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耀中国际学术讲座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本报讯 5月22日上午,美藉华裔学者、文化评论家刘耀中国际学术讲座研讨会在北京国谊宾馆召开,中国画报协会执行会长、原人民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邢雁,著名诗人、《稻香湖》诗刊主编艾砂、马乙亚,中国文化发展专项基金秘书长、中国国学诗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王耀东,作家报总编张富英,诗人、书法家、《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主编靳新国(笑琰),诗人沉沙、《海淀文艺》主编、诗人张福成,《今日文艺》主编、诗人黄长江,作家、评论家、《〈京华网〉主编李惟旭,著名诗评家许庆胜,〈北京那些事儿〉丛书主编刘辉等三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与会者就刘耀中先生的著作《死亡的超越》和《诗人与知识分子——心理学:死亡的超越续篇》,以及刘耀中先生的爱国精神和诗歌境界,他对全世界著名诗人的心理解析和诗歌解析展开广泛研讨。此次研讨,与会者一致肯定了刘耀中先生的学术成就及其思想。
会上,本报主编靳新国向刘耀中先生赠送了书法“诗心中国”和“风雨知多少,春色属诗人”。
(本报记者 笑琰 姜兴)
相关连接:
刘耀中 美藉华裔学者,水源工程师,文化评论家。1934年10月24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一个华侨家庭。毕业于南加州大学土木工程系。1983年以来撰写了大量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评论,在美国、香港、台湾和大陆发表,并在大陆出版了《荣格、弗洛伊德与艺术》、《新生代的视野:一位美藉华人谈西方文化》、《诗人与哲人》等书。
主要专著: 1,《荣格、弗洛伊德与艺术》;1989. 2,《新生代的视野:一位美藉华人谈西方文化》;1993. 3,《诗人与哲人》;1995.
中国画报协会执行会长、原人民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邢雁
《稻香湖》诗刊主编艾砂
中国文化发展专项基金秘书长、中国国学诗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王耀东
东方或中国诗歌,向西方学习什么
心灵的启迪
——读刘耀中文集
胡玉枝
在这初夏的微风里,终于盼来了这次研讨会。其实很早就期待了,曾向王耀东老师请教怎样突破自己创作上的瓶颈,王老师就推荐了刘耀中先生的这套书,并给我寄来了,当手捧着这两卷书时,内心的感激真的是无以言表。
因为在岁月沧桑里,颠簸沉浮,于静僻的一隅,独守孤独的精彩,是风姿,也使视野受限。得此馈赠,如久逢甘露,急迫地翻开书页,深读细品,一下被书中的恢宏与渊深所震撼。仿佛醍醐灌顶,亦如洞天别开的一扇心灵之窗。
这卷书为我们打开了西方文学特别是西方诗学的视野,是一次心灵的撞击。书中几乎摄掠了二十世纪西方所有的诗歌流派及其代表,从伟大的诗人、女诗人、朋克诗人、黑人诗人到海外华裔诗人;从心里分析、比较文学与宗教、超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宗教与政治、哲学与科技等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充分论证了中国古典文化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并以诗人的经历和作品为依据,深刻阐述了性、意识、信仰及宗教对诗人创作的作用及其深远影响,证明了文学的灵魂是超越死亡的,是弥久长存的,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艺理论体系。也充分体现了刘耀中先生的广博和深邃。
开篇中的伟大诗人叶芝,他的情感经历,他的象徵学,他的考古学、他的魔术及他的那些诗作,都论证了性、意识、及宗教对诗人创作的深刻影响,叶芝深信生动活泼、鲜活而有吸引力的作品,绝非人力而为,是借助神秘与魔术的创造,形式是精神的体现。叶芝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他相信佛教的因果,其实这也是一种宗教信仰,并对他的作品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圣人站在上帝的圣火中/像镶嵌在墙上的金子/来自圣火,却在世俗中旋绕/我灵魂的歌唱家/耗尽了心血/渴望擒缚那垂死的野兽
两个意象派女诗人杜丽特尔和罗威尔。杜丽特尔与意象派鼻祖庞德的爱恋,镌刻在生命里,并深深地影响着她的作品。而庞德深受中国文学和孔子作品影响,因此杜丽特尔的诗风简洁朴素空灵自由。而她对神话图腾的崇拜以及佛洛依德对她的启蒙,也正说了,意识、灵魂及宗教对诗歌创作的深远意义。罗威尔也受庞德影响但又独有新意,她曾用中国诗、日本俳句等多种诗体写诗,而“紫丁香中的我”成就了诗人。那些超意识的空灵,来自冥冥中的点化。
以致朋克诗人的不道德,黑人诗人的自由抗争,及书中对佛洛依德、荣格、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柏拉图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剖析和解白,都给予视觉和心灵的撞击。
用心灵拜读书中每一位诗人,感受着那些超越,感受着那些经历与成就,尤其那些女诗人所给予我触及灵魂的冲击和震撼:歇斯底里是诗人的特质,它来自诗人的经历、心理、意识及信仰,歇斯底里是灵感的喷发,是激情的燃烧。而诗人的苦难和特殊的情感经历以及强大的外在压抑,造就了诗人的内涵,苦难是创作的源泉,歧视是崛起的动力,信仰和宗教是不可或缺的,而绝非浅薄的迷信之论。那些人所不及的,那些突然而至的,那些遥遥相应的,不正是那无觉而不可言说的宗教与信仰吗!它伏潜在每一个诗人的灵魂深处,流淌在笔端。
当下传承的缺失,人们在浮躁的欲望中攀爬,丢弃了沿延五千年的华夏古文化,在虚空中寻找慰藉。而我们的古典文学在影响着世界的文学发展,成就着一个个诺贝尔文学者。回归吧,出游的灵魂,让华夏五千年的古文化再度灿烂是当下诗人的责任和义务,更是超越死亡的文学启迪。
敬佩至极: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刘耀中先生
有幸得到北京儒博文化艺术院长、中外名流交流总会董事长黄长江先生的诚邀,我能参加刘耀中先生的文化成就的研讨会。首先,我受《侨星》杂志社北京通联处陈效琴主任及我的同仁之委托,向刘耀中先生表示我们最诚挚的祝贺!
