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化学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
——中学化学教学研究
四川省德阳中学 董世春
中学化学活动课的开设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独特的作用。开设活动课即是教育又要满足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创造性人才要求的社会背景,又有着心理学教育学上的理论基础。
中学化学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这种形态的课程是对学生施加合理教育的好方式。因为其一: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提供了直觉感知,想象空间,可能产生的顿悟闪现等条件有利于右脑的动能开发,而左、右脑动能的互补则是创造力产生的基础。第二、学生所能及的活动环境对其产生的教育影响,往往是一些空洞的说教所不及的。在学校教育条件下学科课堂教学是课内打基础,活动课教学是活动中求发展这两条途径相辅相成,促进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
中学化学活动课的设计和实施是深入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索质教育的决定》的需要,是实施《新课程、新课标》的需要。
进行哪些活动,怎样进行这些活动是上好活动课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在直接的或创设的人类基本活动的情境中去实践,去感知,中学化学活动课当然应该以人的科技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为主要目的。当然还应兼顾挖掘其它省去的教育功能。教师要有整体育人的观点,事半功倍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以上认识,笔者在编写活动课和安排活动课方式时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创新性原则
科学性:①尽可能地让学生涉猎一些可以接受的最新动态的科技知识,尽管学生只能是表层面上的大致了解;②关注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养成与使用;③讲究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安排上的科学性。
创新性:活动课要下大力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与能力,自然学生的创造与科技工作者相比是低层次的,但有了今天的这种底蕴,明天才有可能得到成功。要做到:①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善于想象,勇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造发明。②引导学生要有开放性的视角,开放性的思维。关注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并善于接受人类活动中健康进步的事物。③鼓励学生要多角度去分析问题,多想出几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并会从中筛选出最好的办法。④自始至终地坚持对学生进行方法比较的教育。
二、实践性、主体性原则。
实践性:①将课内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情形中去。②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关心社会问题并尝试着解决的方法。③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在想中做,在做中想和学。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主体性: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老师要精心组织与辅导,不是充当越俎代庖的角色而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充分活动铺路搭桥。主体性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①激发学生兴趣以形成志趣积极主动参与。②给学生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合作伙伴的权利。③一定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他们提供便利的条件。④允许在同一活动中出现几个层次不同的结果,为差生营造宽松的参与氛同。也允许在同一时间内分几个小组进行不同的活动项目。
例如化学活动课中的一个实例。
“你用什么方法制乙醇?”讨论简记在学习了乙醇的工业制法后,笔者布置了一道思考讨论题:你作什么方法制乙醇?两周后的活动课争论激烈。①乙烯水化法者认为发醇法的缺点一是浪费粮食和燃料;二是生产周期长,乙醇水化法正好克服了这些缺点何乐而不为呢?发醇法者则反驳:乙烯水化法的最大缺点是耗费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承认分馏发醇法浪费燃料,用只让乙醇通过的分子筛去分离不就行了吗?②笔者点拨到:你反渗透膜淡化海水那样用膜分离技术大有前途,希望将来有同学能获得这方面的专利。③学生很活跃,有的人上台在黑板上写出:淀粉(或纤维素)——糖数——葡萄糖——乙醇,并说种植糖含量高的植物或找野生果实代替粮食和培养特殊细菌作催化剂就能解决浪费和生产周期长的问题。④其他学生又不断补充用木屑、用造纸废液、用稻壳谷糖,发酵乙醇还可以变废为宝。⑤至此,全体学生都认为用发酵法也是大有前途的。⑥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瑞典种植速生的杨柳树砍去当柴烧,这和乱砍滥伐有什么区别?笔者启发:“这不是破坏林木而是有计划的种伐树木,是生物质量的利用。所谓的生物质量就是固定在植物里的太阳能。瑞典的做法实际上是利用树木这个形体把太阳能固定下来再转化各种燃料或其它有用的东西。
总之,“活动”是活动课的精髓,“实效”是活动课的果实,这是中学化学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的根本出发和最终的归宿。在这里笔者要作一些强调:我们在中学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发挥中学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后的旧式的中学化学教学往往是教师包办代替的多,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少。新时期的化学教学以素质教育为方向,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目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把学生学习化学的地位放到了主人公的地位。中学化学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动脑,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论,我们在中学化学教学之中应该围绕素质教育,依据化学新课程目标为准绳,一步一步地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实践能力。在教学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的交流性。我们所说的教学之交流性问题,即我们的教学不能孤军作战,要与其他教师的教学相互交流。或者是年级上教学交流,或者教研组上交流,或者是在校际上交流。我们也应该提倡教学的观摩课、尝试课、探索课。教师上课,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这样一来,可以共同促进教学之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