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3课《花钟》教学案例
【主题概述】“语言”是语文课堂的本质。2011版《课标》更是着重提出语文课要关注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那么如何在平时的课堂中让“语言之花”节节绽放呢?就以本人执教的小学《语文》三上《花钟》的几个教学片段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案例描述】
教学片段一:
师: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报时的花?
生齐:第一自然段。
师: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圈出都有哪些花向我们报时。(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回答,老师板贴花名: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学生齐读)
师:这些花是什么时间开放的,找出句子,用波浪线划起来。(学生纷纷动笔划词句)
师生引读(老师报出名字,学生一齐说出写开花时间的词句)
师:你们在刚才读时间的词语时发现了什么?
生1:有四个“左右”。
生2:有表示时间的“凌晨”、“中午”、“下午”、“傍晚”等词语。
师:你们的发现真了不得,孩子们,如果把这些词去了你觉得行不行?自己试着去掉这些词读读。
生1:不行,这样写不知道四点是什么时候的四点。
生2:十二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十二点。
生3:花有可能不是刚刚十二点开放,可能是十一点五十八,所以要用左右。
生4:昙花也有可能在八点五十七开,所以也要用左右。
……
师:你们说得真好。是呀,这些词语的运用就使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更清楚,更准确。 让我们再次去读读,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
点评:课文第一自然段用词上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用词的准确性。作者在写时间的词的时候不仅写清楚了是几点,而且也写清楚了是哪个时间段的几点,并且开花的时间不一定正好是整点,所以用了一些表示大概的词。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特点,我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再让他们去掉这这词读一读,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怀疑,再引导讨论,在讨论中主动解决问题,并能无意间在学生的潜意识中留下这么一个印象:我们用词要明白、准确。
教学片段二:
师:再读课文,看看作者在写这些花开时除了用词准确你还有其他发现吗?(学生再次读课文)、
生:我发现句子写得很美。
师: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美的?
生1: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用了比喻句。
师:哦,你知道这个是比喻句,用上比喻写出了牵牛花的什么?
生:写出了样子像小喇叭。
师:你说得真好。小朋友再读读看看,除了写出了样子,还写出了什么?(学生积极举手)
生:写出了颜色,是紫色的。
师:这么美的句子那么谁来读读呢?(指名读)看看这一自然段中还有比喻句吗?
生: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出示)
师:哦,看看,何佳佳同学绽开笑脸了,严敏同学也绽开笑脸了,还有陈微,哦,越来越多了,那么多蔷薇绽开笑脸了哦。(学生们的脸上都漾开了笑容)同学们,那就带着你的笑容来读读这句话吧。(男女生分读)
师:还有一种花开放也是用笑来形容的,找到了吗?(学生马上举手)
生:昙花却在九点含笑一现。
师:它和绽开笑脸一样吗?(学生齐答:不一样。)那么谁来做个表情?(指名三名学生来做表情,学生评价)这一笑是非常珍贵难得的,只是“含笑一现”,我们一起来读读。(学生齐读)
师: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得很美的?
生:睡莲从梦中醒来。把睡莲写得像人一样。
师:你找到了句子,还说出了它为什么美。从梦中醒来的时候你是什么样子的啊?
生:(做着揉眼睛的动作,有的伸懒腰)
指导朗读。
师:还有谁也刚醒来啊?
生齐: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师:谁能把烟草花苏醒时的样子读好呢?(指导朗读)
师:还有你觉得美的句子吗?(学生踊跃举手)
生:万寿菊欣然怒放。
师:想象一下,万寿菊开了是怎样的情景。
生1:有很多很多的万寿菊。
生2:万寿菊有很多的颜色。(师:有什么颜色呢?)有白的、黄的、粉红的。
师:对啊,有很多万寿菊,而且五颜六色,一簇引说——堆在令一簇上面,多热闹啊。这就叫——生:欣然怒放。(齐读句子)
生: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边做动作边读。
老师读时间的词,学生接说开花的句子。
完成课后的第三题,校对订正。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点评: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美的句子,他们积极去寻找发现句子的美。有的是发现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有的是用了好词好句,而有的是用了拟人这种修辞手法。在反复地读、找、划、再读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了语言的不同表达方法,积累了一些优美的词语。再加上最后的背诵,对学生的积累起到更大的帮助。
教学片段三:
师:同学们文中有两种花作者就做了简单的描写,你们找到了吗?(指名说)
出示: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
夜来香晚上八点开花。
师:简单的语言但准确的语言也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一起读读。(齐读)现在你们能学学作者前面的表达,把这两句也写得美美的吗?
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生1: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展开了笑容。
生2: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露出了美丽的笑脸。
生3:夜来香在晚上八点悄悄张开了花瓣。
生4:夜来香在晚上八点睁开了眼睛。
……
师:同学们能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把简单的句子些得真么美,真了不起。现在让我们把课文中的这些美的句子都记下来。试着背诵第一自然段。
点评:捕捉课文的空白点,让学生进行当堂写话,能帮助学生将已经积累和刚刚积累的语言进行运用,并且一些学生已经能运用本文中习得的语言规律来进行写句子。
【教学反思】
一、层次朗读,积累语言
“阅读”从这个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读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少了朗朗的读书声。不论我们的理念怎么的变,“读”在我们语文课堂中的首要地位是永远不变的。因为它不仅是学生悟情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从古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就是通过读和背来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虽然我们的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在更新,但是我想这一方法是永恒不变的。在本案例中我就通过多层次,附着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来感悟语言的规律和积累语言。首先让学生边读边圈花名,我想这次的读中学生对这些花的名字基本上能记住,已经掌握了最浅层的语言。第二次读我让他们边读边划出写开花时间的词句。这样他们又进行了第二次的感悟。这两次的读都是浅层次的读,还没有深入探究语言规律,学生的朗读还只停留在第一印象上。那么第三次的读,边读边找出你觉得写得美的句子,这次的读就是深层次的读了。学生边读要边思考为什么是写得美了。在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就要对语言表达进行分析,对语言做出判断。他们说出了比喻句,说出了用了好词,说出了把花当人来写,还进行了动作的表演。学生找出了这些规律,那么他们对文本的语言已经基本掌握了。于是我就趁热打铁,再师生读,完成课后练习,最后背诵。让学生在学习的激情中完成这些语言的积累。
二、正误比较,感悟规律
我们的课堂都在避免错误,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我们有时候不如也“糊涂”一回,制造一点错误,在正确与错误的比较中,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积累。在对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这一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时,我故意让学生把表示大概和一些时间次漏掉读一读,比如“凌晨、左右、中午、夜晚”等,再让学生和原文进行比较,体会这些词语不用行不行。学生马上就能从两者的比较中感悟到这些词语在文本中起到的作用,这些词使文本语言表达更准确、确切。继而我就引导他们体会用词要准确、恰当,要说明白。让他们在正误的比较过程中感悟语言的规律。
三、抓住空白,表达运用
语言的积累最终是为了能运用。文本教材的很多补白点我们可以发现并用来运用学生习得的语言。在本案例中,我就抓住课文中作者简单写的两句话让学生进行拓展写。学生马上能将本堂课习得的表达方法和语言进行运用,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学有所得。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娄桥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