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盲从心理,引导主动问答
——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浙江省永嘉县西溪乡中学 吴琴丽
爱因斯坦曾说过:“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造力改变着世界的一切。”现实社会也见证了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竞争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因而努力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是一个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问题。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源于问题意识。正如,亚里士多德曾提出的: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可见,引导学生主动问答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主渠道,问题是思维的表现形式。
但纵观目前我们的教育实际,却不难发现,好多孩子成长的过程恰恰是问题意识逐渐消磨的过程,大多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出现有观念障碍,不但自己不善于发现问题或不敢提出问题,甚至连老师提出来的问题也都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而是急于从书本中找,原原本本地把书本中所谓的“答案”搬出来,或是等待他人告诉答案并记录下来。这些盲从现象的出现也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作为历史与社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纠正学生的盲从心理,引导学生主动问答。
一、 唤起自信,纠正盲从
学生出现盲从心理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因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思考出来的答案不一定正确或不全面,怕被同学讥笑,学习处于盲目状态,一味接受,使问题意识处于潜在状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创造的两个基本条件”。这就需要老师去创造条件,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要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论他讲出来的话是多么的幼稚,想法是如何的不切实际,也不能轻易地去否定。比如本人所担任的七年级这个班,可能当时刚进入初中新鲜感还很强的缘故吧,开头几天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时还是蛮积极的,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从书本或参考资料中找出一通话来应答,于是出现了有的学生回答的不全面,有的学生的答案不切合问题情景实际等现象。为此本人通过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补充外,还专门设计了“我能行”“比比看”等教学环节,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同时告诉学生可以结合书本资料但不要太依赖书本资料,联系实际说出自己的观点,并告知这样做对他们今后发展的作用。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学生太依赖书本资料的状况有了改变。
但在这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想法缺乏自信而不敢表达甚至停止思考,等待他人告知答案的现象,长此下去学生会出现思维惰性,为此本人除了及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上也会有意的安排给哪些不自信的学困生回答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之后给予适时的赞赏外,也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作为财富,指导学生正视不足,把错误作为学习的一种途径,引导学生走向完善。如在上“选择合适的地图”中的“分析图1—11A与图1—11B(比例尺分别是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30千米、115千米),从这两幅图中你分别能了解到什么?”时,由于答案比较开放,在讨论后进行汇报时出现了只有三位学生迟疑地举手,当其中一位答出了“我发现图A比图B的比例尺大”,而学生对此反应不一时,本人问“你能告诉我是怎样得出结论的?”那生答:“我是根据230千米比115千米长得出的。”本人转问其他学生“你们认为呢?”发现有七位赞同这一答案,本人请不赞同中的一位学生来做分析,那些赞同的很快就反映过来了。试想当那位学生答出“图A比图B比例尺大”的时候,马上去否定,会打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那位学生有可能觉得这么简单的内容自己也会出错会产生自卑心理,通过这一简单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懂得只有把错误展示出来,找出错误的原因才能使自己不犯同样的错并且也能让其他同学作为借鉴。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一份自信,当学生有了自信的时候,才不依赖书本或他人,积极去思考,也会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二、 激发兴趣,产生疑问
要唤起学生的自信心,纠正盲从心理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原动力,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源泉。兴趣能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其思维更加敏捷,使其想象力更加丰富。试想学生若毫无兴趣的话怎么可能会去认真思考,这样一来也就不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此本人经常做到两个“创设”:
创设融洽的情感气氛,“琢玉要先爱玉,育人要先爱人”,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本人以“爱心、匠心、耐心、诚心”对待学生,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还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面带微笑走进课堂,在教学中力求语言的生动幽默,化抽象为形象,化陌生为熟悉,使语言本身具有形象美和艺术感染力,缩短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感情。比如现在如果你问本人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最喜欢哪一门功课,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历史与社会”;哪一门功课学的最好,他们同样会回答“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不断创设融洽的情感氛围,努力提升自身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兴奋的情境中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才能使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永不枯竭。
创设问题情景是激发学生兴趣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在教学中本人创设了以小品、动画、歌曲、诗歌、故事、漫画等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上《辽阔的疆域》时,我就边放歌曲《大中国》并结合相关图片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而且还让全班学生跟着一起唱,使学生在强烈的视觉与听觉震撼中产生疑问:“大中国这个家到底有多大?大到怎样的程度?”“每个家都有邻居,大中国这个家有哪些邻居(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哪些异同?”等,这些疑问的产生会促使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教师的指导,最后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使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继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
不过本人也深知激趣方式的选择要注意俗话说的“好菜连吃三天遭人厌,好戏连看三天令人烦”,要力求多样化:除了经常用的“两个创设”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设计教学环节展开教学,如“辩一辩”在辩论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等;力求做到“课伊始,趣亦生,课正行,趣亦浓,课已止,趣犹存”。
三、平等交往,激发潜能
有研究表明,80%的学生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毫无疑问,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重要。教师与学生交流方式恰当了,学生上课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思维活跃了,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因此,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自信心的基础上,本人将自己置身于跟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适当地跟着学生,跟学生关注的问题走,力争创造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发现问题,给学生一个提出问题的宽松平台。错了允许重答、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甚至辩论,不明白的允许发问,忽有“灵感”、“顿悟”允许插嘴,允许“异想天开”。如在学到我国南北方差异中的两者屋顶不同及造成两者屋顶不同的成因时,由于已创设了宽松愉快的情景,学生已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有学生就提出了“南方也出现了许多平顶房”并表示不能理解时,本人就请其他同学帮忙解释,学生一听老师请他们帮忙解释,兴趣就来了,思维的闸门拉开了,很快的一些学生做出了解释,还真别说:有引用科学学科知识解释的;也有的还想建什么圆锥形的屋顶;建什么绿色节能屋顶等。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学生有了兴趣、也有了自信,使得他们无拘无束、自由表现,尽可能地挖掘出大脑潜在的能量,使新的点子、新的想法蜂拥而出,从而主动积极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张显了个性,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自由伸展和尽情发挥。
除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外,本人还采用让学生自己提问,互相回答的方式,营造民主氛围,许多学生的问题看起来简单而古怪,其实蕴涵着深奥的哲理;有时带来欢快的笑声,笑过之后又明白了新的道理。另外,开展正反两方的问题辩论,进行知识抢答,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等方式,也能有效的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打开学生的思路。
总之“懂得并不等于已知,理解并不等于掌握。为了使学生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让他们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牢记: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赞赏,营造富有人情味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回答,比教师设计问题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