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招
——兼为当代教育体制“平反”
汪重阳
我们单位是个偏远初中学校,长期以来师资严重短缺,配置也不合理。学生基础差,管理也不到位。所以,每每在全乡、区统考、中考排名中都难以脱离“后三名”的“厄运”。可以说,国家长期对偏远学校的“冷落”,再加上“不合理”的教育体制,让我们几乎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一般。在祖国母亲面前,我们师生们都感到是“后娘”的孩子,受尽了“虐待”。
但是,尽管我们常常坐“红椅子”——在最后面“挂帅”,我们的自尊心却没有完全消失。我们全体同事们也在渴盼着偶尔能“扬眉吐气”一番:看着区、乡统考的排名单上,我们学生的靠前的成绩,而“洋洋得意”。于是,我们奋起直追、加班加点。师生一同跳进了书山题海中,拼时间、熬体力、耗脑力地“苦战”着。可是,每每期末的区、乡统考中,学生的分数还是“可怜”之极,排名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们反复地反思着、讨论着,尽量找我们的失误之处。可找来找去,只是那么几条——学生基础差、训练量不够。学生基础差我们无法改变,因为当地招生范围内小学教师更是缺编严重,还是“老民办+代教”老师在顶缸。但学生训练量不够我们能够弥补。然而,数倍加大的题量换来的,依然是徘徊不前的分数、羞于见人的排名。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时,有一位来我校支教的市区学校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妙招”:市教研室每学期都出有各学科的单元训练、期中期末模拟题,统称为《目标与检测》。而每学期期末的统考试卷中,有70%的题都是从那上面照搬的。要想叫学生考高分,每学期只要让学生把那上面的题反复练上几遍并达于纯熟即可。他的一番话,顿让我们“如梦方醒”。难怪我们使出“吃奶的劲”也“拼”不过其它学校,原来除了人家有着过硬的教学设施、配置合理的师资队伍以外,还掌握了如此一个提高“教学质量”的“妙招”。
可能我把这办法称作“妙招”会有人耻笑,特别是那些经常考高分、排名在前的学校老师,肯定会对此不屑一顾。因为人家早已习以为常了。可我宁愿被耻笑,谁叫我们是偏远学校呢?谁叫我们那么“孤陋寡闻”呢?有了这样的“锦囊妙计”,还何愁孩子们考不了高分呢?
于是,我们赶紧到文化市场上为学生买来了那全套的《目标与检测》。嘿,还真是“紧俏货”呢,价格也不菲。可我们不怕它“价格高”,而怕它“不畅销”。只要是“畅销”,就能找到“仿制品”。那价格是低之又低,质量还很可靠。买回来后,我们便“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地让学生做了背、背了做。期末统考中,我们学校的整体成绩果然上升了一大截,还有几门副科取得了全乡第一的好成绩。学生们也不再说试卷上的题难了,而是高兴地说:“这题真简单,我们以前都做过。”
从那以后,我们不再抱怨当代教育体制不合理了。大家想想,本来学生们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在的教育体制把“德、体、美、劳”都“砍”掉了,只让学生发展“智育”。这不是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吗?“智育”本来也包含着多方面的因素的,现在的教育体制又将之进一步简化成了“做题、训练”,这难道不是又一次“减负”吗?这还不算,在这样的“减负”中,又出现了如此“妙招”:想考高分,只需把那一套资料反复做上几遍即可。谁做得熟练,谁记得牢稳,谁就能得第一、拔头筹。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孩子们是多么幸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