感谢刘先生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在众多领域取得不凡的业绩。我们为先生对于中西文化交流中获得卓越成就甚感欣慰。通过了解我们知道:刘耀中先生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对各种流派、各种文体的著作均有涉及;刘先生学识渊博,本人长于理科,在哲学、宗教、心理学研究方面都获取过骄人的硕果。
令我们国人尤为感叹的是,刘耀中先生虽然居住海外多年,但一颗炙热的中国心依旧一如既往。他关注中国所发生的一切:为蓬勃发展的经济速度而振臂高歌;为迅猛崛起的中国大政方针献计献策;为所有阻碍和谐发展进程的羁绊而夜不能寐。一腔爱国情怀,足以是所有华侨、海外侨胞的楷模与典范。
刘先生深深体会到,自己的祖国不振兴,即使在海外有多大的多超人的抱负也难以实践。身为黄种人,刘先生最为体验外国政策的歧视态度。基于此,刘先生始终与祖国心心相映。我们不会忘记,刘先生不仅为美国人民带来福祉,倾全力实现西部加州北水南调,而且在中国三峡工程还未开工的初期,就曾诚恳地向当时的水利建设部长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受到部长的高度称赞与重视。刘耀中先生善于洋为中用,善于勤奋思索,善于从高深的知识海洋中汲取营养。因为如此,先生的广泛爱好是有深厚根基的。
身为海外多年水利专家,依旧迷恋于中国文化研究,对史学对诗学对易经的深刻领悟,足以叫人震惊。用什么去解释那?唯有根植于祖国的那份赤子之心在不停地跳动,唯有不断汲取悠久的华夏文化那份情愫那份追逐牵动于他。最重要的是,刘耀中先生始终难以忘怀的是那不可欺辱不可战胜的中国尊严!能做到这一点,恐怕不是所有华人华侨能企及的。
中西方的文化交流需要热心人。刘先生岂止是热心?他已经把毕生的经历与智慧融入其中。正因为生活在美利坚国度,刘先生的视野极其开阔,在批判地吸纳各种文化流派的同时,他没有忘却中国文化根基对世界文化的引领作用。通过对《易经》、道学、佛学的研究,刘先生意识到西方哲学、心理学、宗教,都会以深厚的中国文化为基石。任何否认与割裂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文化的企图都会站不住脚。由此可以推断:学习研究西方文化,刘耀中先生无疑是当代不可忽略的中坚力量的支柱桥梁。
中国文化之浩繁、之深邃,足以叫国人所骄傲。华夏文明的独创性,不可复制性,是全球居民的共同财富。我们应该相信: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世界文明一支不可替代的奇葩。妄自菲薄,与我们无关。
我们可能不会深刻了解刘先生研究成果的深邃意念,更谈不上卓有成效地领会其实质。我们所触摸到的是,刘先生永无休止的追逐知识的爱国情怀。
我们注意到:先生对世界诗歌流派的钻研项目与探讨结论。每一篇学术探讨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意象层面的解读,而是放在大环境中高屋建瓴般地引领其阅读趣味,并不妨碍细细地饶有兴趣地咀嚼。通过心理学、宗教信仰、人文历史所契合的内涵,先生善于深刻剖析内心深处的感受。先生推崇唐诗宋词,也力图用中国传统的理念、传统的文化格调来释解。这就是先生执着如一的中国情结。
谁都可以知道,中国近代史经历了太多的曲回与磨难,尤其建国以来种种自身的挫折以及西方人的误读、误解。我们看到,早期就生活在美国的刘耀中先生始终不移地坚守自己的信念,要说一句难能可贵,是否语言太苛刻些?刘先生的脉搏并没有因为异国他乡的经历而有所更改。
今天的研讨会除了褒奖刘耀中先生独特的爱国情意,那就是抱着敬佩心情欣赏揣摩先生多年精心锻造的浩繁力作。我们有理由确信:刘先生的创作激情不因年龄的客观增长而减退;刘先生所涉猎的领域随着阅历之丰厚会有更坚实的建树;刘先生对中华民族的卓越贡献应该、也会彪炳史册!
最后祝刘耀中先生身体康健,期待着更多的作品问世。
20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