。反过来说,这种具有浓厚感情的文章,必定是作者认为真的体验生活、深刻的感受生活的结果。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是很好的例子。《背影》中有这样一些句子:“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因为丧,一半因为父亲赋闲。”“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些句子都渗透着作者对惨淡家境的淡淡哀愁,对于写父亲的背影起着很好的烘托作用。这些好的句子是怎么写出来的?我在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要想写出好的文章,不但要善于观察,更要对所观察的事物有深切的感受;要认真的体验生活,深刻地感受生活。如果对生活中的一切漠不关心,无动于衷,是永远也写不出生动感人的文章来的。
三、表述“真”。巴金说过“把心交给读者”,即篇篇都写“掏心窝子”的话,才能使读者感到真诚,感到可信,文章才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我在进行作文辅导时,常常让学生回顾学过的优秀篇目,如引导学生回顾朱自清先生《背影》中这样一些真实感人的表述:“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通过回顾这些,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好文章之所以好,是因为它们所表露的是作者的真实感受,即表述的是真事,抒发的是真情。而不像少数同学那样,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一写作文就东拼西凑,这种胡乱拼凑、生拉硬扯,缺乏真实性的文章是不会收到感人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