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历史课的积极性

 

——初中历史教学探索与思考

 

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五中学  李秀芳

 

初中历史课是一门极为重要的课程。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素质,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正如大哲学家培根所说:“知道历史,使人明智”。(培根语)初中历史课是一门基础课。有些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说历史课枯燥,还有的说,历史课是故事课。这些说法片面,历史说是历史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在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在教学之中,可以利用顺口溜谐音开展,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桥梁和老师”。初中学生年纪小,对历史概念,历史知识的确有困难,我们可以顺口溜,或者谐音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

例如中国近代史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条目多,易混淆,而采用浓缩记忆法,找关键字编成顺口溜来记,既抓住了重点,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减轻了负担,达到了“授之以渔”的目的。以下是这方面的几个例子:《天津条约》可记为“公(公使进京)(开埠)(长江航行及外国人去内地)贿(赔款)”;《北京条约》可记为“天(《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埠)(割九龙司与英)(向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辛丑条约》可记为“前(赔款)(“禁”止中国人反抗)(“兵”外国驻军山海关至北京沿线)(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外(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加一首(六部之首)……

第二,在历史教学之中,以疑激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积极性。

以疑激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讲课时不能平铺直叙,应该以疑作悬机,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之推动下,必然对学习历史有积极性。举例说,讲北宋兴起时。不用直叙,而用设疑而问之。“赵太祖为什么要黄袍加身?”“他为什么要假装推辞呢?”这种设疑而问之,增加了学生去思考的空间,去寻找历史中的原因,必然认真去读历史书,必然苦于去思考。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巧于设计悬念,善于置疑问难,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制造的悬念,设计的问题,最好是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或立体思维的。这样,能促使学生由被动听课变成主动求索,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第一堂历史课,我给学生讲地球文明起源的几种说法,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讲了四大文明古国后,随即提出“既然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亚非,那么为什么现在最发达地区却在欧美?

第三,在教学中,要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面,而且可以通过参加有关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的教学不应只限于几本历史课本,而应该通过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历史书刊阅读量。同时还可以结合历史第二课堂教学,让学生参加一些活动,增强学生的历史感觉、体验,提高自己的历史素质。

初中生虽然历史知识面有限,但生活实际却又使他们与历史有着较多的接触与紧密的联系。语文课本、小说、电影、时事新闻等等,都往往涉及历史方面的内容。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善于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从他们已经或可能接触到的有关知识与教材有机的联系,就能收到喜听易记、触类旁通的良好效果。如讲辛亥革命时,核心是推翻封建帝制,讲末代皇帝三次登基。讲失败原因,联系语文课文《阿Q正传》帮助分析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讲国共10年对峙时,讲蒋介石三次下野;讲中途岛海战时,介绍美国破译日本电报密码,取得胜利;讲抗日战争中卖国贼汪精卫的下场,是被日本医院作为实验用……,通过讲授有趣知识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它是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渠道。参观活动要与课堂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使课内课外互相印证,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接受思想教育。如讲完《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与高涨》一课后,即组织学生参观东北抗联英雄“赵尚志烈士纪念馆”,当同学亲眼看到抗联英烈们抗日事迹后,我又进而向同学们补充道:“陈毅元帅曾在回顾中国革命抗争历程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人抗争曾有过三次最艰难时期,一次是红军战略转移时南方进行的游击战争时期;一次是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战斗的东北抗联时期;第三次是抗日战争根据地困难时期(1941—1942)的斗争,而三者中最艰苦的当要算是东北抗联了!”通过组织这样的活动和实地说教,既丰富了历史教学内容,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使得学生受到团结御侮、反抗侵略、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是要把课上好,教得好,学生学有所得,增长了知识,启迪了智慧,他就会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历史教学的吸引力。教无定法,关键是要结合学生实际,发挥自己的特长,去调动学生的兴趣。