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做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和“创造者”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席桥镇中心小学 王成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把“浇灌”真正转化为对学生的“引导”,通过学生自身的能动作用,引导学生做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和“创造者”。 

    1. 引导“新发现”。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推理与交流,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很宽泛的问题: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想一想:18÷(25) 应怎样计算?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发现:生1:可以把(25)化成小数来计算:18÷(25)=18÷0.445;生2:(25)能够化成有限小数,用这种方法是可以。如果除数是(2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种方法就不能计算出精确结果。

    师:生2说得很有道理,看来我们要寻找其他方法。

    生3:可以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都乘5,把分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计算。算式是18÷(25)=(18×5)÷((25)×5)=18×5÷290÷245

    师:真棒!把不知道的问题转化为知道的问题解决。

    忽然有一个学生激动地站了起来。

    生4:刚才那种方法是可以的,但不如我的算法好。我是把被除数和除数都乘除数的倒数。使除数成为1,这样更简单。算式是:18÷(25)=(18×(52))÷((25)×(52))=18×(52)=45

    短暂的沉寂之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样在探索中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情绪高涨,兴奋不已,正是这一次次的发现,使学生对法则的理解更加深刻。

2.把学生当作“探究者”,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日常教学片段中,我正是从这一特点出发,让小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把枯燥的学习方法强加给学生。这样教学,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能感到自己是个探究者,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2)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探索。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数学已经掌握了很多种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简单的用一种方法强加学生掌握,而是引导、实践、探索、发现,虽然有些学生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他们不是用很优化的方法,但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感悟,也能发现其它方法比自己的方法好。这种多向交流,为学生创造了生动、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

3)使学生学会学习,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一旦把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铭刻于头脑中,那么不管他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将会受益终身。正是鉴于这样的认识,在日常的教学片段中,我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的时空,让他们像从事科学研究那样经历:“操作——发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算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了数学思想和方法,体验到计算过程中的优化意识,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体会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3. 激励“再创造”。

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对同一问题积极寻求不同的思路,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创造性的探索中,学生的创新火花得以迸发,实现了算法多样化和对算理的解释。然后在教师的激励和帮助下,学生归纳整理,回顾反思自己的算法,经过观察、比较、交流、讨论、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再创造”出崭新的计算法则,如就整数除以分数来说: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