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甘肃平凉静宁县三合中心小学 李琦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是创新学习的核心,是课堂的“轴”。现代教学理论也指出“知识只有靠思维得来,而不是靠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让学生学会思考,是我们老师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尽量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力求以趣激思。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学生的求知欲是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表现于好奇,只有好奇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铺路搭桥。
首先重视创设问题的趣味性,以趣激思。在教学中通过环境布置、课前谈话、游戏活动等,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将要学习知识的背景,为学习新知作了准备,进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在思考中感受思维的美,在探索解决问题中体验快乐,从而获得最佳效益。
其次重视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以趣激思。在教学中,当学生进入了探求新知的最佳状态时,教师若能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因素,依据教学目标,抓住时机,有意识地展示有利于学生学习模仿、概括的教学内容,同样也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活思维。
三是重视借助教学媒体的趣味性,以趣激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要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渴求感。根据小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发挥电化教学特有的“鲜明色彩”、“生动形象”、“声像同步”等优势,刺激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新奇的快感,唤起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二、根据学情和教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任何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该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获得思维的启迪和发展。不论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应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无中生有,应鼓励学生独立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分析、去判断。尤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思维方法的示范与训练,习题的设置要本着以有益于学生思维发展为宗旨,重视思维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训练,把练习过程作为开启想象、训练方法、发展思维的教学过程。
三、鼓励学生讨论,大胆质疑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能提出问题,这样学生才有思考的可能,每当新课进行完,我都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提出不明白、或有见解的问题。对提出问题的,先让全班同学讨论,这时同学们都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给予解答。其实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往往是知识的重点、难点,如果抓住这个时机适当点拨,也是恰倒好处的。更要鼓励差生提问,虽然有时没有什么针对性,即使是错误的或不完整的甚至是离题的看法,也要让他讲完,老师不用急于表态,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有发表见解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学会思考问题的途径,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善于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为了鼓励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当我点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后,就让学生讨论,或自己试着做一做,然后讲给同学们听一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不要限制孩子们的不同想法,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到满意的答案。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如应用题的多种解法就让学生讨论,然后自己讲给同学们听,不但讲解法、还讲道理。
长此以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学着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的目标会更明确,自主性会更高,学习效果也就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