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摘要:阅读教学中要善于诱导启发,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充分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在丰富的想象中、在课文的研读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质疑 想象 研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 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疑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学生敢“创”,乐意去“创”思维才会异常活跃,能力才会有所提高,才能利用丰富的想象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此,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在教育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话题,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发展的问题。下面就结合自己十几年语文教学实践,对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大胆质疑,训练创造性思维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创之源。我们知道,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他们的创造发明都是从对事物产生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研究,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质疑问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师问生答一统天下,改变着机械被动的应答活动,朝着素质教育所需要的主动创新精神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中要善于诱导启发,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例如教学《鸟的天堂》时,当学到“……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许多学生露出了茫然不解的神情,捕捉到学生的这一细微变化,我便问:“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吗?”片刻的思考后,学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怎会生出根呢?”、“这是种怎样的景象呢?”这时我再放映榕树近景图,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再围绕问题学习课文、分组讨论、自己动手把它用简笔画画下来,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榕树的茂盛、生命力的顽强。这样,学生自己质疑、释疑,得到老师的肯定,摆脱了常规的束缚,有效地加强了思维训练,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激发想象,提高创造性思维
        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时必须善于创设想象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达到从丰富的想象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语文课本中有些文章描述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有些文章记述着各类人物的动人故事。教学中可以将这些文字编织出一组美丽、生动、鲜活的画面,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充分想象,理解课文,培养能力。例如教学古诗《绝句》时,我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要求学生想象一下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什么,练说一段话,使说话训练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围绕要求,大胆想象,有的说它们在炫耀自己的美丽;有的说它们在赞美草堂前的秀丽景色;还有的说它们在歌颂祖国繁荣昌盛……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各抒己见,词汇丰富,表达效果较好。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引导研读,发展创造性思维
       语文教材的文章文质并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掘教材中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思维训练。
       1、在理清脉络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教学中,教师把握时机,设计适当可行的思考题,适当点拨,以思代讲,大面积训练,让学生在思中读懂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可以拟这样的思考题: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我见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心情是怎样的?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很快就把握住整篇文章的脉络,了解了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在领会课文中心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教学中,让学生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也十分重要。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让学生思考:课文写了邱少云的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说他是位伟大的战士?学生结合课文自由畅谈,体会到邱少云那钢铁般的意志、严守纪律英勇献身的精神。这样,学生不仅懂得了文章写什么,而且理解文章为什么这样写,既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又受到了精神熏陶。
      “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总之,学生有无限的创造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要充分信任学生,适时、适度地给学生创新性思维铺路搭桥,不断开辟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学生就会展开思维的翅膀,在语文世界自由翱翔。
       参考材料:
       1. 论文网 作者黄江宁;
    2.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作者 谢翠勇
                          (作者单位:广东省南澳县后宅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